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菲特在公布威廉亚洲官网 的致波克夏股東信,信中揭示極多重要的投資理念,這是你在眾多媒體報導中,難得一窺的巴菲特投資思維。
打破一般人眼鏡的是,巴菲特在這份年報中,對於去年影響金融市場甚鉅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幾乎是隻字未提。而許多媒體大幅報導、巴菲特對於美國景氣的看法,在原文中也僅佔極小篇幅。反而是巴菲特以相當多的精力,寫出他認為值得投資的企業,應該具備哪些特質、而他又用哪些衡量依據,加以檢視。顯見巴菲特的關注焦點,仍然放在企業的特質本質、而非金融面的動盪。這些內在思維的論述皆相當精彩,頗值得長期投資者詳加閱讀和瞭解。
■ 巴菲特分析投資中的"上駟、中駟、下駟"
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濱,曾在馬賽中以"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分析戰略,為將軍田忌贏得勝利。巴菲特則在今年的股東信,將企業分為"絕佳"、"良好"、"最差"三個等級,與孫臏的分析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在順勢往下閱讀前,要先留意的是,巴菲特撰寫股東信,是以"資本家"、而非"股票交易者"的觀點,來看待這些企業的投資價值,所評估的標準,在於長期的"資本運用率"、而非短期的股價報酬。
什麼是巴菲特所認為的"絕佳企業"呢?他指出,這些企業必須具備經的起時間考驗的護城河,確保優異的投入資本報酬率。例如低成本製造商(蓋可、好市多),或是擁有強大全球性品牌的企業(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皆在此列。
所謂"經得起時間考驗",幾乎相當程度是將那些經常面臨典範轉移、既新又炫的產業排除在外。原因在於此一"創造性破壞",將可能使企業今天所構建的護城河,明天一覺醒來,消失殆盡,這對長期投資者而言,風險實在太高。
■ 普通產業裡,也有黃金級黑馬
有人迷戀高成長性的企業、產業,想在下一波浪潮來臨之時、緊緊抓牢趨勢,對此,巴菲特有不同見解。
有長期競爭優勢、搭配高成長,固然好,但就算產業缺乏成長性、也很值得投資,若是可將豐厚的盈餘,轉投資其他事業,這樣的企業將帶來許多令人驚喜的成長。喜事糖果(See's Candy),正是個中翹楚。
透過股東信可以發現,波克夏自1972年購入該公司,其產量的年長率雖不甚亮眼,僅2%而已,然而喜事糖果的盈餘卻不斷成長。多年來,波克夏僅增加3200萬美元的投資,其盈餘卻從500萬美元一路成長到8200萬美元。嘉鼎的研究人員討論股東信時粗估,這相當於巴菲特以3200萬美元的投入,帶來約1.5億美元的價值(以資金成本約5%估算)。反觀其他企業,若要創造如此規模的盈餘成長,可能需要投入約4億元的資本。巴菲特認為,像喜事這種"持續創造盈餘成長,又不需要大量資本挹注"的企業,對股東來說,是絕佳的投資。
■ 良好企業:"投入多、才能賺得多"
那麼,什麼是"良好的企業"呢?就是同樣具備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競爭優勢、但經濟特質並不那麼出色的企業。巴菲特舉波克夏旗下一家航安飛行訓練公司(FlightSafety)為例,該公司稅前盈餘較1996年增加了1.59億,但波克夏的再投資金額則達5.09億,成果固然不錯,但相較於"絕佳企業",就遜色不少。
良好企業為什麼在資本運用率上,不如絕佳企業?其共通的特性為何?深入來看,航安飛行訓練公司必須不斷購置新型飛機的模擬器,資本支出高;或像國內的高科技晶圓代工廠,必須不斷更新製程所需的設備、廠房;或者藍光技術(blu-ray)出現,國內的光碟製造廠就必須花費極高昂的資本再投入、取得入場門票,參加下一輪賽局......凡此種種,就巴菲特"資本報酬率"的觀點來說,這類企業,其特性都在於需要不斷的"投入多、才能賺得多"。
這也還算良好。而最差的事業,巴菲特認為,莫過於要投入大量資本、才能快速成長、卻又難有獲利、甚至無利可圖者,航空業就是其中一種。巴菲特舉自己買進美國航空股權的經驗,慶幸自己還能獲利出場,因為在他賣出後的10年間,該公司宣布破產,而且不只一次!
■ 不以特定年度的股價變化,衡量事業投資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巴菲特所舉的企業,多是已收編至波克夏旗下的事業體,已無市場股價波動,當然可以老神在在、將焦點放在‘經濟特質'呀!?"。此言差矣!事實上,巴菲特對於旗下事業、或仍在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持股(如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寶鹼、富國銀行),都是秉持"事業投資"的一貫原則。
看看巴菲特是怎麼說的。他在股東信"投資"部分特別強調,不會以特定年度的市價變化,作為衡量投資標的表現的依據,而是使用兩種方法,來檢視其投資的進程。第一個考驗,是在產業現況許可下,在盈餘上是否有所進展。第二個方法則較為主觀,就是觀察之前提到的"護城河",意即擁有競爭對手難以克服的競爭優勢。巴菲特認為,其四大持股,全都高分過關(即使富國銀行受到房地產泡沫化影響,每股盈餘出現小幅衰退,但巴菲特認為其內在價值仍有些微增加)。顯見無論是旗下事業體、或主要持股,巴菲特關注的焦點,都在於長期經濟價值,而正這是巴菲特能脫離一般交易者關注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
■ 派對已經結束!?
許多人透過媒體報導,看到巴菲特在股東信希望大家不要對波克夏期望太高、甚至指出"派對已經結束"等言詞,而對未來的投資前景感到信心不足。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巴菲特為了讓波克夏的股價和內在價值能貼近、不要被過度炒作,長年來皆極力避免於被市場投機性資金盯上,因此經常會出面"降溫"、"降低期望"。這是巴菲特期望投資者保持冷靜理性的一貫訴求,無須過度解讀,反而是巴菲特對於其資產配置的看法,值得留意。
■ 美國,永遠是波克夏成長的主引擎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強調,儘管波克夏將持續擴展直接、及間接來自於外國貨幣的企業盈餘,持續收購各國企業的股權,即使如此,波克夏的資產及盈餘還是會集中在美國(Even if we are successful, however, our assets and earnings will always be concentrated in the U.S.),原因在於,"美國的法規、市場經濟制度、對菁英人才的重視,"是巴菲特看重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顯見即使不看好美國整體經濟,但對於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仍深具信心。對於歷經次級房貸風暴後、正在思考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而言,巴菲特的觀點是極佳的晨鐘暮鼓。
而受到次級房貸波急的房地產業方面,巴菲特認為,儘管2008年住宅不動產交易減緩的景況可能將延續,但仍將持續利用此價格低廉之良機,逢低收購體質良好的不動產仲介事業。
巴菲特歷年發表的致股東信,皆隱藏了一個重大的玄機:其真實身份,並非"股神"。
巴菲特在日前公布了致波克夏的股東信,再加上《福布斯》雜誌公布巴菲特以620億的身價規模,擠下蟬連多年的比爾蓋茲,再登首富。巴菲特的注目度,頓時大幅提升。
歷年來,由巴菲特親筆撰寫、致波克夏投資公司股東的信函,向來是瞭解巴菲特的最佳方式,也是所有對於資本管理有興趣的個人投資者和企業家,極佳的參考教材。
今年的股東信,已有報章媒體做了多數的重點摘要。但我將從極為殊異的角度,切入解讀,在往後的專欄內容中,陸續與大家交流、探討。
首先要直擊的觀念就是,巴菲特的真實身份,並非"股神",這是在透析巴菲特財富成長軌跡時,最重要的觀點之一。這一點若先沒有清楚的認識,對於閱讀股東信、甚至理解巴菲特的投資概念,可能都會限於片面的理解。
■ 放棄炒股,才開始累積巨大財富
巴菲特在年輕時,的確是炒過股,但稱不上股"神"。並且,真正讓巴菲特累積巨大財富的,並非是巴菲特在炒股技巧的逐漸精熟,反而是在於巴菲特與之漸行漸遠、徹底放棄了之後。
巴菲特39歲時,毅然決然解散了原先的以股票買賣、套利交易為主的合夥投資事業(甚至他也曾經發起類似臺灣委託書大戰那樣的手法,來影響公司決策),而將全部金力投入波克夏控股公司的運作。
至此,巴菲特放下"金融交易者"的身份,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身價不是以"股票交易買賣"組成、而是由企業價值成長累積的道路。並且,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近幾年,波克夏的成長動力,已有結構性的改變。
怎麼說呢?翻開巴菲特今年的致股東信,可以發現,自1993年到2007年,波克夏每股投資的複合年成長率為14.3%,逐步下降;然而在每股盈餘方面,卻由1965-2006年的17.9%,上升至近年的23.5%。傳統的"有價證券投資"也不再位居要角,取而代之的是"收購及經營權的取得",後者的成長,近幾年較前者高出許多。
■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資本配置
巴菲特在過去的股東信提及一個重點的見解:他在波克夏集團內的定位,是完全放手讓旗下事業的經理人來表現,他只擔任激勵、塑造及加強企業文化,以及最重要的,資本配置方面的工作。由股東信中細細探究巴菲特的思維,可以發現,巴菲特的思考、格局、下筆的語氣,都不是一個"股神",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企業家"、"資本家":挹注長期資本到企業個體。取決的條件,在於企業經營團隊、長期產業生態、安全程度的考量,而不在華爾街氣氛或量價技術面。
尤其,巴菲特對波克夏集團挹注長期資本企業經理人,像是奇異的伊梅特(Jeff Immelt)、及富國銀行的柯塞維奇(Dick Kovacecich)...等,展現出的讚賞、那種對於"人"的信賴和欣賞的氣度和風範,在其親筆撰寫的股東信中,表露無遺。對於人、以及人與人之間合作所創造出來的無限潛能的重視,這是巴菲特與一般金融交易者截然不同的差異,也是資本管理的真意。
真要細究巴菲特的投資方式,那麼,讓波克夏近幾年的滾雪球般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巴菲特的"事業投資",而非偶爾為之、小試伸手的"財務投資"(如中國石油、外匯差價的操作)
■ 跳脫"金融交易者"的自我限制
你可能會有疑問,若不靠買賣股票獲利,巴菲特的身價是如何成長的?關鍵字在於"資本"和"企業"。
如前所述,巴菲特在波克集團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於對旗下企業做出最妥善的"資本配置",使其在充分信賴和長期無虞的資本挹注之下,有充分發展空間。隨著資本挹注的企業的不斷成長,巴菲特的身價不斷提升。
此一認知,極為重要。原因在於有人認為,所謂投資,就是要有手邊持有變現之後的現金,才算"入袋為安"。這樣的認知,等於是戴上了"巴菲特是因為操作功力一流,極少誤判,所以能成為世界首富"的鏡片來觀察他,很容易陷入一種不切實際的迷思,認為"透過不斷買賣股票,換取現金,就能致富",這是"金融交易者"的思維。
"金融交易者"和"資本家、企業家"心態的不同,在投資的企業遭逢困境時,最能展露。巴菲特旗下的企業,並非一路風平浪靜。例如,大家記憶猶新、9-11事件中,被兩架客機衝進、轟然倒塌的雙塔大樓,就是由波克夏集團的保險公司承保。一般"金融交易者"在標的面臨此一重大事件,必然是想在第一時間力求停損、脫手。但若是抱持著資本家的思維,就能將一般只看到"操作失利"、"市場看衰"的侷限,成功轉化為"旗下企業受到挑戰、應予以妥善的資本配置"的氣魄。
回過頭,想想自己,即使手邊的現金能轉化為"資本"不多,或是掌握的投資組合不若波克夏控股公司那般龐大,那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在於氣度、在於視野,當你能以一個資本家的高度,看待你的投資組合如同控股公司,只挹注資本到你清楚認識、有心與之共存共榮的企業,那麼,你將在往後的財富之路,展現完全不同的思維格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全球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