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企海外衍生產品市場遭受虧損

中國金融監管官員說,中國國有企業去年在海外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虧損巨大。其中原因包括國際投行設計的過於複雜的金融產品,也包括中國企業的內部管理缺陷。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源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偉說,2008年,中國國有企業參與海外金融衍生品業務品種廣,虧損數額大。

李偉星期五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的《學習時報》上撰文指出,截至2008年10月底,中國央企從事金融衍生產品業務約合市值1250億元人民幣,浮動淨虧損114億元人民幣,約合16.7億美元。

李偉認為,一些國際投行的欺詐行為是導致中國企業投資失敗的重要推手。他說,央企投資金融衍生品普遍浮虧,當然首先要從企業自身找問題,但同時也和國際投行"惡意兜售帶有欺詐性的、設計複雜的高槓桿產品有很大關係"。

李偉在文章中詳細披露了一些中國企業在石油期權合約交易的虧損。他說,東航集團、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2008年6到8月期間油價漲到最高點的時候,和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簽訂高額石油期權合約,在買入看漲期權的同時賣出看跌期權。不料合約簽訂後油價迅速下跌,導致三家國企總共損失了 8.06億元人民幣。

彭博新聞社報導說,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拒絕就李偉的文章作出評論。

*衍生品虧損難計算*

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約翰遜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沃倫·貝利(Warren Bailey)說,和過去兩年裡全球衍生品市場上萬億美元的虧損相比,中國企業的虧損額度並不算大。但他同時懷疑,中國監管者是否能夠精確計算這筆損失。

"這些國企通過正式或者不正式的方式擁有各種離岸分支機構。這些機構的很多合約直接或間接地涉及衍生品。我們可以想像,涉及衍生品交易的款項可以很容易地以存款名義計入賬目。北京的審計人員怎麼樣查清楚這些賬目?"

*中國央企多未設立風險管理機構*

《中國產經新聞》報導說,目前從事衍生品業務的央企大部分沒有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有些甚至將產品買賣、資金清算和交易的管理等本應分離的職能放在一起,給制衡和監督增加了困難。

新浪財經網報導說,中國央企投資金融衍生產品的特點是產品設計複雜、合約期限長、風險敞口大。據悉,有8家央企通過國有銀行購買了國際投行設計的結構性利率調期和其它互換產品。這些產品設計極為複雜,不但與若干年調期利率指數掛鉤,而且都藉助多種數學模型進行市值估算。

*保值與投機難劃分*

李偉說,中國央企做金融衍生產品業務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套期保值、規避風險和鎖定成本。他警告說,套期保值要嚴格遵循"數量相等、方向相反;期貨盈、現貨虧;期貨虧、現貨盈;"等基本原則,切不可越過紅線追求高風險套利投機。

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貝利說,在衍生品交易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套期保值和套利投機的界限並不容易劃清。

他說:"如何你看一下任何一筆金融衍生品交易,你會很難分清這是一筆投機還是對沖交易。這是個灰色地帶,如何正確地對衝風險沒有清楚的定義。我可以說,即使現在中國企業的管理人員都來康奈爾大學或者其它大學商學院學習這些知識,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如何操作金融衍生品和其中的風險,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有人的因素,這是很難管理和監控的。"

*不能因噎廢食*

貝利說,中國對境外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將繼續增加。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將無法躲避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因此,中國企業對金融衍生產品的依賴不會削弱,反而會增強。如果中國因噎廢食的話,將削弱中國企業對衝風險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他說:"任何初級金融學課本都會說,在很多情況下,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用來創造價值,就像汽車保險可以為企業和消費者創造價值一樣。"

國資委副主任李偉說,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進行金融衍生產品業務,人才因素非常重要。他說,金融衍生產品投資專業性極強。合同既涉及經濟金融,也涉及法律、財務、數理知識甚至英語技能。要真正搞懂合同,就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水平。因此,央企需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管理者也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