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本成功攔截導彈,震撼北京

 2007-12-20 13: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7日中午日本成功進行了導彈攔截試驗。世界日報消息稱,路透社發自華府的報導指出,美、日導彈合作激怒北京。中國擔心一旦使用武力統一臺灣,此種合作可能幫助美國協防臺灣。

自朝鮮1998年8月31日發射大浦洞一型導彈飛越日本上空以來,美日導彈防禦關係大幅加強。密切觀察這次演習的知名鼓吹導彈防禦專家艾利森(Riki Ellison)說,攔截到與朝鮮導彈速度、大小相彷的標靶導彈,"日本證明它有能力防禦朝鮮導彈來襲,捍衛國家"。

BBC中文網說,東京將正式啟動其導彈防禦計畫,或引起東亞局勢緊張。 此前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的導彈部署和陸海軍事演習,突出了該國與鄰國朝鮮和中國的導彈競賽。 BBC駐東京記者霍格報導說,這次試射在加強美日安保盟友關係之餘,也可能引起中國的憂慮。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希望日方有關舉動,能夠有利於增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國際媒體指出,美日兩國間的軍事合作日趨密切,為台海危機做準備的意圖十分明顯。對此,秦剛說他不願對此表示意見,但他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中國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插手臺灣事務。

臺灣的國防大學前戰略學部副主任扶臺興指出,美國為防堵中國,日本是其東亞部署的最重要環節,標準三型導彈屬於威廉亚洲官网 反導彈,不輕易輸出,足見美國支持日本的程度。再者,他瞭解到美國近期對臺灣可靠度,普遍產生懷疑,也逼使美國必須加重放在日本的籌碼。

不具現實意義?

據日本共同社12月18日電,日本防衛省當地時間17日中午在美國夏威夷可愛島海域進行了導彈攔截試驗,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護衛艦發射的"標準3"(SM3)型攔截導彈將一枚模擬彈道導彈成功擊落。美方強烈期待今後能與日本共同運用導彈防禦系統,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應則較為平淡。日本政府有關集體自衛權的討論目前被束之高閣,這給日美同盟的此次"表演"投下了陰影。

海上自衛隊官員在試驗前表示"絕對不可以失敗"。正如另一名官員所說,防衛省受前事務次官守屋武昌腐敗事件等諸多醜聞的困擾,試驗成功是"最近唯一的積極話題"。

儘管有美軍的強力後援,攔截彈頭分離型模擬導彈仍具有很高難度。美方人員報告命中目標之後,在監視器前關注試驗的海自官員們發出了歡呼。一名官員迅速告知日本媒體"成功了",流露出卸下重擔後的輕鬆表情。

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亨利·奧柏林在試驗結束後與日本副防衛相江渡聰德緊緊握手,並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生活在彈道導彈擴散的危險世界中。試驗成功對於兩國來說都是巨大成果"。

美方通過各種渠道強調是此次試驗是日美兩國的合作。在夏威夷美國海軍基地接受採訪的海軍中校布拉德·庫珀表示,"所有的試驗結果都將用於兩國今後的導彈防禦計畫。此次也不例外",並稱"與盟國日本一同運用導彈防禦系統極為重要"。

庫珀還讓日本媒體登上自己任艦長的宙斯盾驅逐艦"拉塞爾"號,甚至公開了平時閒人免進的作戰信息中心(CIC),顯示出了對日方的期待。

另一方面,日方則為避免此次試驗被指責為與美軍一體行使集體自衛權而絞盡了腦汁。海自官員在試驗前斷言"將使用自己的宙斯盾系統進行攔截。不準備與美艦共享情報"。

但是,試驗所用的"SM3"導彈為美國製造,捕捉目標導彈飛行軌跡的也是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如果不依賴美國的技術和情報,日本的導彈防禦系統顯然無法發揮作用。美國今後勢必將更強烈地要求日本允許使用集體自衛權,攔截攻擊美國的導彈。

去年12月,時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幫辦的理查德·勞利斯對日本的態度表示出強烈不滿,稱"如果導彈的目標明顯是美國,日本有能力攔截卻不攔截,那簡直是瘋子"。

日本政府組織了有關集體自衛權的有識之士會議,討論是否能夠"攔截攻擊美國的導彈"等問題,原計畫於今年11月匯總報告。但是,對行使集體自衛權持積極態度的前首相安倍晉三突然辭職後,福田康夫首相尚未召開過該會議。

福田對行使集體自衛權持謹慎態度,政府高官也認為攔截攻擊美國的彈道不具現實意義。雖然建設導彈防禦系統並不意味著政府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但照此下去,有可能發展為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形成攔截襲美導彈的態勢。在實際部署海上導彈攔截系統前,日本政府將面臨重大決斷。

 一讀者推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