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高峰期 古已有之

氣候學家研究歷史資料指出,一千年前就有過颶風的高峰期,這與全球暖化可能使颶風數量增加的說法,有吻合,也有爭議之處。

氣候學家研究歷史資料指出,一千年前就有過颶風的高峰期,這與全球暖化可能使颶風數量增加的說法,有吻合,也有爭議之處。

美國研究者發現,過去十年內大西洋颶風數目遽增並非偶然,可能是自然發生的千年高峰循環的一部分。這項研究發現指出,全球暖化所造成的任何颶風活動增加,都會增長目前這個高峰期。

八月中發表於《自然》雜誌的這項研究發現,在公元一千年左右時,大西洋熱帶區有個颶風活動高峰期,其程度接近現今的狀況。二○○五年中大西洋共計有十五個颶風,其中包括摧毀紐奧良市的卡翠娜颶風。該研究確認,這些高峰期與在公元一千年高峰期之前與之後,每年產生八九個颶風的頻率和緩期,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項研究的領銜作者,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氣候科學家曼恩 (Michael Mann) 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指出,由於全球暖化的結果,每年的颶風數目會持續增加。

曼恩說,先前的研究顯示,暖化的海平面溫度會助長颶風形成,而颶風活動的歷史高峰期,與海平面溫度升高的時期互相吻合。這告訴我們海平面溫度與氣旋活動之間,似乎有著確實的關係,並且為我們很可能經歷的熱帶氣旋活動,會因應全球暖化而增加的說法提供左證。

泥漿水

研究團隊檢視加勒比海沿岸、美國墨西哥灣沿岸、以及大西洋中部沿岸,八個地點的瀋積物,彙編既有與新得的資料,計算在過去一千五百年來,襲擊大西洋盆地周圍陸地的颶風數目。颶風侵襲陸地時,經常會將海洋的瀋積物倒入舄湖與港灣中;科學家利用放射碳定年法,確定這些瀋積層的年份,估算出許多颶風形成的時間與成因。

研究者根據一八五一年到二○○六年的現代數據,另外使用統計模型,分析估算歷史上的颶風活動。研究者將影響每年形成颶風的三種氣候條件,納入模型之中;一是海平面溫度,二是太平洋東部熱帶區海平面暖化的聖嬰現象,三則是測量北大西洋高空氣流變動的北大西洋擾動。

曼恩說,這兩項分析結果都顯示在公元一千年左右,颶風活動有一個高峰期,當時的氣候條件對於颶風活動,有著「完美暴風」一般的影響力。

曼恩說,倘若海平面溫度隨著全球暖化持續升高,全世界可能會看到更多颶風形成。不過如果氣候變遷並未增加目前氣候變遷模型中,受到爭論的聖嬰效應的話,這股增長的趨勢也可能會有所緩和。在颶風研究社群裡,對於過去十年內颶風數目的增加,到底確實如此抑或只是計算颶風技術改良的緣故,也引起激烈的辯論。

美國邁阿密國家颶風中心的颶風研究員藍德西 (Chris Landsea) 表示,其它研究指出十九世紀晚期,每年都少算了三四個颶風,這就會使過去十年內所見的活動高峰「無效」。

不過曼恩說,他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模型,已經考慮到歷史上颶風計數可能有誤的可能性,但是研究結果仍然呈現,在過去十年裡有個活動高峰。

位於伯恩的瑞士國家科學院氣候與全球變遷論壇颶風研究員紐烏 (Urs Neu) 表示,曼恩的論文是向前邁進很重要的一大步,利用了在既有歷史記錄中,所能得到的最具涵蓋性信息。

紐恩說,需要對更多位於大西洋盆地熱帶區的瀋積物地點進行測試,尋求颶風活動的證據,以改進歷史估計的結果。他補充說,其它被認為會影響颶風活動的氣候因素,譬如說西非季風,也必須納入考慮。

曼恩說,他對於西非季風會以這項研究不能處理的方式,對颶風活動帶來影響的說法,保持「懷疑」的態度。不過曼恩說,這是個開放的研究領域,他不會斷言自己的統計模型完整無瑕。

確實有些證據顯示,曼恩等人的研究結果並非無懈可擊。這項研究所使用的現代數據僅到二○○五年為止,然而二○○六年、二○○七年與二○○八年這三年的大西洋海平面溫度雖然也很高,產生颶風的次數卻有顯著下降。

此外,曼恩等人也忽略了海嘯造成瀋積現象的可能性,雖然大西洋發生海嘯的頻率不如太平洋頻繁,然而記載在冊的發生次數依然相當有規律,而以海嘯席捲的驚人速度與力量,所帶來或捲走的沿岸瀋積物,會比颶風要多得多。

此篇《自然》雜誌文章之後的意見中,有人特別指出來,「摧毀紐奧良市的卡翠娜颶風」一語誤導大眾,水淹紐奧良是肇因於美軍工程師所設計運河堤防設計疏失,早在颶風灌入大量雨水之前,紐奧良的河堤就已經潰堤了。這並非天然災害,而是人禍,不應該歸咎於卡崔娜颶風。

本文留言

作者知識通訊評論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