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金門的印象,不外戰地、高粱酒、炮彈鋼刀;不然還玩什麼?從明朝以來,一頁頁傳奇被流傳著,是真?似謎?帶你去追尋...
很少人知道,曾創作「錯誤」、「偈」等著名詩作的詩人鄭愁予,是鄭成功第15代子孫。詩人從小在北京長大,後來旅居美國,晚年卻回到金門,回到先祖曾經叱的海域。
鄭成功於1661年從金門揮軍臺灣,1683年康熙在平臺之後,把鄭氏一族遷到北京就近看管,300多年後,身為鄭氏後人的鄭愁予,繞了地球一圈又回到金門。歷史的遊子,最終還是回到先祖的故土,為金門添了另一段傳奇。
微醺...在山頭舉(缶尊)臨風
飲者乃有仙者之姿
豪興起時,大口吞浪如鯨之嘯海
當懷思遠人,就閉目坐定
輕啜芳洌猶吻之沾唇
∼∼鄭愁予/飲酒金門行
金門這個懸峙在福建九龍江外的島嶼,從明朝以來,一直扮演著中國與東南亞交流樞紐的角色,600多年來,它像一塊磁鐵,吸引了各路英雄豪傑在此聚了又散,為島上留下無數傳奇。
其中的一個傳奇,是關於明末鄭氏的故事。鄭成功父子曾經以金門為根據地,稱霸東南海域,甚至為臺灣驅逐了荷蘭人。現在就讓鄭成功直系後代,知名詩人鄭愁予帶我們回到金門,探索「謎樣金門」。
明朝老街
臺灣號稱400年歷史,但在金門,臺灣算是小老弟,它的開發可遠推到晉朝,而且到明朝時,這裡就已有相當繁榮的市街。金城北門附近就有一條明朝老街,百餘公尺的石板路,號稱已有600年歷史。踩在600年前老街上,想想臺灣,當時還是個梅花鹿亂竄的化外之地呢。
鄭成功羿棋處
歷史課本上念過,鄭成功是從金門、廈門起家的,金門易守難攻,更是他反清復明大業的根據地,所以鄭氏在島上留下不少遺蹟,也創造不少傳奇。傳說他常在太武山上一面下棋,一面思索用兵。
現在登上太武山,仍然可看到昔日鄭成功下棋的大石,想像他懷著國仇家恨(鄭氏祖墳被掘、父親鄭芝龍被殺),遠望大陸的心情。
料羅灣
金門島南方有一片廣大的海灣,沙白水清,往昔是海盜走私的天堂。鄭成功在攻打臺灣之前,曾在此集結水師,當時海上戰船雲集的盛況,以及鄭氏要一舉攻下臺灣的決心,即使到了今天,想來仍讓人震撼。
斗門古道
現在爬太武山,都是從玉章路牌樓進出;但在古早以前,金門人要登太武山只有從金沙的斗門村,走古道往上攀至鄭成功弈棋處,坡度雖然較陡,但路程較短,而且沿途花木扶疏,展望非常好。接上往海印寺、毋忘在莒的玉章路,全程約1小時,充滿思古幽情。
水頭金水國小
金門歷經清朝海禁和民初的戰亂,居民謀生不易的情況下,大多轉往南洋發展,經商有成後,紛紛返鄉興建大厝,或捐助故鄉興學,水頭的金水國小就是這類僑鄉文化的代表。從這裡也能窺見金門人離鄉的無奈和愛鄉的情懷。
黃永遷兄弟洋樓
水頭聚落以黃氏為主,村民大多前往印度尼西亞謀生,僑資所建的屋子也融入了殖民地風格,用色鮮艷、中西合璧,有的甚至採用巴洛克式裝飾,只不過把天使換成童子,把獅子換成哈巴狗,在傳統的馬背燕尾古厝群中形成有趣對比。黃永遷洋樓是其中代表。
建功嶼
位於浯江口外的建功嶼,是一座退潮時才能步行登上的小島,因為地形險要,國軍曾在此設據點;不過更早時,這裡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保守的金門人曾把痲瘋病人送到這個小島上自生自滅,所以它又叫「骯髒島」。現在看起來,綠意盎然的它有如海上仙山,一點都不骯髒。
蔡氏家廟
家廟宗祠是金門傳統聚落的生活中心,扮演著封建社會的權威和秩序維護者,直到今天,每逢春、秋兩祭,村中長老(金門人稱「老大」)還是要在家廟舉行祭典。
金門家廟中,瓊林的蔡氏家廟是代表作,廟中有6塊進士匾額,代表歷代蔡氏子孫在科舉中的輝煌成績。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探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