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悲情鄉醫背後:農村公共品困局

 2008-10-31 08: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醫療衛生投入的結構不合理,大部分衛生投入沉澱在縣以上醫院是不爭的事實.縣級醫院無論在投入或設備條件方面均遠遠好於鄉鎮衛生院和鄉鎮衛生院.

"最多再堅持一年我就不幹了."江蘇省吳江市七都鎮開弦弓村的鄉村醫生金勤官半晌憋出一句話.

按照吳江市的部署,金勤官所在的開弦弓村衛生室,正等著和原來鄰村的一家衛生室合併,成立衛生服務站.但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的他,將仍然吃不到"皇糧"而只能靠業務收入為生.

"待遇太低,風險太高."金勤官說,和他一樣的好些鄉村醫生早就萌生退意.

根據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的統計,全國鄉村醫生總數已從當年的350萬減為80萬.僅剩的人馬也是人心思動,年輕些的一有機會就馬上改行.

該協會判斷,我國縣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衛生站組成的農村三級衛生網, "網底"已出現了25%左右的破裂.

"網底"出現破裂跡象

作為第一代鄉村醫生,金勤官已年屆64,一直在"超齡服役" ---根據2004年實施的"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規定,男60歲,女55歲的鄉醫將不予執業註冊.但是如果他不幹了, 3000村民就只能靠另一名鄉醫倪紅奎一人,連出診上門服務都將不可能.

沒有年輕人願意來:開弦弓村衛生室坐落在村委會小院外一間不到40平米的平房裡,一個藥品櫥和兩張辦公桌是村委會20年前的舊物,輸液用的躺椅是兩位鄉醫自己掏錢添置的,電話壞了多日還未修復,隔成三間的衛生室甚至沒有可供洗手消毒的水斗.

這種現象並非絕無僅有:江蘇省政協2006年底的調研顯示,全省農村醫療衛生機構60%的業務用房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低矮平房, 4%還是危房,很多村級診療室的醫療器材僅限於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這"老三件."即使在吳江這樣比較富裕的蘇南農村,還有相當的鄉村醫生在自己家裡行 醫.

與開弦弓村相鄰的光榮村今年3月搬入了新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20平米的業務用房分為診療,治療,康復,換藥,留觀,藥房等,條件明顯改善.但在這裡工作的三名鄉村醫生分別為64歲, 63歲, 62歲,他們同樣後繼乏人.

"待遇太差了,年輕人不肯來."負責人邱金泉說.根據鄉醫從業的有關規定,只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衛技人員才能被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和公立醫院醫生一樣領工資,繳四金,享受國定假期.但據瞭解,財政支付的工資很低,一些貧困鄉鎮還不能及時足額發放.

對金勤官這樣的老年鄉醫來說,根本不可能通過從業資格考試,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三費一差" ---號診費,治療費,出診費和藥品差.

金勤官告訴記者,在並入衛生服務站之前,他一年的採購額約為3萬元,按照15%的比例,可以從鎮衛生院拿到4000多元的藥差補貼.這筆錢還得扣掉10%,作為上繳鎮衛生院的管理費.另外幾千元的"三費"收入,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一年總共一萬多元吧."他說.

養老問題也是鄉村醫生的後顧之憂.按照規定,邱金泉可以拿到約2.5萬元補助. "這就是我自1969年從醫,近40年的價值."他苦笑著說,就這筆錢他還有近一半沒有到手.

據統計, 2000年江蘇省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共有89,167人,由於沒有正常的補充渠道,到2005年只剩下64,933人,減少了27.18%.江蘇省政協當時的調研結論是,缺醫少藥可能捲土重來.

江蘇的農村衛生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整個農村基層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可見一斑.

財政投入失衡

記者在開弦弓村檔案室看到, 1986年的全村收入分配表中,就有一項是"民辦醫生補貼"當年7個人一共是5006元,人均年收入715元.

村幹部姚富坤告訴記者, 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開始改革, 1983年開弦弓村真正包產到戶,不再計算工分,鄉村醫生從村集體取得收入的狀況到1980年代末完全消失.

農村衛生組織被迫"自力更生"後,原先的合作醫療紛紛解體,城鄉衛生資源的配置差距再次逐步擴大.

江蘇省政協的調研也發現,除蘇南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市縣外,蘇北,蘇中的鄉鎮衛生院基本上沒有政府的經費補助,村級衛生室更是被遺忘的角落.

困擾江蘇的農村衛生問題,其實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國家財政部社保司"關於農村公共衛生問題"課題報告稱,1991-2000年間,政府投入農村衛 生的支出690億元,佔衛生總預算支出的15.9%,農村衛生投入10年僅增長48.5%. 2000年政府衛生預算投入比1991年增加的部分只有12.4%用於農村.和農村人口佔70%的事實相比,上述投入比例可謂明顯失衡.

"在投入問題上,衛生和財政系統從來都有爭論."江蘇省政協理論研究會第四屆理事,原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左言富說,衛生部門只計算直接的衛生醫療費用,財政部門則採用了與國際相一致的統計口徑,即把政府對公共衛生,醫療保險和救助的投入也計入衛生總費用.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醫療衛生投入的結構不合理,大部分衛生投入沉澱在縣以上醫院是不爭的事實.財政部社保司的上述報告指出,縣級醫院無論在投入或設備條件方面均遠遠好於鄉鎮衛生院和村級診療室.

2006年5月,江蘇省財政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農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於6元,主要用於鄉(鎮)村衛生機構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補助,並規定用於村級補助經費不低於30%.

"這筆錢並沒有下達到村一級,我們也不知道具體去向."開弦弓村兼任會計的副書記徐國奇說,村衛生室已納入鎮衛生院一體化管理.不過該村鄉醫反映,除了來實施免費防疫等規定事項,他們見不到鎮醫院的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