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觀音…看有多少化身(圖)

西藏及印度的觀世音菩薩皆為男相,但佛教傳入中土後,觀世音逐漸蛻變為女相,從轉輪聖王之子到「觀音媽」,遍及亞洲的觀音信仰,究竟有多少化身?

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的「遇見觀音」特展將在六月六日畫下句點,即將推出「聖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寶藏」的聯合報系金傳媒,昨天由金傳媒營運長顏光佑率隊特地赴宗博館交流。

宗博館館長江韶瑩表示,藏傳佛教的觀世音造像,多以印度史詩及佛教經典為依據,皆為男相;傳入中土後,加入了民間的想像與傳說,觀世音的造形出現了不少變化,例如:魚籃觀音、白衣觀音、楊柳觀音、水月觀音等皆為女相,還有貌似中年婦女的「觀音媽」,身旁另加上民間想像出來的善財童子。

他認為,臺灣早期移民社會,特別需要代表家庭安定力量的女性神,應是觀世音會從男相變為「觀音媽」的重要原因。

藏傳佛教專家李孔元昨天在宗博館演講「密教觀音的修法與種類」時則說,觀世音一定是男尊,他象徵大悲,希望救渡眾生遠離苦厄,因此在大乘佛教中,無論哪一個支派都非常重視觀音信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