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習慣
在中美洲有一個小國叫瓜地馬拉,是個貧困國家。去年瓜地馬拉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848美元。美國的和平隊經常派自願者去那裡服務。自願者們與當地居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瓜地馬拉人民提供了醫療、教育、農業生產等很多方面的幫助。可是有的時候自願者的服務還會超越他們的初衷,為所有的人都帶來不同反響的體驗。
今年初,美國的媒體上就報導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瓜地馬拉的格拉納多斯有個小村莊,村裡有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學校舍。在環繞四周的簡易房中間,小學校寬大明亮的玻璃窗和橘黃色的外牆顯得格外得醒目。不過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建築,而是美國和平隊隊員勞拉•卡特納和孩子們親手搭建起來的。現在它已經成了一個保護環境的樣板。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勞拉來到瓜地馬拉以後,發現那裡到處都是廢棄的塑料瓶和各種不可降解的垃圾,卻沒有一個回收的辦法。勞拉還注意到她服務的那個村莊裡小學校舍只有屋頂卻沒有四壁,不管天氣好壞,孩子們都要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裡上課。於是勞拉就想利用回收的塑料瓶來做點兒什麼。她發動了村裡的大人和孩子四處收集塑料瓶和塑料袋,再組織他們把塑料袋填充到塑料瓶裡去。瓶子收集得多了以後,他們就用鐵絲網把瓶子一點一點壘放起來,做成四面牆壁,然後抹上水泥塗上油漆。就這樣一個色彩鮮艷、輕巧堅固的校舍便建成了。
這樣一間教室一共用掉了6000個塑料瓶,及自願者和當地居民幾千個小時的時間。看著孩子們快樂的笑臉,聽他們在新建的校舍裡朗朗的讀書聲,勞拉覺得開心極了。因為她不僅為孩子們建立了一個真正的教室,更重要的是給當地的村民和孩子們創造了一個體驗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機會。
這個故事使我聯想起中國的環保現狀。中國的人口是瓜地馬拉人口的一百倍,由此推算中國人消耗的能源和製造的環保垃圾至少也是瓜地馬拉這個小國的一百倍。那麼,中國環境保護問題的緊迫性應該也是瓜地馬拉的一百倍。
的確,走遍中國,只要有人口流動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對環境的破壞。就說廢棄的瓶瓶罐罐和塑料袋吧,無論是在鐵路沿線,還是街道兩旁;無論是在江河湖海的岸邊,還是水裡;無論是在樹梢上石縫裡,還是居民住宅四周;無論是在行人如窒的公園裡,還是荒無人煙的山野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被人丟棄的飲料罐、塑料瓶和塑料袋,撿不甚撿。
有報導說,在中國僅瓶裝水消耗量一項,在過去的十年中就翻了一番。現在的中國人每年要消耗210億升瓶裝水,假如按每升水可灌4瓶水來計算,僅瓶裝水一項,每年就會產生840億個塑料水瓶。
更糟糕的是塑料瓶裝飲料僅佔中國人所消耗的各類飲料的30%,另外的那70%包括了金屬罐、玻璃瓶還有紙罐,大多數也都屬於非降解性,或者低降解度的材料。
如果我們粗略推算一下,就會發現在中國每年僅因為飲料類產品而產生的環保垃圾總數就不止2520億了。可想而知,如果沒有相應的回收機制,用不了多久,屬於中國的那片地球就可能被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所埋沒。
自從1970年美國發起「地球日」運動,40年了,每年的4月22日這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會做各種各樣與環保有關的事,以表達自己為保護地球而努力的心願。
從1991年開始,中國也開始參與了這個保護地球家園的國際化運動。可是地球這個已經快被人類消耗殆盡;已經異常脆弱的星球,她需要的不是一年一天,而是一年365天不間斷的保護。
好在現如今低碳生活已經成為一些中國人的生活宗旨,尤其是在中國的大城市,居民的環保意識可以說是越來越強了。中國有14億人口,而在地球上生存的共有60億人。只有當地球村的每一個村民都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自願從我做起時,重新擁有一個健康的地球,才會成為可能。
為了讓我們的後代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家長們都有責任,也完全可以勝任,從小教育孩子,並利用身邊的每一個機會來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珍惜屬於他們的地球。
(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作者審校)
- 關鍵字搜索:
-
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