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北京什麼?(圖)
滿目皇城紫氣由東來
角樓夜景:瓊樓玉宇吧?
下午出門買東西;酷熱的天;
路上,接一家刊物編輯的電話,要求採訪;我問:又是關於奧運的吧?回答:是,也不是。
最近媒體們確實也有點意思,奧運即將開幕,所以所有報刊都要把主題完全統一在奧運會上。既然如此要求,那麼資源就應當共享均分一下吧?不!幾乎所有比賽資源呢,又完全被壟斷於比如像央視等一兩家官方指定媒體的手上。這不活活能急死各個既得不到資源又必須統表達的媒體了嗎?
於是各個媒體也只能挖空心思絞盡腦汁腦汁,在完全不掌握奧運資源的情況之下,另外去想一些既不出圈又還得跟奧運會沾邊的選題。
今天這雜誌就打起了說北京的主意。
大熱天的,又在路上,讓我回答三個關於北京的問題,我說你讓我找個地方踏踏實實跟你說吧--
第一問:最喜歡北京的是什麼?
我想也沒想就回答了:"我最喜歡北京的風!"
問:"您開玩笑吧?"
我還真沒開玩笑。於是就擺開了喜歡的原因:我雖然祖籍是浙江,但我就出生在北京。從小就習慣了北京的硬朗地域風土。比如說,有好幾次出差去南方,都趕上了濕巴唧唧渾身粘濕的天氣,所以就待得人整個水土不服,從身上到心裏都感覺特別彆扭。有一次去珠海,愣是還中了瘴氣!結果又拔罐子又刮痧的,才算去掉入了內的邪氣。
可幾次出差再回北京,一下飛機,辦完各種亂七八糟手續,只要登上了汽車從機場出來一上高速,巨寬的路面,兩邊全是厚厚幾排大樹,迎面刮來北方的風,從樹葉中嘩嘩響過去--心裏那叫一個寬敞豁亮!
再到冬天,北京總得有幾天,風那叫一個硬!迎著風走著臉都有點接不住,這就是北京真正骨子裡的風格!
第2問:北京有什麼最好吃的,可以給外來朋友介紹介紹?
想了半天,回答:"北京沒什麼特好吃的東西。"
編輯不信了:"比如豆汁、鹵煮火燒什麼的呢?"
回答:"沒聽說過,人家外地朋友來了,臨走送人家一瓶子豆汁或兩鍋鹵煮火燒的。豆汁本來就是十足的泔水味、鹵煮火燒本來就臭薰兮兮的,再當禮物讓人帶回家,到地方都能成糞缸了,也太不合適了吧?"
"那烤鴨呢?"
"本來是不錯的東西,現在弄得滿街都是,就成了一大惡俗之吃。有的店裡都快成烤鳥了。"
"那您說北京最有特點的吃的是什麼?"
"涮羊肉才算比較地道,又可惜真正開發它的老祖宗還是蒙古族和旗人。"
不過這麼說,北京也沒什麼可丟人的。北京原本自己並沒什麼特點,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非常願意包容和接納,比如早時年間,直系、奉系、山東、蒙古的特點,全都能在北京這地方交匯且生根開花。因此它比較像美國的紐約,熔爐氣質相當濃厚。
包括在北京各單位裡當官的,我什麼地方的人都見過。換到上海和南方再試試看?根本不容;單從官場而言,就歧視外來人。再往深裡說,就是不能容也容不下。
因此,強硬、接納、融會貫通,恰恰可以代表北京的主要城市特點。相比上海一帶,它既不小資也不軟綿綿乎乎的。
第三問:北京哪兒最好玩兒?
回答:"千萬別看那些旅遊地圖或聽旅遊導遊瞎忽悠什麼我愛北京天安門的。首先那地方人太多都擠成人粥了,路過時經常看好多外地人專門在那前面照相,可隨時還限制這不許過那兒不讓進的。這還能叫開心地玩嗎?有些導遊連北京的真正特點還沒找著呢,再一瞎介紹,累得客人們腿肚子直轉筋不說,最後還帶一肚子不高興回家了。犯不上!
要我說,根本就不用往遠了跑。坐車到美術館下來,左右有三聯書店、人藝老窩、商務印書館,東安市場的;文化意味首先足夠了吧?然後再沿沙灘五四大街一直向西步行,馬路北邊先有老北大。再沒幾步,就是故宮後門,日落傍晚,保證能讓您親眼看見什麼叫皇城頂上的紫氣,還有那兩個角樓,我天天晚上去那裡散步,都觀望它們幾千遍了,心裏就從來沒膩煩過,您說那建築是咋蓋的呢?對面就是景山,明朝皇帝上吊的地方。再往西,北海、中南海,全都是景啊。"
如果誰下回來北京,要逛這寶地,那就在我媽媽家門口,先要請我吃一頓晚飯,然後我就當遛彎了,走一步給你們說一步,還是用純正的老北京相聲口氣講,來一個算一個,侃暈了算!保證讓你們沾滿皇城根地氣然後高高興興地回家。
我主持那節目叫《非常道》;
我主持那導遊叫《非常好玩》;
- 關鍵字搜索:
-
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