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低廉中國制玩具背後的血淚辛酸
由於價格低廉,中國制玩具深受消費者青睞,佔全球80%的市場。在聖誕節來臨的購買峰潮前夕,任職於《良知消費者》雜誌(Ethical Consumer)的杭特(Tim Hunt)在《衛報》撰文,呼籲消費者將眼光轉向關心其暗藏的成本:它對環境深具破壞力,而且社會成本付出極高,特別是遭到不當剝削的中國童工血淚。在不景氣陰影籠罩下,隨著聖誕節開始倒數計時,英國玩具零售商協會公布「消費得起」之聖誕玩具夢幻名單。然而,《良知消費者》雜誌發表報告直陳,這些漂亮價格背後其實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環境和社會成本。
價廉物不美 深具殺傷力的隱形成本
舉知名大型玩具廠商美國「孩之寶」(Hasbro Inc.)的變形金剛為例,報導指出,它在中國的生產採用聚氯乙烯(PVC)。根據瞭解,這種化學物質具有緻癌特性,且在製程中會產生諸如水銀等有毒的副作物。
孩之寶對此辯稱說已經「小心翼翼」地考量過這些因素,目前的產品不至於對孩童造成傷害。
美國環保團體「健康環境與正義中心」則是強調,PVC添加過多的軟化塑料之可塑劑——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這些化學物質一旦溶解,對孩童會有危害。此外,它被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稱為「毒塑膠」。此乃因PVC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從原料開採、製造、使用到廢棄階段,其中所添加的有害塑化劑與安定劑,嚴重威脅著環境與人體健康。
事實上,鄰苯二甲酸鹽的危害性早受到歐盟各國及歐洲玩具產業的重視,並予以規範。他們特別針對玩具及嬰幼兒產品中的含量限制及適用範圍,在2005年發布相關禁令,並於2007年強制執行法令。
中國玩具帘幕後 童工血淚斑斑
文章表示,孩之寶因漠視中國供應商惡劣的人權行為而一直飽受抨擊。它痛陳道,中國玩具全球市佔率達80%,其背後的人權問題卻廣受忽視。美國全國勞工委員會去年的報告「芝麻街的夢魘」,就提出許多關於這方面的問題。
文中更進一步撻伐中國製造商迫害孩童人權的行徑。
報告揭發,在中國供應商卡達(Kai Da音譯)工廠發現有數百名16歲的學童和許多年輕孩童工作其中。那裡的工作環境惡劣且危險;這些童工常會觸碰到有毒的溶劑和塗料,卻只有極粗糙的保護設備。他們每天每班工作長達12個小時之久,每週工作七日,持續工作數月並無休假。在聖誕節購買高峰潮前,每個人更是天天被強制延長工時至19-23個小時。扣除工廠食宿費,每位孩童每小時淨工資所得只有28美分。
轉購人道玩具 就是關心中國童工
縱觀現況,在現行中共「一黨獨大」的體制運作下,中國童工的前景並不樂觀。報導也引導大眾思考:正因為有消費市場,才給中國不肖商人立足的機會。杭特因此列舉符合人道且價格不高的德國制玩具,供消費者做為選購的參考:
德國玩具商Holz Toys只採用勞工權益受到保障的歐洲工廠之商品;此外,它的木製產品獲得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FSC-certified),並且符合永續森林理念。
人道考量不盡限於上游的材料運用。Maya Organic生產的玩具來自當地木材,著重於只砍伐樹枝而非整棵樹。身為保護組織,它還提供給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小型協力廠商訓練、行銷和產品,主旨在於除幫助該國人民脫離貧困外,還授與勞工權益。而其經銷商包括實踐綠色理念的Greenshop.co.uk and Littlegreenagels.com.
除木製玩具外,還可從網站上找到不少符合倫理規範廠商所生產的其它材質玩具。
中華傳播學會於網站指出,以往滿足社會成員個人偏好、私利的消費過程,隨著傳播科技、消費者主權以及生態意識的興起,依據特定的道德理念關懷,消費者進行消費與不消費的思考,使得公理正義與賦權滲入消費文化,逐漸展現出「公共價值」的消費觀。
杭特提供的建議不禁讓人及時轉向思考「公共價值」的意義,以及實踐高尚道德的良機。
- 關鍵字搜索:
-
外電
來源: 大紀元編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1K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