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還是抱怨:加國"社會主義"的醫療制度

今年以來,由於工作等原因,在加拿大的時間比較多一些。在中文網站和報紙上,在朋友們聚會的場合,經常聽到對加拿大醫療制度的不滿和抱怨。當然不單在華人 圈子裡,許多加拿大人都有抱怨,包括在國會、在政府內部和醫療系統內部。那些國會大廈的高深理論咱暫且不提,咱也不懂,單就圈內朋友們的一些抱怨,談一點 自己的感受。

加拿大具有世界一流的醫療設施和服務,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費醫療制度,我們工作、學習、移民到加拿大,都可以享受 到這優良的服務。按道理,我們應該感恩,但偏偏我們有許多的抱怨和不滿,而且我們有的抱怨和不滿,和其他的抱怨和不滿,有某些不同。比如我們看急診,沒有 得到緊急的救助;比如,我們預約醫生,有時候需要很長時間,等等,還有許多朋友抱怨,說加國不如美國,還有人說不如中國。那我要說,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走入了一些誤區。

或許我們習慣了國內的一站式醫療服務,或許我們習慣了過去隨時看醫生的權利,為什麼來到北美,我還要預約,還要等 待?人命關天,我等的起嗎?有的摔傷了手腕,鮮血直流,急診醫生置之不理;有的發高燒不退,預約醫生要兩個禮拜;有的發現囊腫,跑了幾家檢查診斷花費一個 多禮拜,然後轉專科醫生,還要再等一個月,,,,,,這,小病還不拖成大病,大病還不得等死不成?經常聽到做手術要排期幾個月到數年,甚至核磁共振檢查都 要等9個月等傳聞,幾乎震動了整個社會。

但是靜下心來,平心氣和地想想,這裡的醫院和急診,並不是為所有的病人設置的,是為最需要 的人們設置的;這裡的分工很明確,從家庭醫生、專科醫生、急診醫生、住院醫生以及各種檢驗科別,都有比較嚴格細膩的分工和合作,經過了多年的磨合和修正, 肯定也是更加有利於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當然,和我們在國內不一樣:所有的醫院,向所有的病人敞開,甚至所有的急診,都向所有的病人開放,即便無病呻 吟,欺騙組織開假假條,你都可以去看急診。

或許我們認為,只要我去急診,我就是急診,你就必須給我緊急救助,這也是我們在國內的習 慣。其實國內有的急診室也是人滿為患,而且國內的急診,雖然也有規定條件,但不是很嚴格,一般來說,來者不拒,醫院經費還不足呢。這裡面不合理的因素,我 們或許忽略了。在國內醫院的急診室裡,我看到最多的,是觀察室裡、走廊座椅上輸液的,大都是感冒發燒的,頭疼腦熱的,磕磕碰碰的,小病小災的,我不能說這 些不應該看急診、影響了突發事件和大病急病的救助,但是周邊腦溢血、心臟病等沒有及時救助死亡的、癱瘓在床的,怕是不在少數。

有些 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感冒發燒看急診,磕磕碰碰看急診,或許我們習以為常,但是一些老外們不這樣認為。我剛到美國工作那會兒,公司雇佣的市場經理是個土 生土長的老美,那時候太太孩子還沒有過來,我天天和他混在一起,長了不少見識。一般的頭痛發燒,他從來不去看醫生,超市買點非處方藥常備,就OK了,包括 磕磕碰碰,鮮血直流,我看到挺嚇人的,人家應對自如。打開急救箱,所有外傷止疼包紮材料,一應俱全,立即噴藥塗藥包紮自我處理,他告訴我,如果處理好 了,12個小時內不會感染,就不必看醫生,也不必吃消炎藥了。我問他為什麼不去看急診看醫生,他的一句話,至今刻骨銘心,那就是:「一點小病,不要去浪費 有限的社會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吧」。要知道,我們公司可是給員工買全保的。

記得兒子剛來美國,一次打球,把大拇指扭傷了,他看了 一下,說不要緊,立即用冰塊敷上,晚上又跑到我家裡,說要熱敷一下,我問為什麼,他說,先是冰塊敷上,防止毛細血管大面積破裂,不然會腫脹、發炎,現在雖 然不是很腫脹,但是肯定裡面還是有局部瘀血,所以會疼痛,無法活動,那麼再熱敷一下,就促使化解瘀血。我說要看醫生嗎,他堅決地說不用,果然,沒幾天就好 了。這件事情,給我印象很深刻。所以,我現在家裡或者車上或者外出,都會備有應急的消炎止疼噴劑、各種百多邦、乾冰等。上次北美大穿越途中,不慎被汽車擠 壓,嚴重傷了兩個手指頭,當時全紫了,立即一邊用冰塊敷上,一邊用消炎止疼噴劑噴上,由於處理及時,症狀馬上好轉,疼痛也能忍受了,不然十指連心,疼都要 疼死我了。雖然我買有保險,可以打911救治,但是一來「不要浪費有限的社會資源」,二來怕耽誤了大家的行程,其實如果不及時自我救助,怕是兩個手指甲肯 定保不住了,那個罪,我在國內曾經受過。過去了兩個多月了,指甲的瘀血還沒有褪去,但是已經不是問題了,這才發現,人年齡增長了,這指甲也張的慢了,呵 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