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由美國司法部長查爾斯.波拿巴 (Charles Bonaparte)所創立,他是拿破崙弟弟熱羅姆的孫子。FBI早期的任務只有20多項,包括:聯邦犯罪調查、白領犯罪,國家安全工作等等。
不過,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的國家安全危機,國會不斷擴大FBI的管轄權,造就了FBI今日的規模。
一百年來,美國不僅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還遭逢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以及犯罪狂潮淹沒美國的年代。FBI探員陸續把艾爾卡彭、狄林傑等惡名昭彰的幫派首腦繩之以法,成為傳奇性的美國打擊犯罪機構。
二次大戰期間,FBI從擁有幾百名探員和線民,激增到將近1萬3000人,對於穩定國內安全發揮了重大功能,包括阻止8名德國納粹分子潛入美國進行破壞。
之後,FBI陸續逮捕殺害民權分子的三K黨成員、偵破奧克拉荷馬市炸彈攻擊案、逮捕1993年紐約世貿中心炸彈攻擊事件的主謀。 FBI的戰功彪炳除了為它平添傳奇的色彩,也讓它成為媒體的寵兒,電視和電影不斷以FBI幹員為主角。例如電影"沉默的羔羊"和電視劇"X檔案",後者1993年在電視首演,後來還改編成電影,續集"X檔案:我要相信"將於下週在台上映。
FBI還有一項傲人的成績,在1950年代開始推出"十大通緝要犯"。這些年來上榜的400多名罪犯,有95%被捕,目前的頭號通緝要犯就是凱達組織首腦賓拉丹。
只不過,賓拉丹並非在2001年911事件後才被列為頭號通緝犯,早在1998年非洲肯亞和坦尚尼亞的美國大使館遭到炸彈攻擊後,賓拉丹就已經上榜。換句話說,他已逍遙法外長達十年。2005年,美國司法部的報告,斥責FBI應該為無法事先偵測及預防911事件負責。
FBI不是萬能,除了賓拉丹讓FBI招牌蒙塵,1971年感恩節前夕的劫機事件也讓FBI顏面掃地。當時一名叫做庫伯(Dan Cooper)的男子以炸彈挾持了一架飛往西雅圖的飛機,飛機降落時,庫伯以釋放乘客換得20萬美元和4個降落傘,並要求繼續飛往墨西哥。
FBI雖然採取行動反制,但庫伯在飛往墨西哥途中,從俄勒岡州上空帶著贖款跳傘,從此音訊全無,成為FBI探員心中多年來的不解之謎。
美國聯邦調查局走過一世紀,將近半世紀(48年)都是一人獨攬大權,就是已故局長胡佛(J. Edgar Hoover)。
FBI成立於1908年,老羅斯福總統在任期間,當時只是美國司法部的一個調查小組,原名"調查局",規模很小,一直到1924年胡佛上任才越來越上軌道,日益壯大,1935年改稱"聯邦調查局"。
胡佛掌管FBI的48年期間,美國總共換了8位總統,包括小羅斯福、甘迺迪和詹森,或多或少都和胡佛有過衝突,但他就是有辦法挺了過來。
沒有誰敢叫他走人,因為沒人知道胡佛究竟握有自己哪些見不得人的把柄,胡佛因此被戲稱為美國的"地下總統"。他對甘迺迪兄弟與瑪麗蓮夢露緋聞的監控,拿來當作護身符的傳聞,更是聲名狼藉。
FBI雖然在胡佛的主導下漸漸成熟、壯大,不過為達目不擇手段的做法,也讓他飽受批評。例如,在1950和1960年代,FBI以追查共黨分子及同路人為名,滲透包括反越戰在內的民間團體,試圖掌握異議組織及人士的動向。不僅無辜老百姓被跟監,連總統都遭到監聽。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FB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