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聲樂大師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韓娥中國人都知道形容音樂感染力的一個成語"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個成語出自《列子•湯問》,說的是戰國時期民間歌唱家韓娥的故事:韓娥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飢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娥唱完後一連三天之內,人們還聽到她歌聲的餘音在房樑間繚繞,以為她還沒走呢。
一次韓娥投宿一家旅店,卻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凡是聽到她哀哭的人,"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拚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由此可見韓娥歌聲感染力之強,乃至於此。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故事,可以說是對中華正統藝術所強調的"韻味"的生動詮釋。歌者雖然只唱了寥寥幾個字,可表達的內涵卻可以遠遠超越這幾個字,令人回味無窮。古人講"樂為心聲",東方藝術特別強調作者、表演者內在的情感、自身的修養,舞蹈講究身韻,唱歌也講究韻味,因此古人尤其注重藝術家本人的修養,因為具有高尚修養的藝術家才可能正面影響聽眾,打動人心。
"響遏行雲":秦青和薛譚
同為戰國時期、比韓娥晚一些還有兩個很有名的歌唱家秦青和薛譚。薛譚師從秦國著名歌唱家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自以為完全掌握了,便告辭回家。秦青沒有挽留,在城郊的大路旁為薛譚餞行。席間,秦青按著節拍,慷慨悲歌。歌聲高昂、激越,直上雲霄;歌聲振動了林木,使森林發出嗡嗡的迴響;歌聲遏止住了天上飄蕩的白雲,使它們也停了下來,靜靜地傾聽。
薛譚被這美妙的歌聲所打動,如醉如痴,好半天才醒悟過來,於是向老師謝罪,請求返回繼續學習。後世便以成語"響遏行雲"來形容歌聲高昂嘹亮、震動山林、遏止流雲。
楚地民歌高手:莫愁女
今人形容曲高和寡,常常用一個成語叫"陽春白雪"。《陽春》、《白雪》原是兩首古琴曲,戰國末期楚國歌唱家莫愁女完成了《陽春》、《白雪》的合樂入歌傳唱,從此這《陽春白雪》便成為楚地民歌了。莫愁女是楚郢州(今湖北鐘祥)人,姓盧,名莫愁,貌美如仙,能歌善舞,唱起歌來如流水行雲,跳起舞來如嫦娥奔月。十六七歲時被楚襄王征進宮作了歌舞姬女。
在楚王宮,莫愁女得以與屈原、宋玉、景差結識,受其指導,歌舞技藝日進。後將古傳高曲融入屈原、宋玉的騷、賦和楚辭樂聲,完成了《陽春》、《白雪》、《下裡》、《巴人》、《陽阿》、《薤露》、《採薇歌》、《麥秀歌》等楚辭和民間樂詩入歌傳唱。寡和高曲《陽春白雪》成為千古絕唱,對後世的樂賦入歌傳唱產生了深遠影響。
後來襄王將其未婚夫放逐到三吳揚州。揚州地面距離郢中有數千里之遙,未婚夫此去實是生離死別。莫愁女悲痛不已,含忿投了漢江。據民間傳說,莫愁女並未死,而是被一漁民所救。此後,她遊歷於楚國的城鎮鄉村,廣泛採集各地民謠,並將楚國宮廷歌舞與民間民謠相融合,將楚國的歌舞藝術推向巔峰。
高僧歌唱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土迅速傳播並與中原固有文化廣泛融合。據《洛陽伽藍記》,北魏時洛陽不但寺廟眾多,香火極盛,而且在寺廟中常有各種各樣的音樂表演,使當時的寺廟成了音樂藝術的中心。一到節日或法會,寺廟鼓樂喧闐,觀者如雲,熱鬧非凡,成了一個個規模宏大的劇院。其規模之大和藝術水平之高,甚至可以與宮廷媲美。
今天的人可能會很吃驚:修煉人不是遠離塵世的麼,寺廟怎麼會搞得這麼熱鬧?其實佛門弟子參與音樂藝術表演,並不僅僅是為了娛樂眾生,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廣種佛緣,弘揚佛法。這期間出現了一批以唱誦聞名的高僧們,被稱為"經師"和"唱導師"。他們以其虔誠的信念、出眾的才華、通過音樂弘揚了佛法,同時也娛樂了眾生。《高僧傳》稱讚他們的功績在於"宣唱法理,開導眾心"。
據記載,南朝時宋京師白馬寺有一座般若臺,僧人道綜常常在臺外一邊唱梵,一邊繞臺,路人聽到,"莫不息駕踟躇,彈指稱佛"。同寺的超明、明慧,"亦有名當世"。
齊安樂寺的僧辯善於唱誦,據說他曾在夜裡唱誦經文,引得一群仙鶴飛來集結於階下,一直到他誦畢才飛走,從此名聲大噪。《高僧傳》的"經師篇"、"唱導篇"記載了二十一名這樣的高僧。他們的藝術水平,是那個時期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
中國古代傑出的聲樂大師遠不止本文列舉的數位而已。本文作為"趣談",自然也沒有作系統介紹。
- 關鍵字搜索:
-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