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的比較

2007年印度的人均GDP為714美元,中國為2034美元,好像中國廣大下層老百姓的生活應該比印度好,可是事實上卻正相反,印度這幾年表現的內需強勁,中國內需一直乏力,這一點連中國政府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為什麼呢?根本原因是中國特色的權力經濟中,官府及其官僚與依附於他們的利益階層拿走了GDP 80%以上的財富,而給中國打工者們剩下的僅僅12%不到,說得通俗點,中國老百姓根本沒有錢可花,所謂的創造了多少多少財富,只不過說明老百姓干的活多,被剝削的多而已,這就如同奴隸創造的財富增加了GDP,並不代表奴隸就有錢花,

而在印度的自由民主政治制/度下,保證了印度打工者的權力,印度的工會力量很大,通過集體談判從老闆和管理者手裡爭取到了極好的薪水和福利,從而導致印度打工者們爭取到了高達GDP 50%左右的工資性收入,也就是說印度老百姓擁有的社會財富比率比中國高整整4倍多,這自然導致印度老百姓有錢花,自然內需強勁,而中國老百姓要想獲得同樣的工資薪水收入,卻要多干4倍的活,能忍受這樣的剝削和壓榨確實是個磚制壓迫的奇蹟。大家可以算算 714美元X50%=307美元,而中國是 2034美元X12%=244美元,那個收入高,那個有內需,一目瞭然。

另外中國還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反福利制/度,不僅沒有福利,而且是反福利——不是通過福利縮小貧富懸殊,而是通過反福利加大貧富懸殊——越是有權有勢收入越高的人福利越好,比如市民比農民福利好,幹部比市民福利好。也就是說本來收入就夠低了,還通過反福利制/度讓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生活更沒有保障,醫療沒有保障,養老沒有保障,誰還敢花錢?所以說中國怎麼會有內需呢?而印度缺有真正的福利制/度,雖然福利不高,但畢竟不是反福利,本來印度老百姓的收入就高於中國,再加上一個搞福利,一個搞反福利,而且收入低的搞反福利的還要同時多干4倍的活,那個制度對老百姓有利!!!!

當然很多為磚制歌功頌德的會舉出很多例子來證明中國的人均GDP多麼多麼的高於印度,人均收入怎麼怎麼好於印度,可以他們就是不敢拿這個社會最多的人群——即下層的佔人口90%以上的打工者們的收入來給印度比,印度在經濟上一定程度的不如意,其實是來自於其一直在實行磚制的計畫經濟,現在印度開始搞自由市場經濟,所以這幾年經濟開始騰飛。

  雖然印度搞了很長時間的磚制經濟,經濟很長時間得不到發展,但是其政治上的民主,也讓印度老百姓受益匪淺,民主國家重法治,專/制國家重人治。民主與法制密不可分。在民主國家,公民權利受到高度保護,公民對他人和社會權利的尊重,也受到高度規範。在專/制國家,公民權利不受保護,公民對他人和社會權利也沒有尊重的習慣。人民權利輕易遭當權者踐踏,人與人之間、人民與政府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很容易相互冒犯。動亂和衝突便容易發生。

比較中國和印度,最能說明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度實行多D民主制/度,中國保持一D專/制體制。印度因而避免了那些發生在中國的種種慘禍:印度沒有出現諸如中國「大躍進」似的胡搞瞎鬧;印度沒有發生諸如中國因經濟崩潰而餓死數千萬人的慘劇;印度沒有上演諸如中國「文/革」大規模破壞文化文物、摧毀經濟教育、彼此羞辱仇殺的醜劇;印度沒有釀出諸如中國近二十年前的大屠殺;印度沒有發生諸如中供二十世紀末對某個千萬群體的群體滅絕……

這一切都是因為,印度擁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民主選/舉、和司法獨立,及其所有對權力構成監督與制衡的社會機制。事實證明,正是這類透明的社會機制,能夠有效緩解矛盾、化解衝突、平衡利益,從而保持社會穩定,並且也遏制了貧富懸殊。

不要在玩人均收入的把戲,要看打工者收入,不是包括官府的官僚和依附於官僚的既得利益群體的人均收入拿來吹噓。

1997 年至2005年,稅收平均增長率為16.5%,同期工資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3%,遠遠低於稅收增長率。如果從佔GDP總量的比率考慮,1997年至 2005年,稅收所佔GDP比率呈逐年穩步增長態勢,同期勞動者報酬所佔GDP的比例卻從11.9%降至10.8%。另外,同期企業營業餘額佔GDP比例也從21.9%增加到29.6%。可見這種GDP對佔這個社會90%以上的人,即打工者們有pi用,有的只不過是多干四倍的活而已。

而同時印度的勞動者報酬所佔GDP的比例卻高達GDP的50%左右。

2007 年印度的人均GDP為714美元,中國為2034美元,大家可以給打工者們算算收入(記住不是包括官府的官僚和依附於官僚的既得利益群體的人均收入) 714美元X50%=307美元,而中國是 2034美元X12%=244美元,那個有收入高,那個有內需,一目瞭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