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今前轉》(故事梗概)

第一部 大明

蘇州幾十年來有二大顯赫人物,一官一民。

前二十年來,蘇州本地出了一個人物,在朝中做官,名字叫華仁。二十幾年來,深得皇上的信任,官居太師之位。然近幾年來身體欠安,特向皇帝辭官,告老還鄉。雖然已經辭官不做,但是仍然是蘇州的顯赫人家。

而近十年來,蘇州又出一個顯赫的人物,雖說是一平民百姓,家道平庸,資財不厚,然此人才情蕩漾,出口成章,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無一不精。此人叫唐伯虎,時人稱其為風流才子。

話說華太師已經有六十花甲之年,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小兒子才二十出頭,功名未就。而華太師的長孫已經滿12歲了,而大孫女已經到了及妍之齡。太師考慮到即使不為科舉功名,能夠讓子孫附庸風雅也是好事。太師聞得唐伯虎好才華,特請才子到家中作為上賓,聘為小兒子和孫子的老師,請才子在有雅興時教一下子孫的功課和琴棋書畫等。

唐伯虎就成了太師府的常客,與太師家中的一些人熟了。在與太師聊天和教太師兒孫的過程中,就注意到了一個長相美麗、氣質活潑的少女丫環秋香。話說秋香是本地一小戶人家的女子,家中貧寒,就到了華府當丫環。而秋香的來歷其實不簡單,她是一百多年前建文帝的第六代孫女。當年建文帝在京城被攻破後,焚燒了宮殿,皇后和許多妃子遇難。而皇后宮裡逃出了一個伺候皇后的小宮女。這個小宮女懷有建文帝的血脈近二個月,但是只有皇后和建文帝二人知曉。在皇后與宮廷同歸於盡時,這個宮女被皇后給安排逃了出來。後來清查建文帝的人時,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宮女,以為她在大火中被燒死了,也沒有人知道她懷有身孕。宮女逃出去以後,化裝成討飯的流浪女,嫁給了蘇州本地的一個貧苦的漁民,生下了建文帝的血脈,後來又陸續生下了三男三女,把自己在宮中的身份和事情遮掩的嚴嚴實實。而到秋香,已經是第六代了。

唐伯虎常到華太師府,與秋香一來二去二人就熟了,一個是郎有才有心,一個是奴有貌有意。伯虎經過誠心與才氣的努力,得到紅顏秋香的心意。伯虎準備向太師府表明心跡,與秋香完婚。伯虎決定在表明心跡前,回家向父母稟報,與秋香辭行。

話說當時蘇州有一個惡霸,名叫江之泯,人稱江癩子,是前吏部尚書龔赤非家的管家。江癩子在拜訪華太師府時無意中撞到了秋香,動了色心,要藉助龔家的勢力逼娶秋香做小老婆。這個江癩子本不是蘇州的,而是出生在蘇州以西幾百裡外靠近徽州的一個叫江家村的山區。江癩子長個癩痢頭、蛤蟆肚,所以大家都叫江之泯為江癩子。江癩子年輕時常常偷雞摸狗,有一次到一個農戶鄭老實家偷盜,藏在鄭老實家新娶媳婦的床底下等待偷盜時機。但是一個時辰以後,逢上這戶人家新過門不到一月的新娘子沐浴,江癩子就起了色心,從床底下爬出來想強行非禮,但是新娘子大聲叫喊,引來鄭老實家和鄰居來抓壞蛋。江癩子逼姦不成,只好狼狽逃竄,慌張中摔折了一條腿。江癩子由於醜行敗露,老家就呆不下去了,就順江而下,流浪到了揚州江都,投靠了縣令龔赤非。龔赤非是一個奸臣,一貫是玩弄巧舌如簧,翻雲覆雨的一套,平時裝出一個正人君子的面目,而其實暗地裡男盜女娼,草菅人命,甚至以各種罪名栽贓和殺害百姓與政敵。龔赤非與江癩子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後來龔赤非在朝中奸臣的保薦下不斷升職,當上了朝廷的吏部尚書,收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再後來在老家蘇州購買了莊園,派江癩子當管家。

江癩子遇到秋香以後,經常有事沒事的往華太師府跑。為了勾引秋香,江癩子常常附庸風雅,扯起破嗓子唱些「我的本領」之類的小調,讓秋香更加的厭惡。江癩子見勾引不成,便直接調戲秋香,更是遭到秋香的拒絕和呵斥。江癩子惱羞成怒之下,妄圖通過陰毒手段逼秋香就範。江癩子在私下打聽秋香背景的情況下,推測秋香與百多年前的建文帝有關係甚至可能是建文帝的後人。江癩子準備藉此機會威脅華太師和秋香。

話說伯虎在離開家回到太師府的路上,遇到一高僧。高僧攔下伯虎,說伯虎一生中有三次重大的遭遇,關係到伯虎的生死。伯虎欲問詳細和破解之道。高僧給唐伯虎三個字:佻、份、侍,並告訴他:遇情而佻,遇疾而份,遇雨而侍。

秋香接在碼頭上接到回太師府的伯虎。伯虎看到美麗的秋香,一把捉住秋香的手,說 「娘子」。伯虎與秋香從來都是發乎情,止乎禮的。今天第一次捉住了秋香的手,秋香又急、又喜,激動的紅了臉。想到江癩子已經數次逼淫,都遭到了自己的拒絕,前天再次威脅自己,三天內再不答應,就鼓動龔赤非上朝參本,告密秋香是建文帝后裔的身份。今天已經是最後一天,眼看自己和太師府家將遭到滅十族之禍,又傷心地流出了眼淚。

伯虎看到秋香通紅的臉蛋,突然想起了「佻」字。而自己和秋香相遇,秋香流出了傷心的淚水,分明是一個什麼兆頭。碼頭上,待秋香告訴即將大禍臨頭以後,伯虎腦子突然閃亮:在路上看到不詳之兆,分明就是個逃字。逃!

伯虎雖然生在讀書之家,秋香雖然是平民之家的女流之輩,但是因為生在魚米之鄉,都能通曉水性。伯虎說:只有逃了,而且只有假死真逃才能躲過江癩子和龔赤非的迫害。但是大明是呆不下去了,只有往東逃才能真正逃離大明。東邊一是東瀛,但是東瀛的一些倭寇常騷擾大明,伯虎和秋香不願意在東瀛落腳。二是朝鮮,是大明的屬國。對,逃到朝鮮去!
......伯虎和秋香在碼頭邊的橋上交談,突然一陣風來,秋香失足落水。數十人的驚呼聲響起。「秋香~~~~~~~~,我來救你~~~~~~~~」,一陣撕心裂肺的叫聲,伯虎也跳下了大河。岸上又是一陣驚呼之聲。橋上聚集了數百人,議論嘆息秋香和伯虎的不幸,水面上數隻船打撈伯虎和秋香的屍體,但是一無所獲。都說二人的屍體被水沖走了。

三天後,華太師府家出了二口棺,裡面分別是伯虎和秋香的衣冠。送葬隊伍之外,是圍觀的人群。人群中一個七十歲左右滿臉疙瘩,皮黑如灰、典著肥肚子,瘸了一條腿的傢伙,露出了不甘的表情,這個傢伙就是江癩子。江癩子一瘸一瘸地跺到碼頭的橋上仔細地看了看,心知秋香這隻天鵝是吃不到了,才懊惱地嚥了一口吐沫,轉身朝華太師府跺去,準備用秋香的可能的身份來大大地敲華府一筆作為補償。

第二部 逃難

蘇州的河裡,唐伯虎和秋香直墜河底。但是二人水性很好,在跳水之前,二人專門去採了蘆葦管作潛水換氣用,在一盅茶的時間順河而下潛游了約二里路,脫離了人群的視線。二人跳水前,已經約定在跳水的橋下二里地的轉彎處蘆葦蕩裡會合,這裡平常很少有人來。秋香的水性比伯虎還好一點,先到了約定的地方等伯虎。等到伯虎後,休息一會,又向更遠處游去,在天黑前,二人已經游了十里地的樣子,早已出了蘇州的城區了。在出了城區以後二人乘黑夜就上了岸,看到一戶人家院子裡亮晒的衣服還沒有收,伯虎就收了男女各一套衣服,在這戶人家的門口放上一兩銀子,把收來的衣服讓秋香與自己分別換上,連夜朝北走,急著離開蘇州。在天亮後,二人已經出了蘇州五十幾里的地了,再沒有人能夠認出伯虎和秋香了,只當是普通的農家的出外的一對小夫妻。

時近中午,伯虎和秋香向北走已經離開蘇州有七、八十里了。二人在一個小鎮上吃中午飯,順便買了些旅行日用的物品。二人繼續馬不停蹄的往北趕,若干天後就過了大江,一個多月以後就進入了山東。在山東海邊暫時安歇了約半年後,終於找到了去朝鮮的船,在海上漂浮了十多天,登岸上了朝鮮國。雖然二人結伴逃生,在旅途有時同居一室,但是二人嚴守男女大防,不做親昵之舉。二人言明到了朝鮮安頓好了以後才拜堂成親。

第三部 朝鮮

伯虎與秋香登陸以後,朝陸地深處走去。也就約二天的工夫來到一個鎮子,不大不小的一個鎮子,大約有百來戶人家的樣子,鎮上飯店、客店、米店、裁縫店、布店、雜貨店等到也一應俱全。二人找了一個叫做「仁川悅來客棧」的地方住下。幾天後,二人在一家叫「仁川李記裁縫店」裡做了幾套衣服,換成了與當地人一樣的打扮。這樣從蘇州伯虎準備給秋香下聘禮的銀子已經快花差不多了。二人不能坐吃山空,就商量著都出去做點事。

伯虎找了一戶當地的大戶人家張員外家做私塾教師,給張家的十來歲的兒子張道和六、七歲的女兒張德教習漢文。張家的一雙兒女很有意思,兒子喜歡讀書,儼然是個小學究,而小女兒由於多患病,到是對自己常吃的草藥感興趣。伯虎略通醫道,而張家女張德老是纏著伯虎問些草藥是怎麼把病趕走的童話。伯虎也就教了張德一些湯頭歌等東西。

秋香則到了街上一家叫任富貴的士大夫家幫忙。任家家業很大,有自己家的酒作坊,秋香在任家學會了釀酒。但是在任府也差點遇到了麻煩,任家的大公子任士紅在京城做官,回家省親時遇到了秋香,驚為天人,遇納為妾。但是秋香拚死不從,說自己是賤民,而且有了婆家,如果侍奉任公子,會辱沒了任家門風。由於兵曹急招任公子回京,商量倭寇入侵的問題,任士紅也就沒有強迫秋香做妾。

好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二人手頭又聚了幾個銀子,加上原來剩下的幾兩銀子,二人也有二、三十兩銀子了,比起朝鮮的大多數賤民的家庭還要好的多了。伯虎與秋香商量不久二人將完婚。雖然離開了故土,但是結婚時還是要正式的儀式,二人商量著在拜天地時請鄰居給自己證婚。

離二人看好的結婚黃道吉日前半個多月,當地突然發起了人瘟。不少人染病而亡,有的家庭甚至有死絕的。就是伯虎與秋香的鄰居中也死了很多人,到處一片肅殺。伯虎考慮到當地不能再住下去了,住下去二人難免會染病而亡。二人想京城可能醫生多一些能治這個瘟病。就立即收拾細軟衣物,向京城方向逃難。但是僅僅走了還不到一天,突然伯虎感到不適,身體無力,忽冷忽熱,伯虎明白了,自己染上瘟病了。眼看自己將不免死亡,害怕自己的病過人給了秋香。正在無可奈何之際,伯虎想起一年多前在老家蘇州,一個高僧給自己的第二個字「份」,言明是「遇疾而份」。伯虎明白了,這是要自己與秋香必須分手,這樣才能讓秋香平安的活著。伯虎就對秋香說:「秋香,看來我難以倖免了。你趕快離開我,到京城去。以後你就一個人生活了。你還是個黃花姑娘,你以後再找個合適的男人嫁了吧。你的性子很正直,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以後為了活著你要把性子改一改,變得看起來貪財市儈一些吧」。秋香哭死哭活不答應伯虎,伯虎說:那你就去附近的山上去採些草藥給我吃,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秋香聽了伯虎的話去山上採藥。由於秋香對草藥不熟,加上掛念伯虎,採了幾棵伯虎要她採的藥,只一個時辰就回來了。回到與伯虎分手的地方一看,伯虎人不在了,但是包裹還在,上面有個小石子壓著一張紙條,秋香緊張的拿過紙條,一看紙條上寫著:緣分已盡,我去也,望爾善活。秋香明白,這是伯虎知道自己染病不治而怕過給自己,已經去尋自盡了。巨大的悲痛襲來,秋像痛苦了暈了過去。

昏沉沉的,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秋香慢慢醒轉,看到自己睡在一個草棚的草鋪上。這時過來一個慈祥的婦女,說到:你醒了,身子感覺好些了嗎?秋香明白,自己被人救了。婦女告訴她,自己家姓樸,丈夫是個石匠,只有二個兒子。因為夫妻去看自己親戚家的人有沒有生病的,在回來的路上看到她昏在路上,但是從皮膚來看,不像是染病的,像是餓暈的。一探口鼻,覺得她還有氣息,好在樸家就住在十幾里附近,就把她背了回來。

秋香不再去尋死了,要活著,不辜負伯虎的一片好心。樸石匠家沒有女兒,就收了秋香為女。從此秋香姓樸,是石匠家的女兒了。除了幫襯父母生計外,也偶爾跟隨父母到親戚鄰居家走動走動。美貌的秋香像是一片雲,走到哪裡都是農村人家羨慕的對象,特別是住在京城附近的親戚姜土石家裡的兒子薑德久,比秋香還大十來歲,遲遲沒有娶親,他看秋香的眼光明顯不正常,而且不顧百多里的路程,時常拋下飯店大廚的活計,老是往樸石匠家裡跑,說是幫襯表叔家做活,實際上主要是為了與秋香套近乎。

三年過去了,秋香一直沒有找到伯虎的屍體,知道無望了。而姜德久在秋香面前的話越來越多了。而有一天,德久說自己做了一首詩,請表妹秋香指點。秋香接過來一看,哪是什麼詩歌啊,第一句就是:「我可愛的秋香」,秋香羞的滿臉通紅。

話說伯虎為了保全秋香的生命選擇了獨自離開。他跌跌撞撞的想找個風景美麗、安靜的地方靜靜的死去。二、三個時辰後,他到了一個山頭,眼一黑,失足落下懸崖。睜開眼後,看見一個神仙樣子的老人正在看著他。伯虎認為自己到了陰間或者是天堂,就問老神仙究竟是怎麼回事情。老人告訴他,這裡是人間,自己是藥農。藥農告訴伯虎說:自己在澗溝裡休息時,突然聽到頭頂的一個松樹喀嚓斷了,抬頭一看,一個黑影順著峭壁砸下來,接著黑影又砸著峭壁上的一串伸出來的松枝、籐條,「膨」的一聲,最終砸向澗底深不可測的水潭。幾口茶的工夫水上飄起了一具屍體。原來掉下來的黑影是個人。藥農把屍體撈上岸,看到這個人皮膚的樣子,眼看是染了瘟疫。就在老人以為這個人死了時,看到這個人的手輕微的動了一下,顯然還活著。老人雖是藥農,也滿懂得醫理,就用一些草藥砸碎,把汁液給這個人吃。後來居然把這個人救活了。想來伯虎是因為由於順懸崖跌下,掉進深潭,被冷水一激,反而激發了體內的潛能,並沒有立即死去。而老人隨後給他吃的一些草藥的汁液也有利於抑制瘟氣,是以身體逐漸好了起來。聽了老人的話,伯虎知道自己從死門關前溜了一回。

伯虎在採藥老農的家裡足足休息了幾個月,身體才硬實。到自己與秋香分手的地方去看,已經沒有了秋香的任何痕跡。由於當地是山區,人煙很稀少,伯虎知道永遠找不到秋香了。從蘇州高僧給自己的第二個字來看,與秋香的分手也是天意。伯虎後來又幫助老人在深山裡採藥,成了一個熟悉草藥知識的農民。 雖然伯虎所在的藥農家離開秋香所住的樸石匠家只有五十里地的樣子,但是受大山的影響,信息不通,這裡的人也並不來往,所以雙方都不知道對方離自己並不是很遠。而秋香以為伯虎死了,伯虎以為秋香失蹤了。半年以後,伯虎告別藥農,獨自去金剛山採藥去了。

伯虎在金剛山採藥時,住在山裡的農戶家或者是山洞裡,大樹下,生活很清苦。在金剛山採藥一個月,所得很豐厚。一日,就在伯虎在山上試圖回程時,突然天氣大變,烏雲翻滾,狂風大作,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大雨很快衝毀了山間小路,衝斷了橋樑。伯虎急忙向附近最高的山峰走,以免被大水沖走。到山頂,看到一個不大不小的道觀,其中也有十來個道士在此修行煉丹。伯虎就在道觀裡住下,試圖等雨停後再回到藥農的家裡。但是這次雨大的出奇,不但沖毀了一切道路,而且連續下了十幾天,隨後又時斷時續的下了個把月,還沒有全停的意思。伯虎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一日伯虎突然想起高僧與自己講的第三個字:「遇雨而侍」。這次遇到生來從沒有遇到過的雨,不正是應該遇到的第三個字的雨嗎?「侍」,乃是「人在寺廟」之意啊。原來第三個字是暗示自己要出家啊。雖然這是道觀不是寺廟,但是道士與和尚都是出家人。自己命裡定下是要出家了。想到此,伯虎找到道觀裡的長者,言明自己想在此道觀出家。伯虎話一出口,道士長者笑了:「我這些天一直在等著你開口啊。我已經觀察你很久了,知道你正是有緣之士,是幾十年前我師父告訴我將要來的一個有緣人。我在此等你許多年了。本道觀是一百年前一個徐氏施主給予資助興建的。你因三個字而生而運,將來你也要用三個字回饋給徐氏施主的後人,當然那時候你已經得道了」。伯虎當天就在金剛山出家了,後來幾年就不斷的在各地當雲遊道士,經常雲裡來霧裡去。不過他不叫唐伯虎了,而是道號「金成子」,有緣人稱呼他為「金成真人」。十年後,有緣人在漢陽附近見到過他。


後記:
1、歷史上唐伯虎並沒有到朝鮮去出家,本文是藝術創作。
2、二年前就聽說《大長今》享譽世界,但是沒有時間一集一集的去看。月前家人從臺北帶來了全套的《大長今》,終於有幸看完,覺得《大長今》果然名不虛傳。激動之下,寫出《大長今前傳》。由於時間關係,只能寫出個故事大概的提綱,少有時間徹底完成寫作。請哪位《大長今》的喜好者有空時可以根據我的故事提綱,來充實、豐富細節,幫助完成寫作。寫作時,請不要改動故事的思想、結構、結局和主要的人物關係,其他可以進行再創作。寫作完成時,可以署上充實者的大名,當然,在著作上請寫上「根據鄭義真先生的同名故事提綱寫作」的字樣。

本文留言

作者鄭義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