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扁鵲之考證

扁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生,居五大醫學家之首(其餘四人是: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他創立了中醫「望、聞、問、切」的「四診法」,是我國中醫理論的奠基者。扁鵲的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廣為流傳,司馬遷在《史記》中特立《扁鵲傳》,以示紀念。扁鵲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進入正史的醫生。

可是,這樣一位在中國醫學史上地位極其重要的名醫,卻留給後人許多謎團。比如,扁鵲究竟是誰?為什麼有不同的稱呼?扁鵲生活在什麼時代?他有沒有特異功能?他行醫有哪些絕招?

扁鵲姓名和時代之謎

翻開《史記》,會發現扁鵲有三個名字:一為扁鵲。字義上看,扁鵲是指一隻鳥,喜鵲也。「扁」字,一讀biǎn;一讀pian(篇),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說扁鵲之扁是「取鵲飛鶣鶣之意」,即指一隻喜鵲在自由自在地飛翔。二為秦越人。《史記》說:「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為盧醫。《史記正義》說,扁鵲「家於盧國」又稱盧醫。

分析以上這三個名字,會發現,扁鵲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一位醫生,他到處行醫,治病救人,人們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所到之處熱心給人治病,解除了人們的痛苦,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個會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知扁鵲是一個傳說人物。

在山東出土的漢代石刻中,曾有扁鵲的形象,他人手人面,頭戴冠幘、鳥身禽立、拖著一束長尾。人們將扁鵲刻畫成人首鳥身的模樣,既反映了原始鳥圖騰的崇拜意識,也說明扁鵲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神人。

而秦越人,應該說是確有其人,他就是《史記》上說的,在渤海郡鄭的一位醫生。盧醫則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盧國。

可以說,扁鵲原來是個醫術高超的傳說人物,秦越人到處行醫,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也被稱為扁鵲。

搞清了扁鵲的姓名之謎,又有一個問題使人困惑不解。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在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病人。

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範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麼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我認為,秦越人作為受百姓歡迎的民間醫生,人們對他已經賦予了許多神話的色彩,因此有些活動並非全是他的個人所為,而是後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張冠李戴的可能。那麼,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界定扁鵲生活的大致年代,有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依據《漢書·古今人表》。班固在《古今人表》中,將上古到秦朝間一千四五百人列入表中,依據人物的品格高低排列,把扁鵲和趙簡子、越王勾踐放在同一時代。趙簡子即趙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晉國正卿。越王勾踐(?—前456年)越國國君。如此看來,扁鵲應是春秋戰國之際人。

第二,從扁鵲行醫的故事中選擇你認為最可信的一個,界定扁鵲活動的具體年代。不少人認為他到秦國見秦武王的事較為可信,因為他是在秦國被殺害的。因此把扁鵲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約公元前407年到公元前310年比較合適。

第三,如果很難準確地考證出扁鵲的活動時間,籠統地說扁鵲是東周(或春秋戰國)人即可,扁鵲診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不必太較真。我主張這個說法。

扁鵲有特異功能嗎?

在《史記·扁鵲列傳》中,司馬遷一開始就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

扁鵲年輕時做舍長,有個叫長桑君的客人常到客館來。行為與眾不同,斷斷續續地有十幾年。扁鵲通過觀察,認為長桑君是一個奇人;而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普通的人。有一天,長桑君就把扁鵲叫到跟前,對扁鵲說:「我現在老了,但是我有一個禁方(秘方),想傳給你,希望你不要泄露出去。」扁鵲趕忙點頭,說:「沒問題,您放心。」於是長桑君從懷裡掏出了一服藥。對扁鵲說:「你要用上池之水吃這種藥。」上池之水是天上落下來的,沒有落到地上的露水。長桑君還說:「你用這種水把藥送下去,三十天後你就能知曉許多事。」話說完,長桑君突然間就不見了,扁鵲覺得他更加神奇了。

扁鵲按照長桑君說的方法,以上池之水服藥一個月。果然奇蹟出現了!《史記》說「視見垣一方人」,意思是扁鵲突然看到了牆另一邊的人。於是,他就用這個辦法來治病,能看到病人五臟內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還在為病人切脈。

切脈大師和望診高手

扁鵲在長期的醫學實踐中,刻苦鑽研,不斷總結,才使得其學識和醫術達到了常人難以超越的高度,成為一代名醫。

中國古代醫學家早就發現了人體血脈的跳動和心臟是同步的,經過長期的摸索實踐,切脈逐漸科學化。在這個過程中,扁鵲有他的獨到之處。司馬遷曾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意思是,現在天下談論診脈這件事,是從扁鵲開始的,扁鵲診脈非常精準。

有一次,在晉國總攬朝政的趙簡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人們都非常害怕,於是請來扁鵲。《史記》記載:「扁鵲入視病,出。」是說進去看了看,然後就出來了。乍一看非常簡單,其實扁鵲進去後給趙簡子號了脈。扁鵲說:「病人的身體沒有問題,他現在雖然昏迷不醒,但脈搏跳動很正常,你們不用大驚小怪,不初三日他一定能夠醒過來。」扁鵲的話很靈驗,兩天半過後,趙簡子終於醒了。這說明扁鵲號脈是很準的,他通過脈象可以斷定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在扁鵲之前不是沒有切脈這一診斷技術,中醫先輩早就通過脈象來瞭解病情,只是過去切脈,是順著人體的血脈一點一點由淺到深地去摸,比較麻煩。扁鵲則發現了切脈的一個關鍵部位:寸口,即手腕處。在這裡診脈,既簡便又準確。正因如此,司馬遷才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扁鵲以高超的醫術,促進了診脈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診脈技術達到相當水平。當時重要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和稍晚的《難經》中,已經對診脈有許多詳細的論述。這說明在兩千多年前,脈學已成為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在中醫四大診法當中,望診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扁鵲不僅診脈的能力非同尋常,望診的能力更是出神入化,而最能表現扁鵲這一絕跡的就是《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的故事。《史記》寫的是見齊桓侯,具體過程差不多。研究文章各說各理。我認為這則故事有寓言的成分,故事的目的不在於見哪個國君,而在於故事所表現的喻意。我們姑且說扁鵲見的是蔡桓公吧。

一次,扁鵲拜見桓公,他站在那裡,觀察蔡桓公的臉色,看了一會兒,說道:「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腠理是指皮膚肌肉的紋理。意思是:您的皮膚紋理間有點小病,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說:「寡人無疾。」扁鵲離開後,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醫生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拿來炫耀自己的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覲見,他再次觀察桓公的氣色,對他說:「您的病已到了肌肉裡,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桓公還是不理睬,扁鵲只好掃興地走了,桓公也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次覲見,他看到桓公的情況越發嚴重了,對桓公說:「您的病已到了腸胃,再不醫治,會更加嚴重的。」桓公還是不理睬。扁鵲只好離開,桓公又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入宮,一見到桓公,轉身就跑。桓公趕忙派人去追,問扁鵲為什麼跑,扁鵲說:「皮膚紋理間的病,用熱水焐、用藥熱敷,可以治好;肌肉裡的病,可以用針灸治好;腸胃的病,可以用火劑治好;骨髓裡的病,即使是司命神(管人壽命的神)也是束手無策。桓公的病現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過問了。」

過了五天,桓公渾身劇痛,派人去尋找扁鵲,扁鵲已逃到秦國去了。不久桓公死去。

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扁鵲望診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經典,其價值在於:

第一,從名醫扁鵲角度看,反映了他高超的望診醫術和對病人的關心,雖然桓公一再拒絕治療,但扁鵲一直忠告他,直到最後桓公執迷不悟,失掉機會,扁鵲才放棄了治療。

第二,從疾病治療的方法上看,符合醫學原理。扁鵲認識到人體有腠理、血脈、腸胃、骨髓等組織結構,並具有層次性,人體受邪氣所侵發病後,疾病也是按照這一層次順序由表及裡、由輕變重逐漸發展變化的。扁鵲在分析蔡桓公的病情時說:「疾之在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這段話包含了人體解剖組織結構、疾病的發展變化規律、治療疾病的法則及具體方法等醫學思想。所以,治療疾病自然是越早越好。

第三,從蔡桓公的角度講,他諱疾忌醫——接二連三地喪失治療的機會。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有病須早發現早治療,切勿耽擱病情。

其實,韓非子講這個故事的真實目的,是讓人們由蔡桓公拒絕治療聯想到治國問題,倘若國家出現問題不及時整改,任其發展,後患無窮。寓意十分深刻。

早在兩千多年前,扁鵲就能通過切脈、望診從齊桓侯的氣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發展,這是很不簡單的。所以,漢代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讚賞不絕地說:「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

診病多面手

扁鵲醫術精深,他到各地行醫,根據當地老百姓的要求治病。在趙國邯鄲時,發現那裡的婦女得病的很多,他就當「帶下醫」,即婦科醫生。到了洛陽,聽說那裡尊敬老年人,而老年人患眼病、耳病的人較普遍,他就當「耳目痺醫」,即五官科醫生,治好了許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從耳聾眼花中恢復了健康;他到了秦國首都咸陽,看到當地兒童的發病率很高,就研究兒童發病原因,當了「小兒醫」,治好了許多兒童的多發病。由此可見,扁鵲不僅精通內科,還兼通兒科、婦產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診斷上,不僅精通「切脈」,而且善於「望色、聽聲、寫形」;在治法上,不僅精通針灸,還善於用砭石、熨貼、按摩、手術、湯藥等。可謂是一位多面手的民間醫生。司馬遷說他是「隨俗為變。」扁鵲之所以被人們尊敬,與他這種醫療技術的全面有直接的關係。

扁鵲不僅具有高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還表現出高尚的醫德。他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屍蹶症後,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稱讚他有起死回生之術,扁鵲卻實事求是地說,這是患者並沒有死,我只不過能使他重病消除、回覆他原來的狀態而已,並沒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還有一個故事,說魏文侯曾問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鏟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

良醫治未病的故事告訴人們,治理國家、辦事,一定要從小處抓,要防患於未然,不要等問題大了,造成損失了才去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未病」。從扁鵲的病例當中,人們除學到了中醫的一些原理,更多的還感覺到當時那些人寫扁鵲病例、病案,包含了許多社會意義和政治意義。

扁鵲之死

扁鵲一生走南闖北,為無數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被人們稱為能「起死回生」的「神醫」。在他行醫經過的路途上,歷代人民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廟宇、朝香火。然而,一生救死扶傷的扁鵲,最終卻是死於非命。

扁鵲是在咸陽遇害的。據《戰國策》記載,扁鵲在秦國時,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請扁鵲看病。扁鵲認為,秦武王的身體沒有大問題,建議及早醫治。這時秦武王左右近臣卻說扁鵲壞話,說秦武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讓扁鵲治療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會使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明。

秦武王把這話告訴了扁鵲,說不吃扁鵲開的藥。扁鵲聽了非常生氣,把治病的砭石(針)一丟,說:「君王同懂醫術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醫道的人一道討論,干擾治療,就憑這一點,就可以瞭解到秦國的內政,你與有知識的人共事可以得天下,治天下,與無知之輩同謀,將會失去天下。從今天這件事可以推知秦國的事,如果再這樣下去,君王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扁鵲的話批評了秦武王,也得罪了一些近臣。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不如扁鵲,對扁鵲懷恨在心,就在扁鵲離開咸陽東歸的路上,李醯派人刺殺了扁鵲。一代名醫死於非命,令人嘆息!

扁鵲是司馬遷《史記》裡面記載的第一位醫生,他對扁鵲給予深切的同情,因為扁鵲無端受害,司馬遷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所以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司馬遷感慨道:「女無美惡,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豈謂扁鵲等邪?」

仔細讀司馬遷的話,會發現司馬遷在這裡傾訴了他個人的感慨與不平。大家都知道,司馬遷也是無端被殘害的,他就是因為替與匈奴作戰的將軍李陵說了幾句公正話,結果漢武帝大怒,將司馬遷處以宮刑。司馬遷就是在這個處境下艱難地寫作《史記》,所以對無端遇害的扁鵲充滿了同情。

扁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他滿腔熱情,治病救人,後來人們崇拜他,尊敬他,熱愛他,於是就在他身上不斷添加了許多傳說的神奇的故事。扁鵲對祖國醫學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扁鵲永遠不會為人民所忘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