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稱皇帝死叫做「駕崩」?(圖)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的自然規律。古人對死有許多避諱,故"死"有很多不同的別稱。皇帝死專稱為駕崩、崩殂、大行等,一般平民百姓則稱歿、殂、故、終等等。古籍的記載如《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及《說唐·第十四回》:"當文帝駕崩時,並無遺詔。"另唐朝白居易《新樂府·杏為梁》:"碧砌紅軒色未乾,去年身歿今移主。"

那麼,為什麼古代皇帝死叫作"駕崩"呢?

駕,原是古代車輛的總稱,或專指帝王的車乘,如車駕、鑾駕。在《後漢書·輿服志》上載︰"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古代皇帝的車駕可分為大駕、法駕、小駕,而皇帝出行時,儀仗隊規模最大者為大駕,在法駕、小駕之上。

此外,在明朝張自烈撰的《正字通》上載︰"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因此,漸漸的"駕"也就成為古時對皇帝的尊稱,或用來借指皇帝、天子。如護駕、聖駕、駕坐等。

另據《說文解字》記載︰"崩,山壞也,從山朋聲。"所以,崩的本義是山倒塌。如《左傳·成公五年》上載︰"梁山崩。"

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天子的死看的很重,常用山倒塌來比喻,故自周朝開始皇帝死就稱為"崩"。如《禮記·曲禮下》上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崩、薨、卒、不祿、死,這些都是古人對死的稱呼,但有階級性。

古代,駕的用法可借指或尊稱皇帝,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倒塌般,故"駕崩"是古人用來專指皇帝死亡的一種尊稱,而只有平民百姓之死,才會直言不諱的通稱為"死"。

本文留言

作者心語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