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雖邇,不行不至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這句話告訴人們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有具體的行動,要靠實踐去實現。如果只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即使再小的事情都不能完成。

與之類似的古語還有「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修身踐言,謂之善行」(《禮記•曲禮上》)。與之相反的古語有「好高騖遠」等等。

傳統道德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認為「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荀子》)把學習到的知識用於實踐才能達到目地,只有身體力行於道德規範才能達到道德標準。現實中有很多人目標宏偉遠大,但是不會很好的規劃和落實,不腳踏實地的做,結果一事無成。也有的人並不聰慧,一旦有了好的設想後就著手做計畫,再按步驟認真去履行,憑著自己的韌勁,做出來的東西讓聰明人也刮目相看。

清代作家彭端淑在《為學一首示子侄》中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此文並記述了貧富兩僧人的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這個故事,生動論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難與易、主觀與客觀之間有著辯證的關係,指出難與易是相對的並且是可以轉化的,轉化的條件就是人們主觀上刻苦努力、頑強奮鬥的精神。文中所述貧僧,僅憑一瓶一缽,跋涉迢迢數千里,可想而知困難重重。然而他志向遠大,信心十足,意志堅定,毫不動搖,終於征服一切艱難險阻,他成功了。他成功的基礎在於「敢」字和一個「干」字。敢,代表的是一種無所畏懼的氣概和堅定的信念,也就是有正念不怕這怕那;干,則是把想法和願望付諸於行動,也就是有正行不懈怠不懶散。富僧計畫了數年,總想等到條件成熟、萬事具備再出發,但是條件總不成熟,所以他總也沒能出發,望而卻步就只能一事無成。其實事在人為,很多事情等到條件成熟了也事過境遷了,所以要向貧僧學習,要勇於克服困難前行。

另外分解目標也是人們實現目標的好方法之一。

一九八四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一個名不見經傳、個子矮小的日本選手出人意料的奪得了世界冠軍。兩年後,在義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這名選手又獲得了冠軍。有記者讓他談取勝經驗時,他不善言談,他只是說:「用智慧戰勝對手。」十年後,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寫道:「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的跑完了。」

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會半途而廢,不是因失敗而放棄,而是因心中無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乃至倦怠而失敗。如果我們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也許成功就並不遙遠和艱難。

個人體會,修煉也是一樣,懂得了法理,有了目標,掌握了好的方法,努力的付諸行動,提高的就快。有的同修做事很有計畫性,每天睡覺前把今天該做的事情都回顧一下,盡量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然後再把明天要做的事逐項列出計畫來。在計畫中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在實施計畫過程中充分利用時間,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長期這樣做下去,自己頭腦清晰,做事有規律,有步驟,有條不紊,事半功倍。但也有的人不但沒有計畫,造成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混亂狀態,而且做事拖延,很多好的設想因為沒有在第一時間抓緊做好,拖到後來,成為泡影。其實把握今天,勝過兩個明天;只有抓住今天,才能贏得明天。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只有行動,才能獲得成績;只有下功夫去修,才能圓滿功成。@

本文留言

作者溪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