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師——臺駘
1958年,山西省第一座大型水庫——汾河水庫開工,省委任命我為汾河水庫工程指揮部現場指揮,同時還任 命我為山西省水利建築工程總隊副總指揮,分管施工業務。1959年秋,我陪同省水利局局長康宇去晉祠賓館給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劉開基匯報汾河水庫施工情況, 中午在賓館就餐。當時在一起的還有省委書記處書記王大任、副省長王中青,大夥邊吃邊聊。王大任對康宇說,你是個搞水利的,現問你一個問題,咱們中國最早的 水利工程師是誰?康宇立即回答是臺駘。王大任笑著說,你不愧是個搞水利的,答對了,打100分。接著,王中青也向我提問,你也是搞水利的,姓張,你知道臺 駘的治水事跡嗎?知道張姓的始祖是誰嗎?我說過去只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至於臺駘的情況及張姓始祖是誰我不瞭解。王中青說,古代在大禹治水 前就有臺駘治水。臺駘是我國人民很早就歌頌的治水專家,他也是你們張姓的始祖。晉祠公園裡有臺駘廟,你可以去看看。
二、臺駘其人的世系——黃帝第五世孫、張姓第三世始祖
黃帝是五帝之首,生於壽邱(山東曲阜),姓公孫名軒轅,別號有熊氏。當軒轅之時,諸侯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軒轅用兵伐之,諸侯咸賓從。黃帝曾與炎帝戰於板泉之野,三戰而勝之。蚩尤作亂,黃帝率眾與之戰於涿鹿,捉而殺之。各地咸尊軒轅為首,是為黃帝。其疆域東至岱山,西至空桐(甘肅),南至於江,北逐葷粥(北方民族)。相傳黃帝在位百年,享年171歲,死後葬於橋山。黃帝娶妃4人,正妃為嫘祖,生子曰玄囂,也稱青陽。青陽生子曰揮,揮官居弓正,是負責製造兵器部門的官吏。這位黃帝的孫子非常聰慧能幹。天上有星叫天弓,揮在觀天弓星時受到啟發,仿照孤星形狀發明瞭弓矢。弓矢的出現是人類劃時代的進步,是歷史的飛躍。當時人類尚處在新石器時代,人們謀生和爭鬥用的是石刀、石斧、木棍等原始工具,收穫很少。而弓矢可以遠距離準確投擲,受到大家的讚賞。這一發明使人類謀生的手段跨入一個新時代。揮官居弓正,正即是長,弓和長組合起來便成為張。這樣揮的子孫就被賜為張姓,揮就成為張姓的第一世始祖。揮的兒子昧官居玄冥師,是地方上的治水官吏,是張姓的第二世始祖。昧的兒子臺駘也是個治水官吏,是張姓的第三世始祖。
三、臺駘是太原的開拓者、傑出的水利工程師
臺駘也做過玄冥師,子承父業興修水利,因治汾有功受到顓頊的嘉獎,被封為汾州的官員,死後受瀋、黃、蓐、姒等4個部族的祭祀,人們尊他為汾河之神,也有稱臺神的。臺駘治水的足跡雖也到達陝甘,但他主要活動區域是在山西,首先是在太原。古時「大」與「太」兩字的含意是通用的,大而高平之地即謂太原。那時太原並非是某個城市的專用名詞,而是泛指晉中大部、忻州和呂梁的部分地區。據說,到春秋戰國之後,太原才成為一個城市的專用名詞。太原東西兩翼皆山,汾水從中間流過。那時河道不暢,洪水氾濫,人們無法生活。臺駘為治理汾水南北奔波,率領群眾挖河壘堰,與洪水搏鬥。他運用既疏導又堵塞的辦法,疏通了汾河,堵塞了大澤,亦叫臺駘澤,肇始了太原,人們才開始在此地定居。在山西民間普遍流傳著「砸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傳說,這是群眾對臺駘治水的認可與稱頌。其次是開發晉南。汾河的流向原是由北向南至三門峽處入黃,後因地殼運動,中條山部位隆起,河道堵塞,致使汾河與洮河搶道,形成洪水漫地,大面積遭災。臺駘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侯馬地段汾河的一個拐彎處,新鑿一條河道,使汾、洮二水分流,汾河向西入黃,形成汾河下游水流向的基本形態,使晉南廣大地區成為肥沃土地,適宜人類生存發展。
四、太原是張姓的發祥地,張姓始祖主要的活動地區在太原
張姓是我國大姓之一,源遠流長,有5000多年的歷史。張姓族人遍居全國各地及海外,總數約近一億人,與李、王二姓並稱全國三大姓。關於張姓的發祥地說法不一,有的說在太原,有的說在「清河」、「濮陽」,還有說在「天水」。儘管在發祥地的認識上有分歧,但對張姓的始祖是黃帝之孫揮的認識卻是一致的。揮為弓正觀星做弓矢,受到最高統治者獎勵,子孫賜姓張。揮的父親少昊青陽氏曾在太原一帶活動,南郊王郭村西天龍山麓神仙峁下有一條河就叫青陽河。在舊太原城西南15華里處有座青陽廟,廟裡供奉的神位就是少昊青陽。揮之子昧、孫臺駘也經常在太原活動。臺駘曾被任為汾州(流域)理事。據明代王郭村張姓族譜記載,揮的受封之地為尹城,而王郭村就是古代的尹城。因而住在王郭村的張姓即被全國的張氏族人呼為尹城派。古代記載不多,流傳下來的一些神話和傳說,經過長達數千年及千萬人之口傳頌,自然有不少美化和誇張的成分,但不能因此而給予否定。我們應該去偽存真,把真實的部分記錄和保存下來,古為今用。根據史載及現存的一些事例分析,張姓的發祥地在太原的可信度還是較大的。
五、百姓對臺駘的祭祀活動
臺駘治水使三晉大地人民脫離水患,營造出萬頃良田,人民安居樂業,受到顓頊的嘉獎,也受到廣大人民的尊敬。後世人民為追念臺駘治水的功績,紛紛立廟祭祀。歷代統治者也給臺駘加封,使臺駘廟歷經千年香火不絕,祭祀規模日漸隆重。唐代將臺駘神廟改建成汾水川祠,五代天福年間加封臺駘為昌寧公,宋代再加封臺駘為靈感文應公。因而汾河流域普建臺駘廟,臺駘的塑像也由原來的頭戴草帽、手握錘斧演變成了頭戴爵冠、手托玉圭的王侯形態。各地修建的廟很多,現擇數處較有名氣的介紹如下:
1.寧武汾源靈沼的臺駘廟
汾源靈沼在寧武縣東寨村北棱子山下,汾水從汾源閣下的石縫中流出。流量為0.4立方米/秒。先流入汾源湖,再進入汾河,被人稱之為汾河之源。汾源靈沼景區內原有臺駘寺,石洞內有臺駘像,「文革」中皆毀。1997年,寧武縣在原址上新建了汾源閣,共3層18丈高。中層為汾神殿,塑有臺駘的全身立像,閣壁上繪有臺駘治水的壁畫。臺駘治水是寧武縣的著名景點。汾源靈沼與管涔山的茂密森林、蘆芽山的神奇冰洞連在一起,成為山西北部的著名景區。
2.太原晉祠公園的臺駘廟
這座臺駘廟位居聖母殿南側,廟堂三間,坐西向東。據碑文記載,該廟為明代嘉靖年間所建,1956年曾重修。殿中央供奉著臺駘的木雕像,廟門上懸掛楹聯,文曰:「神靈炫耀汾流境,俎豆馨香晉水流。」這裡是公園的黃金地段,故參拜者絡繹不絕。
在太原南郊王郭村亦有座臺駘廟,該廟始建於唐代,具有相當規模,進入宋代臻於鼎盛。廟宇佔地百餘畝,長達數華里,十分雄偉壯觀。廟院分前、中、後三大部分,殿堂200餘間,前院為臺駘神殿,中院為臺駘之父昧的神殿,後院為臺駘祖父揮的神殿。廟中古木參天,綠陰蔽地,為世間勝景。不幸在順治年間毀於戰火。道光十九年雖重建,但規模大大縮小,僅建成院落一座,殿堂十餘間,就這些許建築亦年久失修,如今殿宇倒塌,樹木伐光,臺駘神像幸被村人保護未遭破壞,保存在一平房內供人參拜。
3.侯馬古翠嶺臺駘廟
這座廟歷史悠久,在晉平公時代人們緬懷臺駘的治水功績,就在這裡立廟祭祀。再經歷代擴修,殿廟相當壯觀。佔地數十畝,沿中軸線坐北向南是臺駘殿,殿內端坐著九尺高的神像,頭戴軟帽,肩披紅披風,面白無鬚,十分莊嚴。
清代大文學家朱尊參拜臺駘廟時揮筆寫下懷古十韻。清代湘籍官員張九琦途經臺駘廟時詠詩一首曰:臺駘神不祀,博物史誰知,寂冥孤村裡,明昌剩斷碑。清代曲沃縣令張坊曾親自到鄉村勸說村民們捐資整修臺駘廟。以上事實均有碑文為記。廟內有歷代碑刻40餘座,均屬珍貴文物。莊嚴肅穆的臺駘廟,與廟旁的千畝蓮池連在一起宛如江南水鄉,原是河東的遊覽勝地。古翠嶺臺駘廟和各地廟宇一樣,屢遭厄運。日軍佔領時肆意摧殘,「大躍進」時將院內石碑大部分修了水利工程。「文革」破四舊時將神像毀得蕩然無存。廟宇長時間無人管理,無人祭祀。西臺村的賀際太擬了副楹聯:昔日重耳凱旋歸來,忘卻剮股奉君介子推;而今三晉眾仙復位,不見治汾先祖臺駘神。以示遺憾及不平。1999年,臨汾日報記者耒祥生、劉吉玲二人來這裡採訪後,以「追往昔,曾是晉國遊覽名勝地;懷上古,臺王當稱華夏治水第一人」為標題,寫文章發表在臨汾日報上。在上個世紀末,臺灣高級官員、年逾古稀的張於夫回原籍探親,專程到臺駘廟燒香,看見神廟的殘破情景,很是傷感,連嘆可惜可惜。
六、一位全心全意維護臺駘廟的老人——賀際太
古翠嶺臺駘廟因受「文革」破四舊的摧殘,破爛不堪。廟院被玻璃廠佔用,院裡堆集著數百立方的廢料,地上長滿了半人高的蒿草,廟院成為村民飼養牲畜的廄圈,殿堂成為存放牲畜飼料的庫房,檐下結滿了蛛網、蜂巢,院裡成了野兔、貓頭鷹的活動場所,令人悲痛。如今年近八十的賀際太,原是市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退休後回原籍西臺村居住。他家門上貼的自撰春聯「種三畝薄田春播秋收豐年景,住三間陋室冬暖夏涼翰墨香」,可以看出賀際太是位淡泊明志、達觀開朗的老人。他對臺駘的治水事跡和價值是瞭解的,他對殘破的臺駘廟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裏。他決心要挽救這座倒塌的神廟。1993年,他寫了篇《臺駘廟今昔》,一份寄交市文物局,一份寄給市文史資料發表。為清理廟內垃圾,他動員村裡50多個青壯年,整整勞動了3天,才清理完畢。此後,他與老伴經常到廟院打掃,苦口婆心動員村民們將在廟裡飼養的牲畜及存放的飼料移走。留下的糞便和雜草是他與老伴一筐一筐抬出去的。全家人義務勞動,在廟的周圍種下十餘棵柏樹。為引起鄉親們的重視,他製作了數塊木板,將臺駘的事跡寫在木板上,懸掛在廟門外讓人觀看。為了造聲勢,他自己出資千餘元,舉辦了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動,請曲沃縣的鑼鼓隊來臺駘廟演奏了3天。周圍群眾紛紛前來參拜,臨汾市電視臺為此製作了專題片,在電視臺播放。賀際太退休後寫了數十萬字有關臺駘和晉國的文章,在省內許多報刊上發表,據說有些文章還被香港報紙轉載。賀老數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維護臺駘廟,費盡心血,受到群眾誇獎,
文章有刪節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t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