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洪劫與新生(二)
(接前文)在本期人類文明中,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初期都是信神的,都有一個有關自己民族來源的記載和傳說。人是在神的照看下走到今天的。人們對造下自己生命的神是充滿了永遠的尊崇和敬畏的。雖然在人們的傳說、記載中,神們的差異很大,但是,神,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創造者。同樣,所有文化的最本源又都指向神。神離我們很遠,他在另外的空間;神又離我們很近,因為各個空間都是相通的。神無時無刻不在關照著我們,根基好的人可以看的見,即使看不見,很多人在心中也是信神的,因為人都有明白的一面。所以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歷史文化中都有相關的神的記載。
中國傳統文化中,每逢遭遇天災,除了祈求上天的庇護外,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皇帝也要下"罪己詔"。據殷商史書上記載,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在位時,因久旱無雨,作為一國之君的成湯就沐浴齋戒,在桑林曠野中向神禱告,並深刻反省自己的執政過失,結果天上降下大雨。這種中華民族傳統在臺灣被保留下來,至今未變。臺灣總統及各地縣、市首長到廟宇上香跪拜,祈神保佑國泰民安。
其實這不止是中國人的傳統,凡是上天眷顧的地方都存在,也都發生過神跡。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州長桑尼•普度率領眾官員與宗教界領袖約二百五十人,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聚集在州政府大廈外的廣場舉行祈雨禱告。州長及眾人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十四日晚上喬州乾旱地區降下暴雨。一九八六年喬州也曾發生大旱,當時的州長哈瑞斯率領大眾在衛理公會教堂舉行祈雨禮拜,結果真的天降甘霖。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神慈悲於人,人也要對神真誠的信奉。神在洪觀上看護著人,神傳給人文化的目的有兩個:讓人們在信神的過程中,根據經書可以有法可依、有道可循,從而修煉返回去;再一個就是對社會的道德起著穩定的作用,因為信神的人一定會按照神的旨意去規範自己的言行的。
二、陰陽五行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
中國古代的科學是針對人體、生命、時空、宇宙去研究的,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是系統的。"天人合一"的理念非常的正確。對生命個體的研究也是把人當成一個小宇宙進行研究的,而且,時空對人生命的影響和作用也基本被古人揭示出來了。甚至在對國家的治理和社會倫理道德的培育上,也都摻進了這種思想。
傳統文化是直接針對人體和宇宙去研究的,而且不像現在科學那樣借現代化的設備才能對宇宙有一點表層的瞭解。古人的研究更直接,更具有層次性、整體性、系統性;更微觀,也更洪觀。是把自身和宇宙溶為一體的,可直接對宇宙或自身進行研究,所以把握性更強、更准,完全超越於人的感官認知。他們無需藉助外物,全憑自身的特殊能力。而這些特殊的功能是人與生俱來的,是先天的,是秉承著宇宙中最原始精妙的東西作用於人的。即使今天,修煉有素的人都明白,人在"定"中、或在特殊狀態下"感悟"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科學,放到今天說,就是最具科學價值的。那麼,當這些人把自己所認識的整理出來後,不就是科學嗎?當然這裡面也都有神的旨意,不是人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人類的歷史也是有規律的。
《黃帝內經》中有一段話。"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就是:"黃帝問岐伯:是天在上,地在下嗎?岐伯回答說:地在人之下,存在於太空之中。黃帝又問:為什麼可以這樣呢?岐伯回答說:因為有大氣把它托起。"幾千年前,我們華夏民族的先知就已經通過修煉洞悉了宇宙。古人對人體、生命、時空、宇宙的認識是超越於現代科學的。
現代科學對"陰陽"的認識遠不及古人認識的全面而系統。陰陽魚的模型在人間的體現已具有極高的哲學內涵;其實,對於修煉人來講,它貫穿著很多的空間,是宇宙法理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人世間,一對陰陽概括盡了一切。往上深究下去,陰陽的產生,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宇宙產生的過程已經得到了高度抽象而準確的描述。拓展開來,五行八卦,能把事物的發展、狀態、特性,甚至未來做出徹底而詳盡的解讀。所以這種把宇宙、自然、社會、人體必然聯繫的至理積澱成的人的思想,是來自於"天"的,來自於神的。神予人這樣的思想也讓人和宇宙具有了相應程度的和諧。神造了人之後,也在培育著人的思想,這是整個宇宙機制的一部分。
五行不只是就陰陽作了進一步的闡釋,是事物廣泛聯繫和平衡制約的一種系統表達,五行對事物的本源、宇宙的本源及相互關係還進行了準確和透徹的詮釋。雖然,現代科學就宇宙的構成、物質的成份已作了相當成度的研究,從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一直到夸克、中微子,化學的"元素週期表"也相當的詳盡,可中國的傳統科學只用了"五行"的學說就把宇宙的構成說盡了:五行構成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現在不是有人把各種元素按照五行進行了分類嗎?和五行完全一致。金、木、水、火、土概括了一切物質的特性。純樸的古人是智慧的。越是顯露出先天本性的人越智慧,修煉界講就是有慧根。
(待續)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