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

"韜光養晦"一詞出自《舊唐書·宣宗記》,原文是"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意思是指隱藏才能,不使之外露。

歷史上最有名的有關"韜光養晦"的典故,則出自《三國演義》。其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胃〉載:

"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關、張兩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兩人乃不復言。

一日,曹操擺下酒筵來試探劉備的野心,問劉備天下有哪些英雄,劉備列舉了當時叱風雲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

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

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本文留言

作者文廣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