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斷魂槍》

老舍的《斷魂槍》,與他《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貓城記》這樣的鴻篇巨製相比,只是一個小品。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巧的小說,卻是那麼的精湛而又充實。其中所表達的意蘊又是那麼的深邃而又耐人尋味。

按老舍原來的設想,打算寫一部十幾萬字《二拳師》的小說。但後來,在"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的思維作用下,老舍把其中的體裁壓縮為僅有五千字的短篇。小說發表後,得到"五千字比十萬字更好"的讚譽。

我最初看到老舍的《斷魂槍》,是在參加自學高考自修科的語文書裡。後來,又在一本《名作欣賞》的舊刊物中重新讀到,並讀了一位評論家對《斷魂槍》的賞析文章。

在《斷魂槍》的小說裡,一共有三個主要人物,一位是四處冒充"打敗天下無敵手"沙子龍之徒的王三勝,另一位是和王三勝比武交過手的孫老者,再就是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槍"的沙子龍。在小說裡,老舍以精湛的文學筆法,描繪出王三勝是一名具有武藝且年輕氣盛並敢在街面上擺藝練攤的人。在一次街頭賣藝過程中,與身懷高技的孫老者相識。通過交手,過招沒幾下,王三勝就被武功深厚而又頗具江湖氣概的孫老者戰勝,從而引出孫老者要會會大名鼎鼎的"神槍沙",去討教武術的更高技法的情節。而當王三勝引領孫老者來到沙子龍的客棧後,一見到沙子龍,其結果卻令王三勝和孫老者大失所望。那位曾開鑣局闖蕩過江湖的武林高人,根本就不談武藝,更避免談他江湖的混跡,並否定自己從來沒收過徒和授過什麼人武功的傳說;而且,他昔日威嚇八方的鑣局,此時已經改成了客棧。此時的沙子龍,不再是江湖上傳說的武功蓋世和武藝超群的形象,只是一位身上已放了肉的客棧老闆了。在交談中,沙子龍對武藝和他的"五虎斷魂槍",連提都不願提,只是以江湖義氣的那種善待他人、大度處事的作風,來接待孫老者的到來。

根據評論家的評論語言,王三勝是被視為敢想敢干的熱血青年。在當時東方正遭西方列強入侵的當口,所需要的,正是王三勝這樣的人。孫老者不僅武功超群,而且更具有一種不滿足自己現狀,一心尋求更高武術境界,以得到長進的武林中人,被評論家認為是值得稱讚的人。但說到沙子龍,評論家就表現出一種很失望的語調,認為沙子龍是精神已頹廢的人;他的與世不爭而不思進取的精神,應該著實地批判。

我在讀《斷魂槍》之初,也很贊同批評家的觀點。但後來,隨著自己反複閱讀和慢慢的體會,忽然發現,其中還有評論家所不能及的更深一層的道理。

首先說,沙子龍在走鑣闖蕩江湖這些年裡,肯定遇到過各種複雜的江湖中人和江湖中事。他的"五虎斷魂槍"雖然沒有敗在任何人的手下,但經歷世事歷練的沙子龍,在晚年也漸漸領悟到,無論怎樣精湛的槍法和再超群的武功,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更新的術類所淘汰,而江湖中的那種善待他人,大度處事的為人為事的義氣精神,才是真正超越於一切武功之上的最高境界。所以,沙子龍晚年的那種放棄武功,不再與人爭強好勝的狀態,正是他人性精神高境界的寫照。

老舍筆下的人物,是生活在二、三十年代老北平的人,或如《斷魂槍》裡生活在清朝的末年;而中國古老文化的精髓,在北平又是一個中心匯聚地。在中國的古代,曾有一個"無射之射"的典故。其中說道,古代有一個精通弓箭的神箭手,在他想領悟射箭的更高技法時,就進入深山拜訪一位修道得道的高人為師。那位高人讓這位神箭手領略了自己不用弓箭而能射中目標的高超要領之後,就引領他逐漸體悟更深一層的道法。最後,無射之射,放棄以箭去取勝的精神道法,才是最高的境界。幾年後,當這位昔日的神箭手再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人們發現,過去這位整天琢磨箭法,如何要爭第一,又要如何去制服對手的神箭手,如今卻一臉謙和的笑容,而且從不再談及箭法之類的話題了。但他的"無射之射"的箭之道,已達到無人能比的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無射之射"的典故而言,老舍的《斷魂槍》所展示的三個人物,王三勝雖然具備能在世上混跡的武功,但這種四處現形的狀態,只是武功當中最浮淺的狀態。孫老者的出現,展示給人的,正是一位外形看視不起眼,但卻是內藏深厚武功的高手形象。而到了沙子龍,除了具備人們所傳說的武功蓋世的"天下第一槍"的美譽外,實際所展現的,是一位與事不爭,平凡得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的形象了。此時沙子龍的精神境界,正是不以武治人,而使心性境界達到超世間的精神境界的絕妙寫照。

現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複雜而又多變的時代,其中的商場如戰場各種手段的運用,到處充斥著的競爭意識,已把人搞得精疲力竭,身心憔悴。在這種普遍浮躁的人心境界中,多少人能靜下心來,去體悟一下人生境界的那種高超精神的妙處?而如今,我再去讀老舍的《斷魂槍》,在欣賞老舍精湛的文學藝術的同時,從中得到的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表的思想內涵,總會令我不斷地深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