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極度糟糕的利潤預警已經在暗示,中國企業的財務狀況正在迅速惡化,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是嚴重依賴企業效益的,這進一步增加了政府加大經濟刺激力度的壓力。
企業投資在中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的資本支出佔中國年度產出的40%以上,這一比例在全世界都屬於最高的。企業利潤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這意味著企業用於購買新設備和進行業務擴張的資金會減少。
私營部門的投資下降則表明,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更加依賴於政府大規模支出計畫的成功實施;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一計畫的規模還需要擴大。隨著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的增長勢頭雙雙減弱,中國企業今年的盈利前景看來只會更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中國經濟學家王慶說,中國企業2009年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將非常糟糕,他之所以對私人投資、特別是製造業的私人投資沒有抱太高期望,這是關鍵原因。他說中國製造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王慶預計,中國今年的製造業投資將出現零增長,房地產投資則將下降12%。
這一波企業利潤預警出現在中國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期正式開始前數週,如果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出現重大波動, 它們須提前予以通告。
雖然發出盈利預警的公司來自眾多產業,但那些與不斷縮減的全球貿易聯繫密切的企業利潤下降情況最為嚴重。中海集運發出預警說,其2008年的利潤跌幅超過了 50%。而世界最大集裝箱生產商中集集團則表示,其全年利潤有可能下降53%,降至人民幣15億元(合2.19億美元)。該公司稱,公司主要產品干散貨集裝箱的生產「第四季度基本停頓」。
那些重點服務國內市場的企業也遇到了麻煩。中國銷量最大的本土汽車生產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出預警說,銷售疲弱將導致其利潤下降50%以上。由於建築用鋼需求下降,中國多數鋼鐵生產商都在虧損。金融業巨頭中國人壽也預計,其利潤將下降50%以上。該公司受到了股市下跌和競爭加劇的打擊。
官方對更大範圍企業進行的調查也印證了中國公司利潤下降這一趨勢。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去年11月份的三個月內,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驟降27%,大舉逆轉了幾年來高達20%至40%的利潤增長局面。
經濟學家們早就警告說,中國公司對留存利潤的嚴重依賴將放大中國投資週期的波動性。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去年63%的投資來自於包括留存利潤在內的所謂「內生」資金。而10年前這類資金在企業投資中所佔的比重不足50%。
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會將豐厚的利潤投入到新項目建設中去,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大量湧現的企業新總部大樓就是例證。現在看來,一些此類投資並不明智,利潤不斷萎縮也使得企業更加難以投資新項目。
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機構此前曾建議,中國政府應當從國有企業收取紅利,避免經濟大起大落是它們提出這一建議的理由之一。中國最大的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中國政府允許國有企業保留全部利潤;在不久前的經濟繁榮期,企業自然不願上繳利潤。
但經過一輪激烈的政治爭論,中國於 2008年初確立了國有企業上繳紅利的制度。儘管這一制度的具體細節還不完善,但資金來自國企分紅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2008年已達到了人民幣 547.8億元。這顯示中國國有企業上繳的股息平均佔到了它們利潤的7%-8%。不過,這個制度實施的太遲,已難以起到為投資週期削峰的作用,因為從 2008年初起企業經營狀況已經開始惡化。
許多投資者懷疑,中國政府人民幣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能否保證中國延續此前習以為常的高增長速度,今年意料之中的企業投資下滑是他們產生這種懷疑的原因之一。去年11月宣布的經濟刺激計畫由於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於企業投資,因此在實施上也會遇到障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預計中國經濟今年或將增長6.7%,創20年來中國經濟最慢增速。其他一些人士的預期甚至更為悲觀。
波士頓資金管理公司Loomis, Sayles & Co.的新興市場策略師泰勒(Joseph Taylor)認為,要填補這個前所未有的過度投資期戛然而止所留下的投資缺口,單憑政府的大規模支出是難以辦到的。他認為,今年中國減少的資本支出有可能高達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
一些國有企業正在盡它們的愛國職責,在經濟下滑時期加大投資力度。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計畫將今年的資本支出提高19%,達到67.6億美元,以努力提高產量。電信公司今年也在大規模投資,打算推出使用高速3G技術的新一代無線通訊網路。
但很多其他公司光是使用現有產能就夠頭疼的,它們不太可能希望增加產能。截至2008年底,中國鋼鐵企業粗鋼總產能為6億噸,但去年粗鋼總銷量僅略高於5億噸。遭受需求萎縮和成本高企的雙重夾擊,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上個月發出預警說,公司的年利潤可能會下降55%至人民幣34.2億元。
来源:
企業投資在中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的資本支出佔中國年度產出的40%以上,這一比例在全世界都屬於最高的。企業利潤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這意味著企業用於購買新設備和進行業務擴張的資金會減少。
私營部門的投資下降則表明,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更加依賴於政府大規模支出計畫的成功實施;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一計畫的規模還需要擴大。隨著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的增長勢頭雙雙減弱,中國企業今年的盈利前景看來只會更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中國經濟學家王慶說,中國企業2009年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將非常糟糕,他之所以對私人投資、特別是製造業的私人投資沒有抱太高期望,這是關鍵原因。他說中國製造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王慶預計,中國今年的製造業投資將出現零增長,房地產投資則將下降12%。
這一波企業利潤預警出現在中國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期正式開始前數週,如果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出現重大波動, 它們須提前予以通告。
雖然發出盈利預警的公司來自眾多產業,但那些與不斷縮減的全球貿易聯繫密切的企業利潤下降情況最為嚴重。中海集運發出預警說,其2008年的利潤跌幅超過了 50%。而世界最大集裝箱生產商中集集團則表示,其全年利潤有可能下降53%,降至人民幣15億元(合2.19億美元)。該公司稱,公司主要產品干散貨集裝箱的生產「第四季度基本停頓」。
那些重點服務國內市場的企業也遇到了麻煩。中國銷量最大的本土汽車生產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出預警說,銷售疲弱將導致其利潤下降50%以上。由於建築用鋼需求下降,中國多數鋼鐵生產商都在虧損。金融業巨頭中國人壽也預計,其利潤將下降50%以上。該公司受到了股市下跌和競爭加劇的打擊。
官方對更大範圍企業進行的調查也印證了中國公司利潤下降這一趨勢。政府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去年11月份的三個月內,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驟降27%,大舉逆轉了幾年來高達20%至40%的利潤增長局面。
經濟學家們早就警告說,中國公司對留存利潤的嚴重依賴將放大中國投資週期的波動性。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去年63%的投資來自於包括留存利潤在內的所謂「內生」資金。而10年前這類資金在企業投資中所佔的比重不足50%。
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會將豐厚的利潤投入到新項目建設中去,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大量湧現的企業新總部大樓就是例證。現在看來,一些此類投資並不明智,利潤不斷萎縮也使得企業更加難以投資新項目。
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機構此前曾建議,中國政府應當從國有企業收取紅利,避免經濟大起大落是它們提出這一建議的理由之一。中國最大的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中國政府允許國有企業保留全部利潤;在不久前的經濟繁榮期,企業自然不願上繳利潤。
但經過一輪激烈的政治爭論,中國於 2008年初確立了國有企業上繳紅利的制度。儘管這一制度的具體細節還不完善,但資金來自國企分紅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2008年已達到了人民幣 547.8億元。這顯示中國國有企業上繳的股息平均佔到了它們利潤的7%-8%。不過,這個制度實施的太遲,已難以起到為投資週期削峰的作用,因為從 2008年初起企業經營狀況已經開始惡化。
許多投資者懷疑,中國政府人民幣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能否保證中國延續此前習以為常的高增長速度,今年意料之中的企業投資下滑是他們產生這種懷疑的原因之一。去年11月宣布的經濟刺激計畫由於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於企業投資,因此在實施上也會遇到障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預計中國經濟今年或將增長6.7%,創20年來中國經濟最慢增速。其他一些人士的預期甚至更為悲觀。
波士頓資金管理公司Loomis, Sayles & Co.的新興市場策略師泰勒(Joseph Taylor)認為,要填補這個前所未有的過度投資期戛然而止所留下的投資缺口,單憑政府的大規模支出是難以辦到的。他認為,今年中國減少的資本支出有可能高達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
一些國有企業正在盡它們的愛國職責,在經濟下滑時期加大投資力度。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計畫將今年的資本支出提高19%,達到67.6億美元,以努力提高產量。電信公司今年也在大規模投資,打算推出使用高速3G技術的新一代無線通訊網路。
但很多其他公司光是使用現有產能就夠頭疼的,它們不太可能希望增加產能。截至2008年底,中國鋼鐵企業粗鋼總產能為6億噸,但去年粗鋼總銷量僅略高於5億噸。遭受需求萎縮和成本高企的雙重夾擊,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上個月發出預警說,公司的年利潤可能會下降55%至人民幣34.2億元。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企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