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海外的資深記者談到他採訪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經驗。選戰一開始,他發了e-mail到各個候選人陣營,希望他們能把他的e-mail,加進寄發行程通告的清單中。
他的e-mail上午才寄出,當天下午就收到了歐巴馬陣營回信,不但附上了歐巴馬的行程通告,連歐巴馬伕人的行程通告也附上。而他寄給其它候選人的e-mail,則都石沉大海。歐巴馬是唯一回信給他的陣營也是最後的勝出者,這中間是否有巧合以外的因素呢?
其它陣營接到這封e-mail時或許會想,臺灣記者對選戰沒有直接影響力,就略過這封e-mail。但歐巴馬陣營看到的卻是,一個有工作上需求的記者需要幫助,而加進行程寄發的通訊簿名單,是一件簡單至極的事情,一根手指頭,不用十秒鐘就可以完成,便立即處理這項請求。
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結構文化,而其中所代表的不同的行為慣性,則會慢慢的為不同的陣營,種下成功或失敗的潛在因子。
連這件「小事」,歐巴馬陣營的人都能站在對方的需求,不問對方身份或對方對選戰利益的關聯度,大方提供協助。這種熱誠的慣性,會形成一種自然的外溢效果,會普遍反映在各式各樣與歐巴馬陣營接觸的民眾身上,進而贏得愈來愈多的肯定,為歐巴馬加分。
相反,如果凡事計較損益,用主觀去篩選誰能加分、誰沒幫助,這樣也許可以篩除掉一個對自己沒幫助的人,省下十秒鐘,但這種冷漠慣性,長遠下來卻可能也替自己擋掉更多機會。
熱誠與冷漠,都是一種會發生擴散外溢效果的慣性,累加起來,往往就會決定一個人人際關係的好壞。
- 關鍵字搜索:
- 熱誠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