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糧價問題現在顯然已成為我們經濟生活中如影隨形的一部分,也幾乎讓世界感覺到了不能承受 之重。但無論次貸危機或是糧價問題,都是人們咎由自取,次貸危機來自人們缺乏風險控制意識,而糧價問題 的禍根則是人們不懂居安思危,低儲備、高消耗,導致 糧價居高不下。此刻人們當深刻反思,千萬別忘了老祖宗們的耳提面命。
自去年爆發以來,次貸捅出的「黑洞」正越來越大。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MF)8日在華盛頓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預計 ,美國次貸危機將給全球帶來高達9450億美元的損失。
次貸危機削弱了重要金融機構的資本和融資能力,增加了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全球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嚴重的資本和信心危機,而金融問題導致的信貸緊縮將影響經濟增長和就業,拖累宏觀經濟。
與此同時,不斷飆升的糧食價格也讓世界感到了切膚之痛。從2007年年中至今,全球糧價已經大漲了約 40%。糧價大漲不但讓發達國家頭痛,對一些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而言,就更意味著一場災難。
在一些地方,糧食問題已經造成了政治和社會問題 ,比如海地。為抗議國內食品價格上漲,部分飢餓的海地貧民 8日衝擊了首都太子港的總統府,抗議者當日還襲擊了一處市場,而示威活動也幾乎演變成為搶劫。
無論是次貸危機還是糧價問題,幾乎都讓目前的世 界體驗著一場被動盪、不確定包圍的悲情劇,那就是「 次貸可能嚴重侵蝕全球金融體系的根基,而糧食問題更關乎民生」,畢竟,油價漲了人們可以不開汽車,而如果高糧價讓人挨餓,卻可能是致命的。
某種程度上,雖然引發糧價上漲的原因更為複雜, 比如全球需求的上升、氣候原因導致的糧食欠收、人們 對於生物能源的渴求等等,但與次貸危機帶給我們的警示一樣,人們在災難降臨之前,是否都太掉以輕心了?
在剛開始發生時,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次貸引起的連 鎖反應會如此嚴重,其實從根本上而言,次貸危機的發 生也與人們缺乏必要的風險控制意識有關。而在糧食問題上,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低儲備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導致糧荒頻發和糧價高企的禍根。
一個有意思的事實是,冷戰期間全球大規模糧食危機僅發生過一次,而冷戰後,卻已發生了多次。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因為「冷戰」更容易讓敵對陣營各國為確保糧食安全未雨綢繆,大量囤積儲備糧。而冷戰一過, 諸國普遍放鬆警惕,覺得再無必要大規模備糧備荒。
如果從以上角度反思問題,那麼就必須提一提中國人的幾句老話。比如《左傳》所謂「思則有備,有備無 患」,孔子主張「安而不忘危」,孟子也說「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而目前的危機也再次提醒人們,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隨時警惕危難的徵兆,並預先備好 應對的方案,才是預防一些危機發生的有效之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次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