四川田間現5米深「天坑」
大邑縣新場鎮桐林村4組一村民,趁著月色開起拖拉機梨田。突然拖拉機下陷,被眾人合力拉了起來。第二天,村民才發現:拖拉機陷入地方出現一個不小的「天坑」!
「天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它「吞」進去大量的水,水卻在瞬間消失。
稻田「天坑」越變越大 村民疑與地震有關
上週五晚10時許,村民侯先生請人用拖拉機犁自己的田,其間拖拉機突然陷了下去,在眾人的幫助下才被拉了起來,當時沒有人注意到有沒有大坑。
第二天上午8時許,侯先生給稻田灌水,準備下田插秧,可是滿滿的一田水,一會兒就少了一大半。
「咦!水咋沒了呢?」侯先生這才發現,在距離田埂兩米左右的田裡,有一個直徑30厘米的圓洞,當時深約30厘米。他趕緊又繼續放水,誰知田裡一直沒被灌滿,坑則越變越大,越變越深。「水流進去後‘空空’作響,一聽就知道水很深了。」侯先生說,他再次來到秧田時,洞口已達半米寬,坑裡積滿了水,用兩米多長的棍子也捅不到底。
更意想不到的是,過了10分鐘,裡面的水竟然又干了!
「咋莫名奇妙地出現這麼大一個天坑?會不會跟地震有關哦?」附近村民紛紛趕來看稀奇。村委會工作人員也趕到了現場調查。
「天坑」像罈子 裡面的水10分鐘流乾
昨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圓形的「天坑」周圍,被田主人用淤泥築起了一道圓形的水壩,避免水流入。稻田三個角上,豎立著「危險」的警示牌。「幾十年來從來就沒有遇到過,幸好沒人掉進去。」65歲的村民瞿孔雲老人說,這些警示牌是由村委會立的,目前村委會已經向上級部門報告了此事,正在等相關部門進行勘測。
「這個坑呈罈子形狀,上狹窄中間寬,最深的時候有5米深,最寬的地方有2米多寬,現在回填了一部分淤泥都還有兩米多深。」瞿孔雲說,最讓村民們想不通的是:這個坑裝滿水之後,最多10分鐘就全部流完,「我們這是老田,裝滿一田水至少要管3~4天,現在暢起流都裝不滿。」
副鎮長:疑因地下透水
對此,新場鎮王逢清副鎮長表示,桐林村地下透水層一直不好,以前打過8~9米深的水井,水質很差,此後就改用上了80米深的機井。全村1400 餘人的生活用水全部來自閥門廠的深井水,打井的比較少。「不過,大坑形成很可能是碰巧遇上該處地下透水層透水效果很好,加上水一衝就旋大了。」王逢清副鎮長猜測。
瞿孔雲說,以前這個地方又沒有勘測過石油,又沒有打過井。
「我們村從1979年就一直喝閥門廠打的80米深井內的水,原來50米深處的井一到冬天就沒水了,村民打下10米深的井就更喝不到水了。」瞿孔雲說,「如果是被水旋空了的,為啥原來挖秧田溝挖下去20厘米深,又沒有旋出洞來?」
專家解釋 「天坑」可能是古墓入口或被填水井
據悉,成都市地質環境監測站羅永康高級工程師已趕到現場考察。
「這種地質結構不可能形成天坑,應該是人工挖出的有一定規模的大孔,回填時未填實,水滲入地下帶走泥沙,孔就越變越大了。」現場勘察後,羅永康表示,天坑的形成與喀斯特地質結構有關,石灰岩發生岩溶現象,經過幾千年上萬年作用後在地下形成大孔,在震動作用下發生塌陷,然而該處為泥石結構,不可能是天坑。
「有可能是古墓入口,也可能是人工挖出的水井,我認為水井的可能性大一點。」羅永康表示,這個大坑的形成與地震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是地震的先兆。
宜賓長寧7天現26個「天坑」
4月27日凌晨開始,宜賓市長寧縣硐底鎮紅旗村和石埡村陸續發生地層塌陷,相繼出現26個「天坑」。此後,「天坑」的數量沒有增加,但部分「天坑」在繼續垮塌擴大,最大的「天坑」直徑已從最早的40米擴大到約60米,轉移的村民也從5戶增加至112戶。
- 關鍵字搜索:
-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