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疆塔石窟佛像
我一向好奇:當紀元初,印度人開始嘗試為佛陀造像時,佛陀去世已有五百年之久了。當時的印度人如何去揣摹、表達古聖人的容態呢?
一九九二年春,我在中印度阿疆塔石窟看到了早期的佛陀造像。當龐偉的佛陀坐像在黝深的石窟中現身,其古典莊重的神采,令我為之屏息。我想:世界上,很少有藝術家能創作出如此充滿象徵意義而又莊嚴的人像作品罷。
首先說手。佛像兩手當胸,手掌相互照應,十指如花瓣般在胸前交扣成「說法印」──這手印,代表了佛陀作為老師的身份。
如果說這手勢直指佛法核心,是一點也沒錯的。它是一個「解繩結」的手勢,但雙手之間卻無實際繩結。這意味著佛陀所教給眾生的正是如何「解開看不見的心結」。
其次,觀佛眼。佛眼垂視,半開半合。這意味著佛陀教人「一半看內、一半看外」。看內,以看清自己長期因習性而造成的複雜心結。若能在當下有正念正知,則能隨緣順勢解開一分。解一分纏縛、得一分輕鬆和自在。如此看待外在世界的眼光也會有所改變。
最後,就要說到佛像容顏、那幽微的笑容了。因為人們得以依法修行,將纒縛的心結越解越小,也去除了負面情緒所造成的心理障蔽,人們終於能脫離個人主觀的囚獄,獲得超越我執的生命智慧。如此,出於瞭解,所以慈悲,就能對世間抱持一分寬容的微笑,並以祥和的語言和行動處理人間事了。
這份讓自己身心寧靜下來,「向內看,解開心結;向外看,報以微笑」的佛教心法,兩千年來隨著佛陀造像、經典和僧侶的傳佈,從亞洲傳向全世界,可稱之為「微笑傳承」。
作為佛法和美術愛好者,我特別要向古印度不知名的佛教造像者致敬。他們以無比的慧心和技藝所造出來的佛陀造像,成為歷時空不斷重生的藝術典型,同時照亮人類的心靈。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誰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