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成為近5年全球最大軍火接受國(圖)

 2010-03-16 21: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推出的2005至2009年軍火貿易報告稱,德國躍居全球第三大軍火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而中國則是過去五年全球最大的軍火接受國。

根據SIPRI提供的報告,過去五年,德國通過出口潛艇和坦克等軍火產品而成為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在全球軍火市場的佔有比例為11%。美國和俄羅斯以30%和23%排名第一和第二。軍火工業的增長在德國國內引起人權組織以及反對黨的批評。

該報告也把視線投往中國:過去五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軍火接受國。不過,過去三年裡,中國的軍火進口有顯著的下降。SIPRI報告亞洲部分撰寫者西蒙·維澤曼(Siemon Wezeman)解釋其原因說:"中國越來越多地依靠自己的軍火工業製造所需武器。很大程度上所憑藉的是過去十五到二十年中通過進口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這主要來自於俄羅斯。"美國依然是最大的武器出口國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美國依然是最大的武器出口國

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軍火供應國,佔中國武器進口的89%。法國和烏克蘭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法國所佔比例為3%,提供產品包括經法國公司許可在中國生產的用於直升機以及戰艦引擎的元件等。這些協議是上世紀70年代達成的。

德國向55個國家提供軍火產品。中國也是其中之一。維澤曼介紹說:"德國向中國提供的幾乎全部都是用於戰艦和軍車引擎的元件。其中絕大部分是經德國授權許可在中國生產的。這些協議基本上是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達成的。"

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盟國家也向中國出口武器,這聽上去或許頗令人費解。因為1989年後,歐盟宣布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維澤曼解釋說,這一武器禁運規定更多是一種政治象徵,因為並沒有制定明確的禁運清單:"1989年歐盟對中國制定的武器禁運,可以說只有這麼一句話而已,並沒有具體規定哪些武器、以及在何種條件下禁止向中國出口。"

多年以來,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規定從未更新過,始終沒有具體內容。歐盟成員國對這一規定的看法也有很大分歧。一些國家認為,只有爆炸品,如炸彈和導彈屬於禁運之列。另一些國家認為,宣布實施禁運之前就已達成的協議不應受到限制。

因此,維澤曼表示,武器禁運這一規定其實非常軟弱。真正對歐盟對華軍火貿易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包括一系列協議在內的所謂"歐盟行為準則"。其中,軍火出口的最高準則包括:保護人權、避免激化區域緊張關係等。涉及到中國,那就必須考慮到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以及歐盟與其盟友美國的關係。

中國不但是武器接受國,同時還是武器提供國。根據SIPRI報告,過去五年,中國的武器提供總額居世界第9位,佔全球武器出口額的近2.5%。維澤曼介紹說:"中國大部分武器出口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既是中國的盟國,同時由於經濟困難無法從價格更為昂貴的國家進口武器。巴基斯坦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並非高技術水準的武器。中國武器的其它出口國中,部分國家由於人權等問題,無法從其它國家進口武器,比如緬甸、非洲國家如蘇丹。蘇丹受到歐盟武器禁運的制裁。但對中國來說,只要沒有聯合國武器禁運,中國向它們出口就沒有問題。"德國躍居全球第三大軍火出口國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德國躍居全球第三大軍火出口國

儘管中國的軍火進口明顯下降,但中國本國生產的武器佔據更為主要的地位。因此,維澤曼表示,無論是否願意承認,中國走向"軍事強國"這一事實,的確引起亞洲鄰國、美國等國家作出反應:「東南亞國家一個主要的擔心是南中國海。中國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均聲稱對其擁有主權。由於考慮到中國可能採取行動加強主權要求,因此鄰國通過購買武器來作好應對準備。還有印度,幾年前官方說法中還不允許將中國稱作潛在的問題,而現在,官方已經將中國稱作潛在的問題了。中印之間還存在邊界爭議。再加上中國還是巴基斯坦的盟國。印度未來數年大規模購買武器的計畫中有一部分與中國有直接的關係。"

同樣,美國、日本等國家也對中國的軍事動向極為關注。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