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超:體星成了博士生
劉翔這個孩子真是了不起。他不僅跨欄跑得快,而且腦子特別靈。聽說,他現在是上海一個著名學府華東師範大學的博士生了。二三年之後,一個拿到過世界冠軍、創造過世界記錄的博士就要在華東師大這個人才的搖籃裡誕生了。類似的明星們讀大學、讀碩士、讀博士的不是個別的。那位跳水明星伏明霞就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她為清華增添了光彩,清華為她增添了榮光。名校和明星,相得益彰,共同創造了一個雙贏、和諧的大好局面。自從美國人退回庚子賠款而辦起清華大學以來,校長換了一輪又一輪,還不曾培養過這樣的學生。
新星們不僅紛紛讀起了名牌大學,有的還成了大學的教授副教授。一位模特兒雖然沒有好好讀過小學,卻受聘成了某大學的副教授。
其實,到這些名校鍍金的,不僅有體育明星,還有歌星、影星、政治新星。現在的名牌大學中,真是群星閃耀,分外耀眼。怪不得連楊政寧這樣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也會連連誇獎我們的教育辦得好。
不過,這些新星的學籍是怎麼來的,我的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前些年,上海交大不小心暴露出一張名單,是一些有錢有權有勢有關係的人們通過種種渠道將自己成績不太合格的孩子通過後門送進了交大。這些子弟畢竟是經過考試的,只是成績沒有達到分數線。而現在,這些新星們進入大學,是連考試這樣的表面文章也不做的。這些明星學生都是大忙人,我猜想他們都不是考進來的,如果通過正規的途徑考試,他們是考不取的。就是進了學校,他們也是不上課,不做作業,不做論文的。或者是很少上課的。學校只管給他們發文憑,發學位證書。他們是保證能拿到畢業文憑、學位證書的特殊的學生。
可惜,知識這東西,不是在某個名校登記個學籍就能獲得的東西,學校可以送給你學籍,送給你畢業證書,送給你學位。但是,卻無法送給你知識。有一次,一位當過世界冠軍的清華大學的大學生穿著印滿了英語的褲子在大街上招搖而過。這些英文寫的全是髒話、粗話,令人不堪入目,人們看了直發笑,而這位清華大學生卻渾然不覺。又有一次,這位清華大學生在電視上亮相,主持人問起蘆溝橋,她不知道這是什麼。小小的蘆溝橋難倒了這位清華大學的大學生。有個教育家曾經說過,"大學,不是大樓之謂也,而是大師之謂也。"現在,有些人的眼中,大學,既是大樓之謂也,又是明星之謂也。大學產業化後,錢也多了,也闊了,高樓林立,氣派非凡。現在,又有眾多新星入學,名校名花,相得益彰。似乎一個大學有了幾個政治新星,體育新星,影視新星什麼的,學校的身價就上了一個檔次。
明星入大學、明星讀博士,這也許也能算是一種創造,是前所未有的創造。解放前的北大、清華、華師大從沒有招幾個明星當大學生博士生的歷史傳統,為中國近代教育作出巨大貢獻的蔡元培,胡適之,蔣夢麟,雖然辦學多年,都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妙招。抗日戰爭時期的名校西南聯大,它人才薈萃,星光燦爛,卻也沒有想到招幾個歌星體星來壯大自己。這些個教育學家實在是思想不夠解放,眼界不夠開闊,步子不夠寬大。
外國的大學似乎也沒有我們的大學思想解放。八十年代的時候,哈佛大學建校幾百年大慶,想邀請里根總統光臨數百年校慶。里根手下的人轉彎抹角地暗示,總統希望哈佛能給他一個博士或榮譽博士學位的稱號。這類請求,如果讓我們今天的清華大學校長和華東師大校長來決定,這正是為自己學校立身揚名的大好機會。這還要讓你里根總統說嗎?但是,哈佛大學學術委員會研究後認為,哈佛的博士是一種學術稱號,不是一種榮譽稱號,它不是禮品,是不能相送的。為了維護學術的崇高和純潔,拒絕了里根總統的請求。結果,里根沒有成為哈佛的博士。英國首相梅傑的兒子沒有考取牛津大學,牛津大學也不因為你是首相的孩子而破格錄取。
中國社會是個等級社會,特殊人物常常可以享受到種種特權。你唱了一支歌,演了一個戲,拍了一個電影,拿了一個冠軍,就可以成為人大代表,成為政協委員,成為名校的學生,成為免試的博士。
我倒有個好的建議。既然中國有那麼多有名的、有錢的、有權的歌星、體星、球星、影星、政治新星,他們都想有個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這也是一種需要,需要就是市場。我們可以專門辦一個新星學校,只要是星,都可以在這裡讀到博士,拿到學位,獲得證書。清華大學和華東師大學校的領導已經積累了培育新星的經驗,可以到這個新星大學的研究生院裡領導工作,培養更多的新星大學生和新星研究生。這樣做的好處真是多多。一是提高了星星們的整體素養;二來也是教育改革的一種嘗試,說不定為朱鎔基所倡導的教育產業化闖出一條新的更加開闊的道路來;三是可以為各級工作忙碌的領導幹部以後的遷升創造條件。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工作。許多身負重任的領導幹部已經讀完了博士,完成了論文,拿到了學位,也登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這方面,我們已經積累了培養領導人才的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像現代工業大生產一樣,成群結隊地培養成批成成批的碩士和博士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