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造敦煌(一)(圖)


神傳文化造敦煌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的交匯點,南枕祁連山,西接塔克拉瑪乾大沙漠,北靠北塞山,東峙三危山。敦煌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咽喉要地,在河西走廓的西端,為一面積不大的綠洲,四面戈壁、沙漠環繞。

魏書《釋老志》說,「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 可見西域的文化對敦煌的影響很大。一千多年前,佛教在西域諸國很盛行,建塔造寺、開窟筑像的佛教藝術也隨之傳入敦煌,與中原古老的半神文化交匯、融合,產生出輝煌的敦煌石窟藝術。


敦煌石窟,是一個石窟群,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其中位於敦煌東南25公里處的莫高窟,是面積尚不及1平方公里的一小綠洲。莫高窟開鑿在鳴沙山麓東段的斷岩上,上下五層,南北長約1680米,是開鑿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據記載,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唐代達到頂盛,歷經了前秦、北涼、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幾個朝代,共1600餘年。

莫高窟分北區、南區,北區主要是僧房和禪房,是過去的修行者打坐修煉、飲食起居的場所。南區保留了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造像2400餘身。是一處彙集了繪畫、雕塑、建築及東西方文化的各種因素的人類文化藝術寶庫。

敦煌的莫高窟原來是個大寺院,在隋唐佛教鼎盛時期曾經聚集了上千的修行者和信眾。在中國古代,許多人是信神信佛的,包括敦煌歷代的統治者。莫高窟開窟的供養人(出資者) 主要是當地的達官貴人、僧人、普通老百姓和來往的商人。

石窟的開窟者主要是佚名的僧人和民間石匠畫工,最早的開窟者就是一個和尚。由於皇家沒有直接開窟,所以敦煌石窟在正史中很少有記載,莫高窟藏經洞的文獻中,保留下來的歷史資料也是很不完整和規範的。致使敦煌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石窟藝術,充滿了神秘色彩和遙遠邊陲的鄉土氣息,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迷和無數的傳奇。

輝煌的石窟藝術展現給人的真實,卻是那些開窟者和供養人從心底流露出的對神佛的無限崇敬,是真正佛性的體現,及由此而產生的有著深邃內涵的信仰文化。所以佛像畫是敦煌莫高窟永恆的主題。

隋唐時期,佛教在中原盛行,莫高窟出現了大型佛經壁畫,把整個一部佛經以連環畫形式首尾相連搬上牆壁,其中有西方淨土世界,東方藥師佛世界,未來佛彌勒佛的彌勒世界,等等。場面之宏大,氣勢之雄偉無不令觀者驚嘆。

壁畫中還有一些神怪、花鳥、動物、山水畫、建築畫、開窟造像出資人的肖像,工匠畫像,及各朝代從平民百姓到帝王將相的衣冠服飾和社會生活畫面。林林總總,包羅萬象。無論是單幅畫還是巨幅畫,都是精美絕倫,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不愧是人類歷史上最完整的佛教藝術。

這樣的一部藝術史,凝聚了人對神永久的嚮往,已經超越了人對藝術的審美感受,對人心靈的震撼是巨大的。人看了之後思想中會增添善念,心胸會開闊,會得到心靈的淨化。豐富的內容與深邃的內涵,博大精深,遙遠的佛國世界與現實的人類空間交織在一起,讓人感到渺小與不足。

一千多年來,置身於此的朝拜者,似走進神話中的真實,跨入遙遠神秘的宇宙時空,流連忘返。又彷彿是真實中的神話,玄秘奧妙,美麗超然。在這裡,強烈的心靈撞擊,天、地、人匯聚一堂,使人忘卻了塵世的喧嘩,丟棄自我,物質與精神融為一體,神人交融,天人合一。佛光普照,禮儀圓明。神的造化、天國的感召,或許能使現實中的人們領悟生命存在的偉大意義。

一、敦煌地名的由來

自古以來,地名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敦煌」一詞,始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給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在敦煌設郡縣,並大量從中原移民,中原文化滲入敦煌。此後在不同時期,中原數次大亂,致使許多文人儒士為逃難流落到敦煌,並在敦煌定居,著書立說,發展中原文化,從而使敦煌具備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基礎。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自此敦煌成為東西方交通的樞紐,絲綢之路的咽喉重鎮,中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匯聚點。

關於「敦煌」地名的由來,歷史上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敦煌」一詞應是當地少數民族稱呼地名的簡譯。還有學者認為,「敦煌」一詞既不是漢語語詞,也不是少數民族語詞,而可能與早期的希臘人有關。東漢應劭對「敦煌」解釋道:「敦,大也,煌,盛也。」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也說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認為這個地區對開發廣大的西域地區有很重要的作用,故名之曰敦煌。

儘管「敦煌」地名無從考證,但從「大也」,「盛也」的解釋來看,也反映出了敦煌在歷史上的繁榮。

二、鳴沙山、月牙泉的神奇

山依水而滋潤,水靠山而秀麗。中國的寺廟喜建在依山傍水之處。莫高窟作為一座沙漠中的大寺院,也有鳴沙山、月牙泉相伴,但卻是別具一格,舉世無雙。

鳴沙山由五色沙積聚而成,因在颳風時會發出聲響而得名。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云「涼州西有沙山,俗雲昔有覆師於此者,積屍數萬,從是有大風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因名沙山,時聞有鼓角聲。」足見鳴沙山充滿靈氣和神奇。

在高高的沙山環抱中,中間一塊綠色盆地分外耀眼,有一泓碧水形如彎月,這就是月牙泉。

鳴沙山和月牙泉的神奇在於鳴沙山颳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始終碧波蕩漾,清澈透明,風景十分優美,鳴沙山也不會因沙漠滑沙而高度降低。

沙山與泉水,本是相剋不相生的冤家對頭,泉水在沙漠之中實屬罕見,能在沙山腳下與之共處,雖有鳴沙飛揚而一塵不染,且歷經上千年經久不枯,實在令人驚嘆不已。

鳴沙山由兩座走勢不同的沙山組成,而月牙泉就在兩座沙山中間的交匯處。臺灣的某易學大師,根據大量引經據典的考證,推斷出此地乃是西王母的瑤池。據他觀相說:鳴沙山是兩個互相盤結並蒂的蟠桃,月牙泉正是兩桃之間的綠葉。真是「天堂勝境落人間,沙山泉水依千年。」此乃天公之作,神哉! 妙哉!

據說旅遊業開展起來後,遊人不斷增多,滑沙成為一個旅遊項目。沙山的高度因人們滑沙有所下降。當地管理部門為防止沙山繼續降低,曾在其附近植樹,一防沙山高度下降,二防沙子滑向月牙泉,會淹沒它。但效果卻相反,所植樹木改變了原有的風向,又減小了風力,破壞了原來有利於沙山和泉水互存的自然規律。這規律就是時有強風從兩座沙山之間向上揚沙,這種不斷的作用力使得沙子又向上堆積,不至於向泉水處滑下。後來,人們認識到這一點,已將其恢復原狀。

可見鳴沙山和月牙泉的相互依存已超出人類的自然規律,真乃是神的造化,渾然天成,且不容人擅自改造褻瀆。但如果人違背了天意,也必將會受到天的懲罰。

人只能順應神的巧妙安排,方可領略這天地之作的奧秘玄機。

大漠中的鳴沙山和月牙泉,就像一隻神手,在天地之間繪出的一幅巨大的立體畫面,山峰與山谷構成的優美線條如同飛天長長的飄帶,翩翩飄舞,天地相連。山坡面上的細沙近看晶瑩剔透,閃閃發光,遠看如錦緞飄灑,柔軟光滑,潔淨金黃的色彩似乎映射著佛國世界的富麗輝煌,令人無限神往。

鳴沙山和月牙泉為敦煌的莫高窟又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三、莫高窟、三危山的傳說

莫高窟是一片樹葉形的綠洲,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峰,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大漠戈壁之中,人煙稀少,風沙滿天。對面的三危山,因三座危峰而得名。傳說西王母的使者三青鳥就棲息在此山。莫高窟則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據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岩,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於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李懷讓的碑記點出了莫高窟開窟的緣起。是說在公元366年,一個雲遊的和尚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手持一枝錫杖,西遊至三危山,忽見金光燦燦,形狀如千佛閃耀。樂僔隨即悟到這是佛光點化,應在這裡筑窟造像,廣傳佛法。於是,樂僔和尚鑿建了第一個洞窟。此後不久,又有一位叫法良的禪師,從東方而來,在樂僔的窟旁又開鑿了一個洞窟。自此之後,歷經千年,營造不絕,到唐時便已有一千餘龕。

儘管樂僔和尚是否看到的是佛光,又如何發願無從考究。人們甚至相信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一千多年來,莫高窟那492個歷代開鑿的洞窟卻是真實的。

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也是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莫高窟開鑿於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 「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裡」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裡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裡「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還有一種說法,古人相信神佛是至高無上的,為了紀念樂僔和尚「莫高於此」的功德,將該石窟群定名為「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是因為洞窟有許多佛像和壁畫。或者說,洞窟眾多的佛像和壁畫及數百座洞窟是因為樂僔和尚當年看到的佛光如千佛顯現,因此而得神諭而建。

三危山,自有了「狀若千佛」的奇彩金光顯現,而被視為神聖靈山。為祈禱福壽平安,當地百姓在山上建有廟宇,使三危山成為敦煌一處重要的佛國聖地。而莫高窟,即在此山大泉河西岸的河床上開鑿,以這麼一座粗獷雄偉的神山來做莫高窟的映壁,氣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神的安排。

既然三危佛光點化了樂僔和尚,使中國大西北一望無際的浩瀚荒漠中從此有了莫高窟聖殿,但從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來看,神選擇此地所蘊涵的玄機還不止於此。

敦煌氣候乾燥,使得莫高窟那些精美的壁畫能長久保留。以莫高窟現有的輝煌,可以想像中原文化藝術曾有何等的光芒。

莫高窟距敦煌古城約有30公里,在古代這個距離不算近,又是沙漠地帶,真是行路難,難於上青天!似乎在告訴人們凡塵俗世到天國世界有多遙遠。從任何一個繁華的城市到敦煌,要經過酷熱的戈壁灘,忍受滿目淒涼的風沙,乾燥惡劣的天氣。神似乎在提醒每一位朝聖者要有艱辛的付出,才能見到莊嚴神聖的天國世界。大漠無邊無際,荒無人煙,生活單調艱苦,若不是精神上的堅定信仰,很難使開鑿者和修行者在這裡留下來,忍受那沙漠中無邊的寂寞。

莫高窟地處荒僻的沙漠,遠離中國歷代的古都,正好滿足古代的修行者要脫離世俗,出家為僧,隱於山林曠野的修煉形式,而且躲過了歷史上朝代更迭的戰亂和文化宗教的變遷,以及唐代會昌年間滅佛的劫難。因為自古以來,從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到貧苦的老百姓,人們都篤信神佛,所以這片聖地得到神佛的庇護。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林潔心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