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成第一缺糧大省 六成糧要從外地調配
由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2007年廣東農業農村經濟情況及2008年展望》(下稱《展望》)稱,廣東是缺糧大省,六成糧食要從外地調配,廣東全省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畝,是全國人均耕地的29%,遠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0.8畝的警戒線。糧食產需結構性短缺的局面將長期存在。近幾個月來,國際糧食價格一路飆高。在此背景下,世界銀行甚至警告說,鋻於糧食和能源價格達到連續六年來的最高點,墨西哥、葉門等33個對糧價上漲"最為脆弱"的國家可能面臨"社會動盪"。而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此輪米價風暴對中國影響並不會很大。然而,作為第一缺糧大省的廣東,能否較為平穩地渡過米價風暴卻依然備受界關注。
今年年初,中國、埃及、越南、印度等國通過關稅等手段釋放了收緊大米出口的信號,緊接著泰國大米出口價格出現暴漲,致使習慣吃泰國香米的香港人為此發愁。
由於近日香港米價暴漲,以及受到消費物價指數一直處於高位的綜合影響,使得少部分廣州市民有了"囤糧"的想法。在廣州某媒體工作的羅小姐說: 豬肉、牛奶、食用油都已經漲那麼多了,誰能保證下一個不會輪到大米呢?我還建議不少朋友這樣做。
廣東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4月8日,表示:"廣州市民急迫‘囤糧'其實沒有必要。況且香港搶米風潮已經穩定。目前廣東糧食儲備充足,可以保障供應,糧食價格總體平穩。"
儘管如此,這是否意味著目前廣東省的糧食供應不存在"隱患"呢?
糧食年缺口達2400萬噸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廣東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719.30萬畝,產量1284.6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5%和3.4%,糧食畝產345公斤,增加10公斤,實現了恢復性增產。
但《展望》卻對"恢復性增產"擔憂依舊,稱"雖然2007年全省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增產,但糧食供求突出的矛盾依然沒有改變,全省耕地資源短缺態勢不可逆轉,糧食生產受資源的約束不斷加大,糧食比較效益低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難度仍然不小。"
眾所周知,目前廣東是我國人多地少較為突出的省份,在作為糧食消費大省的同時,也成為了缺糧大省。4月2日,廣東省農業廳相關人士說:"近年來廣東糧食產量穩定在1400萬噸左右,廣東糧食自給率不足40%,這意味著六成糧食需要從湖南、江西、廣西、安徽等省區調配,年缺口達2400萬噸,因而是第一缺糧大省。而這個情況並沒有在改善,而是在加劇。"
人均耕地面積僅0.4畝
2007年,廣東省開平市炮製假材料非法批地近3萬畝案一經披露,震驚全國。
當地政府責任人擅自將集體農用地視作國有未利用地,化整為零後進行審批,再次給廣東的耕地保護工作敲響警鐘。《展望》稱:"(廣東要)切實穩定糧食生產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千方百計穩定糧食麵積。"
2007年末,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透露,全國耕地面積正越來越逼近18億畝"紅線"。徐紹史稱:"截止到2006年,全國的耕地面積為18億2700萬畝,人均只有1.39畝。"
而在2007年11月17日廣東省水利廳發表的相關資料中,廣東全省的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畝,是全國人均耕地的29%,遠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0.8畝的警戒線。
特別是2001年至2005年間,廣東省共減少耕地258.45萬畝,平均每年減少51.69萬畝。
3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廣東表示:"耕地持續減少,仍然令我國糧食安全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患之一。"而這亦成為廣東無法改善糧食自給的關鍵因素之一。
- 關鍵字搜索:
-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