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情書》來為一代人確認感情的寄託支柱,2007年我想也是時候要尋找新的替代品,為年青觀眾去譜寫心曲。而導演新海誠的動畫《秒速5厘米》,我認為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新海誠捕捉到櫻花美學的不可再現性。
日本一向對初戀純美的捕捉別具一手,岩井俊二的《情書》也絕非憑空而來,他在帶奧菜惠出道的《煙花》中,早已說明連小學生迷糊不清的傾慕感覺,都同樣可以拍得如詩如畫。
導演新海誠。
《秒速5厘米》同樣對影像極為敏感,而且可說是MTV美學的高手──請不要誤會,一般而言稱呼導演為MTV高手,大抵都是貶多於褒。不過今次我真的由衷佩服新海誠的細緻,當然山崎正義的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原是他的一首舊歌)絕對功不可沒:「旅途上的小店 報紙上的角落明知道妳不可能出現」,又或是「等待電車通過的平交道明知道妳不可能出現」等等,均一矢中的捕捉到櫻花美學的不可再現性,而且更與電影中核心的交通工具美學互相緊扣。
事實上,我所指它的 MTV美學,並非指第三話《秒速5厘米》中的MTV片段,而是第一話《櫻花抄》中,一邊以主題曲的音樂墊底,然後一直由男主角在火車上作喃喃獨白。友人說那令她勾起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的《戀人絮語》(A Lover's Discourse)的印象。我想那肯定是淺易版,也唯其如此,所以背後那份MTV震撼力才遽然而發──MTV美學一定與思考性無涉,那是一重直觀的體認,在腦海的多重感官奮張下,令人無力抵擋。
日本一向對初戀純美的捕捉別具一手。
「櫻花抄」中運用的正是一種等待的MTV美學,MTV一向是滿溢為目的,但導演卻一次又一次的作延緩處理,用詩化的念白來延長觀眾的心理時間,於是那好像永不到站的車程,恰好同時在折磨及打擊我們的期待。
當然櫔木的想像也是一大賣點──新海誠選擇明裡的遷居地其實並不遠,那仍屬關東的一個縣份。因此,貴樹的渴求才可以更加強化那種可望而不可即──不少友人都以為兩人遙隔南北,身處天涯海角,於是才好像有牛郎織女的嘆喟。其實在貴樹仍未遷往鹿兒島前,兩人不過近在咫尺。但不要忘記他們不過是初中學生,也因而令到本來不成問題的空間距離,轉化成好像有萬丈阻隔的心理距離。
想說的還有很多很多,有機會再談。
視頻:《秒速5厘米》MV --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来源:
新海誠捕捉到櫻花美學的不可再現性。
日本一向對初戀純美的捕捉別具一手,岩井俊二的《情書》也絕非憑空而來,他在帶奧菜惠出道的《煙花》中,早已說明連小學生迷糊不清的傾慕感覺,都同樣可以拍得如詩如畫。
導演新海誠。
《秒速5厘米》同樣對影像極為敏感,而且可說是MTV美學的高手──請不要誤會,一般而言稱呼導演為MTV高手,大抵都是貶多於褒。不過今次我真的由衷佩服新海誠的細緻,當然山崎正義的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原是他的一首舊歌)絕對功不可沒:「旅途上的小店 報紙上的角落明知道妳不可能出現」,又或是「等待電車通過的平交道明知道妳不可能出現」等等,均一矢中的捕捉到櫻花美學的不可再現性,而且更與電影中核心的交通工具美學互相緊扣。
事實上,我所指它的 MTV美學,並非指第三話《秒速5厘米》中的MTV片段,而是第一話《櫻花抄》中,一邊以主題曲的音樂墊底,然後一直由男主角在火車上作喃喃獨白。友人說那令她勾起羅蘭巴特((Ro1and Barthes,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的《戀人絮語》(A Lover's Discourse)的印象。我想那肯定是淺易版,也唯其如此,所以背後那份MTV震撼力才遽然而發──MTV美學一定與思考性無涉,那是一重直觀的體認,在腦海的多重感官奮張下,令人無力抵擋。
日本一向對初戀純美的捕捉別具一手。
「櫻花抄」中運用的正是一種等待的MTV美學,MTV一向是滿溢為目的,但導演卻一次又一次的作延緩處理,用詩化的念白來延長觀眾的心理時間,於是那好像永不到站的車程,恰好同時在折磨及打擊我們的期待。
當然櫔木的想像也是一大賣點──新海誠選擇明裡的遷居地其實並不遠,那仍屬關東的一個縣份。因此,貴樹的渴求才可以更加強化那種可望而不可即──不少友人都以為兩人遙隔南北,身處天涯海角,於是才好像有牛郎織女的嘆喟。其實在貴樹仍未遷往鹿兒島前,兩人不過近在咫尺。但不要忘記他們不過是初中學生,也因而令到本來不成問題的空間距離,轉化成好像有萬丈阻隔的心理距離。
想說的還有很多很多,有機會再談。
視頻:《秒速5厘米》MV --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如不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