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都勾結誰了 證監會還有大老虎?(圖)


國開行副行長、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於6月8日晚被正式"雙規",原因與其多年來在證券市場的違規違法活動直接相關。由此,不禁讓許多人不約而同想起了那個掀起大波瀾的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王小石。

從實質上來說,王益還不如王小石,因為王小石下馬時為證監會現任官員,王益只是證監會前官員,最要命的是證監會裡還有許多大老虎沒有露出來,大家可以想想:以王益身份,王益勾結的都是證監會裡什麼樣人物呀?

2003 年11月,王小石在因為涉嫌受賄140萬元被北京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王的落網可謂是當年中國證券界最大的新聞。其後,媒體對於王案的報導使得股票發行審核背後的"潛規則"徹底曝光:擬上市公司通過所謂的"財經公關公司"為媒介,藉以結識證監會有關官員,從而獲得審批該公司上市資質的發審委專家名單,繼而開展"公關"活動,以便盡快順利實現上市"圈錢"的目標。其間,一家上市公司動用的所謂公關費用開支至少在百萬元之上。

為此,一向以"敢言"著稱的全國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兩會上提交建議,要求國家審計署會同中紀委、國家監察部對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歷屆委員進行責任審計。遺憾的是,洪代表建言卻石沉大海!王小石的落網雖然使得這一"潛規則"鏈條曝光,但是相關涉嫌人員的法律追究,卻到王本人之後就戛然而止了,由此留下了諸多的疑問和謎團。

然而,即便現在是王副主席落馬,事情也只是露了冰山一尖

市場人士反映,王益憑藉其深厚的人脈關係活躍於資本市場與證監會官員之間。據悉,廣發證券借殼的內幕交易、太平洋證券的蹊蹺上市等,都與王益頗有瓜葛。據悉,太平洋證券上市的程序問題,早在今年年初就被舉報至有關紀檢部門。而天津市順盈科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持太平洋證券原始股的1%。該公司註冊於 2001年,註冊時的法人代表即為王益胞弟王磊,後將主要股權轉讓至其胞妹王薇。今年2月,王益在國開行的一位前任秘書因受賄數萬元受到調查;3月底,王益的胞弟王磊就已經被"控制"。

話說回來,我們梳理中國證監會成立12年來涉案官員的相關資料,反腐敗打倒的幾乎都是蒼蠅或者是前高官,雖然掃興,說一說也許不是一點意思沒有。

其一:魯曉龍。1995年春節前後,山東泰安市先後有七八名廳局級幹部、20多名處級幹部被逮捕,原因都是泰山石油(000554)在1993年上市時引發的行賄受賄案件,其中一個受賄對象便是魯曉龍。 魯曉龍在1995年案發前擔任中國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其二:鐘志偉 。魯曉龍案發後不久,中國證監會上市部副處長鐘志偉又被逮捕,原因是接受了湖北一家上市企業的賄賂。鐘志偉是證監會上市部的一名副處長,平時的主要工作就是對發行上市企業的材料進行預審,並提出自己的意見,為終審做準備。

其三:高良玉。鐘志偉案後,中國證監會內部氣氛一度十分緊張,紀檢部門不斷開會要求加強對員工的教育。 但到1995年下半年,證監會紀檢部門又接到北京市檢察院的通知,時年30歲的發行部副處長高良玉涉嫌受賄。

其四:劉明。劉明,1994年進入中國證監會任發行部副主任,曾在國家科委火炬辦工作。 "劉明給人的感覺就是自來熟,跟誰都可以稱兄道弟,江湖氣息很重。"曾與劉明共事的證監會人士評價說。 1999年下半年,時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員辦主任的劉明,被要求接受中紀委調查。

其五:高勇。 連同王小石,中國證監會成立12年來共有三名幹部被逮捕,而其派出機構也有數人被捕,其中最大的案件就是2004年發生的高勇案。 2004年8月24日,新華社報導了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勇因涉嫌巨額受賄被檢察機關依法逮捕的消息。

其六:段素珍。2001年7月,太原市杏花嶺檢察院將收受賄賂,為他人亂批營業執照的中國證監會期貨處副處長、太原證券監管特派員段素珍正式批捕。

從證監會腐敗案例看,孳生罪惡的溫床原因之一,在於證監會監管尤其是制度與規則空前嚴重積弊和失職!業內分析判斷,2006年以來,證監會制定的新股發行方案完全是給那些機構、券商、貪官、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機構和券商能夠在申購新股時中籤,而能夠在申購新股時中籤的也就只有那些券商和機構。

按照證監會新制定的新股發行方案,如果沒有上千萬的資金去申購新股是很難中籤的。管理層的目的就是想把新股上市時的抄做空間和利潤完全都給了機構和券商。特別是大盤股,只要是在五個億以上的大盤股,新股還沒有發行就已經被戰略投資者拿走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而後在讓那些券商和機構以對新股詢價的方式在拿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而最後剩下的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還要讓那些券商和機構對新股進行不設資金上限的申購,這樣一來,全國八千萬股民要想在申購新股時中籤那可是和買體育彩票中500萬的概率差不多。於此,管理層這樣做不就是在愚弄全國上億股民!侵犯廣大股民的合法權益公平嗎 ?

關於監管問題,一般規定兩個漲停(10%)就要監管了,但是有的股票如"**ST長運"20多個漲停也沒有監管,還有很多例子,在這裡不一一例舉。關於"中國平安" 在內地發行價33.80元,而其他上市公司擁有"中國平安"的價錢卻低之又低,如"000751鋅業股份"以66.54元價錢賣出179.6萬股中國平安"回收1.195億元,減去成本250萬元,(每股成本1.392元)獲利潤1.17億元,尚有"中國平安"19.1萬股。因此,證監會要把這些事情向中國股民講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關於"太平保險"跌破發行價問題,30多億非流通股一下子解禁,原始股不到2元錢,流通股30多元,15倍的利潤。有人感慨:不賣才怪呢,賣盆湧現,股市不砸盆嗎?

在這裡,我們看到監管失控,再加腐敗無能,證監會裡怎能不出接二連三的敗類?!可以鐵板釘釘地斷言證監會裡還有許多大老虎沒有被打出來,這裡究竟是為什麼?億萬股民需要答案!(阿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