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庫斯特先生主持這個節目十多年來,他收到不下上千封信,都在問「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他的心情就非常沈重,因為他不知究竟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1963年,庫斯特又收到一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給《芝加哥論壇報》的信,信中寫道,她總覺得很疑惑,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做,只會調皮搗蛋的弟弟戴維卻能得到一個甜餅。
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庫斯特又遇到了難題。
正當他對瑪莉的來信不知該怎樣回答是好時,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在教堂舉行的婚禮。在新娘新郎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的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一過程,幽默的提醒:「右手已經夠完美的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
牧師的幽默讓庫斯特先生頓時茅塞頓開,回家以後,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立即給瑪莉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從此以後,每年兒童節各家報紙都會出現這篇文章。
60年代,東西方普世的標準,是得到上天的喜悅。被上帝稱讚和認同是個「好孩子」就是最高的獎賞,而不是得到眼前的實惠一塊甜餅。
「好孩子」就是最高的獎賞,那麼這個獎賞具體表現在哪裡呢?史書告訴人類,得到上天喜悅的「好孩子」內心平安,外邪不侵。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段歷史記載,公元541至591五十年中間,強大的羅馬帝國,無人可以征服,但卻被神用四次大瘟疫懲罰。
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身經歷了最後一次,也是結束性的徹底懲罰。據記載,第一次瘟疫,人口被滅掉三分之一,首都君士坦丁堡死了一半人,一次又一次至最後清算,剩下的只有好人了。
伊瓦格瑞爾斯說,「每個人感染疾病的途徑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一一加以描述......」。
接著,他提到了上天是如何對待那些「好孩子」的:「也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間,並且還不僅僅與被感染者,而且還與死者有所接觸,但他們完全不被感染。還有人因為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和親人而主動擁抱死亡,而且為了達到速死的目地而和病人緊緊靠在一起,但是,彷彿疾病不願意讓他們心想事成似的,儘管如此折騰,他們依然健康的活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驗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