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一萬多戰俘如何去臺灣始末(圖)

韓戰時中國人民志願軍有兩萬兩千多人被俘,被俘人員中連排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營級30餘人、團級5人、師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志願軍戰俘中有一部分人是國共內戰中被俘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國民黨軍隊人員,這一部分戰俘有許多人不願意在停戰後回中國大陸,而選擇去臺灣。表面上看,是由中立國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

戰後有14,715位戰俘被以"自願"名義遣送至臺灣。他們於1954年1月23日到達臺灣,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盛大歡迎,稱其為反共義士,並定1月23日為一二三自由日。之後不少被編入國軍,有的還參加八二三戰役。

回到中國大陸的七千多名戰俘中的大多受到審查。張澤石被開除軍籍和黨籍,在以後"反右運動"和"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和叛徒,1981年被平反。

這張當年在甄別現場拍下的照片。甄別就是如此簡單:詢問棚搭建在營區的空地上,戰俘們排好隊一個一個上前接受詢問。後面的戰俘可以看見詢問棚裡面問答的情 形,但聽不到談話聲。完成一個戰俘的甄別僅用幾秒到幾十秒。聯合國軍曾邀請國際紅十字會和若干中立國代表到現場觀察。也曾提議由國際紅十字會主持甄別。無 論是頻繁巡視戰俘營區的國際紅十字會代表還是常年在釜山、巨濟島戰俘營區採訪的各國記者,均未報告過甄別過程中的任何暴力事件。 

 

圖片說明:數名志願軍解釋代表與印度軍軍官合影

蓄意投降的情形在志願軍戰俘中絕不是罕見的。很多個案裡,當事人聲稱自己在入朝之時就"覺得是個機會"。然後就一直尋找逃跑的時機。聯軍飛機撒下的傳單裡有 些叫"路條",比如"李奇微路條"(Ridgway Pass,印有李奇微簽名)或者"安全路條"(Safe Conduct Pass,印有範弗里特簽名)。這些路條常被一些志願軍官兵撿拾珍藏起來,在見到聯軍部隊時便就舉著它們投降。

 

芝加哥大學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出版的"戰鬥與被囚中的群體行為"一書中記錄一個李姓軍官的回憶說:"被派到朝鮮後我就決定要投降。1951年10月我們擊落一 架美國飛機。我帶著3個戰士去搜索,我們找到飛行員後就和他一起跑回了聯合國軍的陣地"。20軍某部排長蘆明友借換防之機率領7名士兵故意掉隊躲藏起來, 天亮後向聯合國軍投降。他們的投降過程被聯合國軍印成第8569號中文招降傳單,向前來接防的27軍勸降。

 

實際上逃亡過程非常危險,不但身後可能有追殺的子彈,腳下有可能觸發地雷,更有可能遭到對面聯合國軍的射殺。那個在俘虜營中領導著5千餘反共戰俘,被中共當 局稱為"蔣幫大特務"的王順清(在"戰鬥與被囚中的群體行為"一書中似叫王順明,WANG TSUN-MING),是志願軍12軍31師91團士兵。他在投降時儘管舉著"李奇微路條",仍然被一個高度緊張的GI一槍打在腿上,住了好幾天的醫院。 在戰俘營裡,戰俘們經常談論的話題就是自己怎樣僥倖逃脫的故事。有如大一學生談論如何對付高考試題一樣津津有味。能夠活著走進聯軍的戰俘營,被認為是一大 幸事。下圖是第二萬名志願軍戰俘帶著喜慶的笑容來到戰俘營:謝天謝地,我總算成功了。

志願軍戰俘事件自始至終處在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之下。它的每一步進展情況,都牽動著各國人民的心。

 

圖片說明;去臺志願軍戰俘獲得自由走出中立區

當戰俘們登上卡車即將駛出"自由村"時,周圍的聯合國軍官兵以及各界人士齊向他們敬禮歡呼。興奮不已的戰俘們不顧嚴冬氣候,將卡車上用於遮擋風寒的篷布扯開,探出身子向沿途歡迎的軍民高聲致謝。

圖片說明:志願軍戰俘獲釋後乘車前往仁川

 

志願軍戰俘高文俊回憶:
"當車隊離開中立區時,大卡車一輛接著一輛,非常壯觀!主要路口都派有美韓憲兵指揮交通,直升機更不時在低空巡邏。這一天,人人在為中韓反共義士服務。
路經城鎮時,韓國人民扶老攜幼,列隊路的兩旁,對著車隊歡呼,"黨心,巧斯米達!"(韓語是你們最好的意思)。美軍官兵們也來到路旁,高舉雙臂,大喊 "Hello, Hello!"。歡呼之聲,此起彼落;一路之上,不絕於耳。韓國老百姓有不少身著傳統華服,像慶祝佳節和外出赴筵一般,無不興高采烈,喜形於色。小朋友們 向著大家不停的揮帽致敬,老人家則行膝手禮,民眾如潮水似的彙集成盛大的歡迎場面。他們不畏寒風,不怕冰霜,以列身歡迎人群之中為榮。代表們在弟兄們未到 之前,遍發中美韓小國旗。因此,由漢城至仁川途中、路旁、人群裡、公共汽車上,到處都是我們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華僑們的高蹺、臺閣等民間藝術,全出現在 街頭。不僅醒目引人入勝,且鑼鼓喧天,震耳欲聾。

圖片說明:獲釋的志願軍戰俘在仁川登船前往臺灣

 

參加志願軍的戰俘被釋放,自願去自由中國臺灣

被釋放的志願軍戰俘帶著寵物前往臺灣

 

"聯軍總部為了使一萬四千人平安到達目的地臺灣,特成立了一支特遣艦隊。根據報導,美軍慎防出事、發生偷襲,除十五艘運兵的登陸艇外,還派了滿載百架戰鬥機的航空母艦一艘,潛水艇兩艘,另有補給艦及油輪,共計二十艘兵船。
加上美國為了堅持"志願遣俘"原則,又多打了一年的韓戰,復賠上了數以萬計的寶貴生命,如說他們不是為了理想而戰,便沒有理性了!所以說他們充分發揮了"鐵血擔道義,路打抱不平"的精神! "

一萬四千多名反共志願軍戰俘們歷經生死搏鬥抵達臺灣。他們一直活躍在臺灣社會並保持著與國內外友人的聯繫。他們此後的生活道路也基本透明可尋。歪曲造謠的東西最怕的就是透明公開,從聯合國軍到國民政府,都是以其透明公開的運作,使得謠言難以立足。

各位可以看看臺灣歡迎志願軍戰俘們的人群散落的情形,沒有舉布條,很雜亂沒秩序的亂擠人群,很多人還牽著腳踏車擠在人群中,根本就不可能是動員來的!

其實這是當年國際的特大新聞,畢竟參戰的是聯合國的各國部隊,不只留下許多照片,在美國、韓國、臺灣、歐洲等等的新聞媒體都還有留下新聞記錄影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