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暑假,我和三個同學坐火車來到新疆,烏魯木齊街上漢人多得很,萬里迢迢,要去就去個有維族特色的地方。於是,我們乘汽車,直奔南疆喀什。
一到喀什,立刻感受到了古城濃郁的風情和神秘的氣息。艾提尕爾清真寺雄偉壯觀,阿訇召喚教徒們祈禱的喊聲高亢悠長,空中飛翔的鴿子傳來輕柔的哨音,夕照下,土黃色牆壁閃耀著深橘紅的光芒。
在古老的街巷上,孩子們追逐笑鬧,蒙著褐色頭蓋的婦女徐徐而行。騎著毛驢的白鬍子老漢悠然吟唱,穿鮮艷衣裙的姑娘黛眉明眸、嬌俏動人……
悠閑緩慢的生活節奏中,有虔誠節制、安詳樸素,也有瑰麗的奇葩、淳樸的風俗。
吱吱作響的馬車載著趕巴扎(集市)的農民,賣瓜、賣饢的小販們唱歌般地叫賣著,香料鋪子裡孜然、薄荷的清香,無花果、葡萄、哈密瓜等新鮮瓜果的甜香,中亞美食烤肉、饢的噴香,還有各種乾果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這樣濃郁的色彩、氣味和民族風情,是喀什特有的。
婚禮與抓飯
應村民之邀,我們有幸參加了維族人的婚禮。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
婚宴也很特別,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壺,請客人逐個淋洗淨手,並遞給乾淨毛巾擦乾。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抓飯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葡萄乾、洋蔥和清油等。用它們混合燜製出來的飯,油亮生輝,香氣四溢,誘人的炒飯之上放著一塊瘦肉羊骨頭,或是列隊而來的熱騰騰的薄皮小包子。
維吾爾族人非常慷慨好客,他們會把家裡最好的食物和各種水果擺在你面前,讓你盡情地享用。如果有客人住宿,總是拿出最好的被褥給客人用。第二天清晨主人要早起,為客人準備早餐,求胡大保佑客人。一家來了客人,親友鄰居輪流相請。
即使生活窘迫的人家也是很大方,女主人親手做出柔韌細長、圓潤滑爽的麵條、配以酸辣適口的炒菜,盛情款待遠客。那種樂在其中的親切真誠,我們很感動。
萬眾歡舞
7月底,我們趕上了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古爾邦節。當穆斯林的祈禱一結束,艾提尕爾清真寺穹頂上的達甫鼓和嗩吶響起,上萬人開始在艾提尕爾廣場上跳舞,盛況空前。
從三、四歲的可愛幼童到銀鬚飄飄的老人,從充滿活力的小夥子到婀娜多姿的姑娘,人人都手舞足蹈,歡跳不止,一跳就是幾個小時。我們驚訝得目瞪口呆,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
頭戴花帽、足蹬皮靴的青年跳得豪邁灑脫,身著坎肩長裙的玲瓏少女旋轉翩躚,維族服飾和舞蹈融為一體。這樣熱情奔放,這樣坦誠快樂,是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哪!維吾爾,一個多麼熱愛生命、富有旺盛活力的民族啊!
艾爾肯就是自由
維族人能歌善舞,「會說話就能唱歌,會走路就能跳舞」。對他們來說,歌舞是生活中和吃飯同樣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可愛又豪爽,興致一來,隨時都可以即興吟唱。自編自創,不拘形式,揮灑自如。
一男子躺在搖搖晃晃的毛驢車上想心事,悠悠地唱了起來;不遠處,有人高歌呼應;又有一個男人接上,越唱越高,緩緩降落,餘音縈繞。
在古爾邦節時,城裡鄉下的廣場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我穿著新買的黃色寬袖連衣裙、對襟黑背心,在跟維族姑娘學跳舞。聽著粗獷奔放的喀什民歌,歌詞一句也不懂,但卻感受到那股融化冰雪的熱力、曠野滄桑的氣息。
有個維族青年過來和我們一起跳。他叫艾爾肯,濃眉深眼,臉膛紅潤。他笑著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你很像我們,眼睛、笑起來的樣子。」
不知為什麼,在這片異鄉的土地上,我竟產生了一種故鄉的感覺,一切都那麼親切……
我抓住一位當地小學教師的胳膊問:「艾爾肯(erkin)是什麼意思?」他說:「艾爾肯就是自由,自由自在的意思。」
- 關鍵字搜索:
- 喀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