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看春晚
中國人好大喜功的毛病,結合過度闡釋的心態,導致後毛澤東時代,仍然喜歡以運動、集體的方式對一些屬於個人自由範疇的事物發出呼籲或倡議-----由凌滄洲、裴鈺、孔慧、黃梓峰、朦昧聯手推出的《新春節文化宣言》1月15日在網上曝光,在宣言中,五位學者反對春節聯歡晚會這種電視偽民俗,認為正是春節晚會這種工具化的方式,扭曲了春節這個人類文明節日的純樸和自由,褻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提出抵制"春晚"陋習,春節文化應當多元化。
應該說,五學者的本意是良好的。但是,卻不能不讓人想起貽笑大方的十博士呼籲抵制聖誕、名校大學生聯名抵制《色•戒》等等下流的荒誕劇。號召過什麼節、看什麼節目,與自由民主或人權方面的呼籲、倡議是有本質區別的:前者是過去獨裁心態的投射,後者是對自由空間繼續擴大的渴望。
我厭惡泛政治化的春晚,但不喜歡動輒以聯名宣言的方式予以抵制。這確實是一種下流的文化,但言論自由,情色文學尚且有一席之地,春晚再爛,一些老年人只是圖個熱鬧、喜慶,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很少看電視,春晚也早就不看,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看或不看的自由。我不看,首先是因為春晚經常政治不正確:
去年,在酒桌上瞟了一眼春晚,是個小品《送禮》。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在全球華人闔家團圓的時候,用這種令人噁心的方式諷刺平民百姓。送禮,為什麼送禮?不是沒辦法嗎?不敢諷刺當官的,就拿草民開刀,這就和諧了?穩定了?多少年沒看春晚,一不留神瞅一眼也像吃了只蒼蠅。
小品和相聲做為春晚的重頭戲,水平江河日下,這也是禁區,那也非常敏感,只能用草民祭刀:要麼拿弱勢群體的身體缺陷(口吃、身體傷殘)開涮,要麼就互相貶損,趣味低級。中國偉大的針對權貴的諷刺文化的傳統,被體制的黑洞吞噬得無影無蹤。
在罕見的冰雪天氣襲擊南方,造成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今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彩排中竟然出現了一句"南方春意盎然",人神共憤!壓力之下,春晚劇組表示:原本想以小品形式體現雪災場景,但時間太緊,最終決定採用詩歌朗誦,突出"大雪無情人有情"的主題。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可供操作的絕佳題材汗牛充棟。以周老虎為原型的話劇已經出臺,但這樣的東東想必是上不了春晚的;有史以來最牛的"二奶" 劉倩,公開與中共政權叫板,搭救被雙規的貪官情夫姚傳銳,當然也不可能出現;在今年14省7786.2萬人受災,不少地區大面積停電,全國電煤庫存不足6 天的情況下,四川自貢市區間歇停電,而在城郊和農村則是大面積整個星期停電,但自貢還是準備讓"奧運聖火點亮百年燈城"為主題的燈會開上150天,活脫脫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現代版----以此為小品的題材,絕對火爆螢屏,但鐵定上不了春晚!
說到詩歌朗誦,還有比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值得人們深思的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為什
來源: 博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x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