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還鄉》欣賞
今天和大家共同欣賞的是一首很有名,又非常奇特的元曲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在這之前先介紹一下什麼是元曲,什麼叫套數。般涉調,哨遍和高祖還鄉又各代表什麼意思。
俗話說「一朝君子一朝臣」。實際上我們所見到的還遠不止於此,可以說是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時候文化馬上就發生變化,服飾的差異也非常的大。比如我們常說的唐詩、宋詞、元曲之間的差別就是典型的例子。下面我們不妨先看一下一首唐詩、一首宋詞和一首元曲,大家感受一下。
唐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宋詞:李清照《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帘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元曲:關漢卿《雙調·沉醉東風》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著餞行杯,眼閣著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可以看到唐詩、宋詞和元曲在句法和風格上都是不同的。曲比較通俗,詩和詞則雅一些。唐詩主要是五、七言詩,詞則要按詞牌填詞,句型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曲和詞類似,要按曲牌填寫。所以唐人作詩可以叫寫詩,宋人作詞和元人作曲則叫填詞、填曲。詩、詞、曲在當時都是配樂演唱的詩歌。唐詩中有「旗亭畫壁」的故事,幾個詩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唱誰的詩誰就畫個圈,比賽誰的詩最受歡迎。宋詞中柳永的詞特別普及,傳說有井水處就有人唱柳詞。曲更是要演唱了。如果吟唱,李清照的《如夢令》和關漢卿的《雙調·沉醉東風》在曲調上會有很大區別。可惜當時還沒有錄音技術,我們只能大體想像了。
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分為散曲和雜劇兩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兩種,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散套又叫套數,是統屬於一個宮調的成套的散曲。關漢卿的《雙調·沉醉東風》就是一支小令,「雙調」是北曲的宮調,「沉醉東風」是曲牌。
元散曲的題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宮調、曲牌、內容提示。比如《般涉調·耍孩兒·借馬》就是用「般涉調」的調式,第一支曲的曲牌是「耍孩兒」,內容是「借馬」。又比如馬致遠的另一套散套《雙調·夜行船·秋思》,「雙調」是調式,「夜行船」是第一支曲子的曲牌,「秋思」是內容提示。
小令和散套都要按一定的宮調來演唱,常用的宮調有九個,就是五宮四調: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每一個宮調都有它的音律風格。宮調就是調式,類似於今天樂曲的C大調、D小調等。
下邊我們先看一下套數《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社長排門告示:但有的差使無推故。這差使不尋俗。一壁廂納草除根、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又言是車駕,都說是鑾輿,今日還鄉故。王鄉老執定瓦臺盤,趙忙郎抱著酒葫蘆。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暢好是妝幺大戶。
〔耍孩兒〕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見一彪人馬到莊門,匹頭裡幾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一面旗雞學舞,一面旗狗生雙翅,一面旗蛇纏葫蘆。
〔五煞〕紅漆了叉,銀錚了斧,甜瓜苦瓜黃金鍍。明晃晃馬鐙槍尖上挑,白雪雪鵝毛扇上鋪。這幾個喬人物,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衣服。
〔四煞〕轅條上都是馬,套頂上不見驢。黃羅傘柄天生曲。車前八個天曹判,車後若干遞送夫。更幾個多嬌女,一般穿著,一樣妝梳。
〔三煞〕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眾鄉老展腳舒腰拜,那大漢那身著手扶。猛可裡抬頭覷,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餵牛切草,拽犋扶鋤。
〔一煞〕春採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胡突處?明標著冊歷,現放著文書。
〔尾〕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准除。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捽住,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
曲的作者睢景臣(約一二七五——約一三二O)名舜臣,字嘉賢。後字景賢,又字嘉賓。江蘇揚州人,後來移居杭州。睢景臣一生,只在書會才人之中生活,未能仕進。全部情感,亦傾之於曲作之中。他的《高祖還鄉》套數,在當時就很有名氣。
下面對一些不常見的字和詞作些解釋。
社長:猶今之村長、甲長。古以二十五戶為一社。排門:挨家挨戶。但有:所有。推故:藉故推托。一壁廂:一邊。索:必須。車駕:本指配齊馬匹的車乘,舊時因為不敢直接稱呼天子,就以車駕作為天子的代稱。鑾輿:皇帝的坐車,也被作為天子的代名詞。鄉人不懂得這一套,所以對時而說「車駕」、時而稱「鑾輿」感到奇怪。王鄉老:及下句的趙忙郎,都是元曲對鄉村人慣起的名號。鄉老:村老。忙郎:田舍郎。瓦臺盤:粗陶製作的食盤。刷:用石粉抹刷織物,使之潔白光滑。糨:用米汁漿洗衣服,使其平直挺括。暢好是:真是,實在是。妝幺:裝模作樣。王留:元曲對村中窮漢慣起的名字。火:同「夥」。喬男女:不三不四的人。喬:惡劣,虛假。胡踢蹬:胡亂、胡鬧。一彪:一隊。匹頭:同「劈頭」,當頭。舒:飄展。「白胡闌」句:指月旗。胡闌:本為「環」的諧音。迎霜兔:舊傳月亮中有白兔搗藥。所以月旗上畫一個白環(代表月亮),裡頭再畫月兔。「紅曲連」句,指日旗。曲連,本為「圈」的諧音。畢月烏:本指二十八宿中的畢星,這裡指烏鴉。舊傳太陽中有三足烏,所以日旗上畫一個紅圈象徵太陽,裡頭再繪三足烏的形象。雞學舞:指朱雀旗,代表南方的七宿。狗生雙翅:指白虎旗,代表西方的七宿。這裡繪作飛虎的形狀。蛇纏葫蘆:指青龍旗,代表東方的七宿。這裡所謂「葫蘆」,其實是「玄甲之圖」,即河圖的一種。錚:鍍亮。甜瓜苦瓜:實指金瓜錘,一種儀衛器械。馬鐙:實指朝天鐙,一種依仗器具。「白雪雪」句:一種宮扇。「轅條」句:驢賤馬貴,鄉下人拉車不常用馬,故此稱奇。轅條:連接車與駕車牲口的木架。套頂:當作「套項」,牲口頸上的軛木。天曹判:廟裡的判官。這裡指皇帝的侍衛。遞送夫:指為皇帝執物服侍的太監。多嬌女:指宮女。施禮數:行禮。覷:看,察看。那身:同「挪身」,移動身子。猛可裡:猛然。須:當是。根腳:根底,底細。亭長:秦代十里設一亭,主管者為亭長。劉邦曾做過沛縣泗水亭長。「你丈人」句:劉邦的岳父呂公並未教過村學,這是作者的附會。拽犋:拉犁耙耕作。犋:俗稱兩牛並耕為一犋。三秤:三十斤。斛:五斗的容量。胡突:糊塗。冊歷:帳簿。差發:提差發錢。被征發當官差的人向官府繳納一筆費用可以免差,稱差發錢。旋:立刻。私准除:暗中折價扣除。劉三:劉邦有兄名仲,所以作者設想他排行第三。捽(zuó):揪扯。白甚麼:平白無故地為甚麼。
下面是這個套數的白話文翻譯。
社長挨家挨戶地通知每個差使:「你們不能以任何藉口來請假。」這些差使真不尋常,在繳納草料時他們必須把草根除掉,又要差夫,還要應付公差,這事兒得認真對待。有的說是車駕,有的說是鑾輿,今天要回鄉。只見在喧鬧的市集裡,王鄉老拿著個陶托盤,趙忙郎抱著一個酒葫蘆,身光頸靚,裝模作樣充當有錢人,大搖大擺地走著,真討厭!
忽然,瞎王留叫來一夥不三不四的男女胡亂地吹笛打鼓,好像在歡迎什麼。一大隊人馬從村口進來,前頭的人拿著幾面旗子,頗威風似的。那些旗子上的圖案千奇百怪:有白圓圈裡套住一隻白兔;有紅圓圈裡套著一隻黑烏鴉;有畫著一隻學跳舞的雞;有畫著長翅膀的狗;有畫著蛇纏在葫蘆上……
還有用紅漆刷過的叉,用銀色鍍過的斧頭,連甜瓜苦瓜也鍍了金色。槍尖掛著明晃晃的馬鐙,扇子鋪了一層雪白的鵝毛。還有那幾個穿著奇怪的人,手裡拿著一些罕見的器仗。
轅條套的全是馬,黃色絲綢做的傘的把是彎曲的。車前站著八個好像判官的人,車後的是隨從。還有幾個漂亮女子穿著艷裝,一樣的打扮。
那個大漢下車了,眾人馬上行禮,但他沒有看在眼裡。見鄉親們跪拜在地,他趕緊用手扶。我突然抬起頭一看,那個我認識的,差點氣死我了!
你本來姓劉,你妻子姓呂,你們的底細。你以前是亭長,喜歡喝酒。你的丈人在村教書,你曾經在我屋莊的東頭住,和我一起割草餵牛,耕地。
春天你摘了我的桑葉,冬天你借了我的米,我都不知有多少了。趁著換田契,強迫稱了我三十斤麻,還酒債時偷著少給我幾斛豆。這都是顯而易見的,清清楚楚地寫在賬簿上,現成的放著字據文書。
少著我的錢你在官差內趕緊償還,欠我的糧食你要從糧稅裡暗地裡給我扣出來。我琢磨著劉三:誰上來把你揪撮住,好好問一下為什麼改了姓、換了名,要叫那漢高祖?
全曲借用一個鄉民的口吻,揭露了劉邦的虛偽與可笑。
首段寫鄉中接駕的準備,眾人忙碌而「我」獨不解,一開頭便為全篇定下恢諧,嘲諷的基調。《耍孩兒》、《五煞》、《四煞》三首曲子鋪陳車駕的排場,本應是莊嚴高貴的場面在老百姓看來都怪裡怪氣,莫名其妙,這實際上諷刺了劉邦皇家氣派和帝王尊嚴。《三煞》、《二煞》、《一煞》是數落漢高祖當年的寒酸和劣跡,一下子就揭穿了隱藏在黃袍之後的真面目。眼前這個「大漢」,原來是個欠借、勒索、暗偷、明搶無惡不作的流氓!且都有賬目可查、有文書可證!而他還在人前裝腔做勢、目中無人,兩廂對比,更覺可笑。《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劉三」是作者根據史書杜撰的劉邦的小名,鄉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話,所謂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聲中蕩然無存。
(據若干網文編寫)
- 關鍵字搜索:
-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