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舉的現代化防弊:隔離考官重抄試卷
由於唐朝科舉考試的作弊現象嚴重,宋統治者在建立了國家政權之後,為了改變這一不正常情況,以便贏得更多知識份子的支持,宋朝對科舉製作了改革的嘗試。針對「托請」之風,宋設置鎖院,由皇帝臨時指定考官,接受任命後即刻搬進貢院(考場)隔離開來,不得與任何人往來。從而防止了考官與應試舉人通過會面,而達成互相徇私勾結的情況。
學子應試完畢,考卷被收上來時,那些籍貫、姓名等個人資料將被密封,代之以號碼。這無非是防止閱卷老師在批改過程中有所巡視。更為絕的是,宋朝統治者大概認為這一做法還不夠保險,恐怕閱卷人認得字跡,於是,專門調派了大批吏役將試卷重抄一遍,可謂做足功夫。最後一關還要由皇帝親自把關,所謂「殿試」,這是最後的錄取程序,並決定名次先後。
宋在防止舞弊方面可謂是絞盡腦汁,週全備至,為的是維護考試秩序和公證性。但是,制度是死的,執行的人是活的因為科舉出身對仕途升遷影響巨大,加上追求榮華富貴的夢想,讓科舉考試成了盛況空前的學子大比拚,競爭的慘烈程度史書中記載周詳。真應了那句老話: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無論民間無論官方,這些才子們集無數人的智慧「開發」了讓人嘆為觀止的作弊形式。
考官要隔離是吧?利用時間差。具體就是考官在接受任命到前往貢院「隔離」這段時間內,要怎麼磨磨蹭蹭都行,趕緊派個下人什麼的去報料就ok了。傳聞蘇軾當考官就幹過類似的事,只不過陰差陽錯的成全了別人而已。據《鶴林玉露》記載:元祐中,蘇軾主持禮部考試,他在舉行考試之前,託人將一篇文章送往李家。而李廌恰好有事外出,他的僕人將蘇軾的文章放在桌子。送書信的人離開不久,章惇兩個兒子——章持、章援來李家拜訪,看見放在桌上的文章,喜出望外,拿回去認真揣摩。李廌回家之後,不見蘇軾的文章,心中悵惋不已。考試時,試題果然與蘇軾所寫的文章十分類似。章持、章援模仿蘇軾的文章揮筆而就。而李廌則表現不佳。
至於密封試卷重抄試卷之類的措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作記號,而這記號是在文中體現。顯然,作弊的手段高明與否,就要看那個記號作得怎樣了。這種通過作記號的方式進行的作弊被稱為通關節。宋以後,通關節的技術也隨著科場規制的嚴密而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還出現了一個專門術語「用襻」,「襻」就是舊時衣服上扣住紐扣的套。往往約定的暗號為兩個字,好像古代衣服上的襻扣。鐘毓龍《科場回憶錄》載:杭州有個叫馮培元的探花,為了報答曾經資助他完成學業的富人的厚恩,想讓這位富人的兒子考上,就幫他與人約定在答卷中寫兩個「襻」字,富人得到「襻」字以後,心花怒放,特意以重金聘請一位謄錄書吏來謄錄試卷。考試結束後,富人又熱情款待謄錄書吏。在酒酣之際,這位謄錄書吏得意洋洋地向富人邀功,說發現試卷中有兩個字不通,幫著改掉了,而這兩個字恰好是用於通關節的「襻」字,這位富人舞弊的目的也就落空了。
無論如何,宋朝在科舉考試上下的功夫是有目共睹的,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性採取的這一系列措施儘管也會遭遇非議,但總體上還是使「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取捨原則有了制度上的保障。稍有不足的是,以文取人失去了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察。當時就有人對此提出批評,據《吹劍四錄》載:「唱名狀元嚴州方夢魁,賜名逢辰,右足跛,左目瞽。第四名川人楊潮,南省元泉州陳應雷皆瞽一目」,認為這是糊名考校所帶來的消極結果,影響了科舉考試的聲譽。其實,方逢辰雖然有身體的缺陷,但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反而證明了在科舉考試中,真的有「知識改變命運」的情況。
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南、北宋三百二十年,總共開科一百一十八次。取進士二萬人以上。
- 關鍵字搜索:
-
宋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r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