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iPhone前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在市場上熱烈討論至少六個月的iPhone終於上市了,不少蘋果迷甚至在上市前兩天,就不眠不休等在店門口。到底iPhone哪裡好?紐約時報的電子專欄作家樸格(David Pogue)搶先使用了iPhone,並公開iPhone五大功能與賣點。

iPhone定義為「帶有藍牙和Wi-Fi功能的GSM手機」,加上創新的觸碰式介面,還沒上市就引發蘋果迷的排隊等候。許多電子專家都認為,iPhone最厲害之處是具備高邏輯性導向,如在待機畫面有一個箭頭圖案,用戶會很自然會把它在屏幕上用手指一推,這就是取消屏幕鎖的方法;進入主目錄,發覺整面是圖案,最底下是iPhone的幾大重點應用,包括電話、電子郵件、上網及iPod,按下之後,相關的功能便顯示出來,操作簡單直覺。

此外,Apple與Google合作,把Google Map加入iPhone中,用戶可輸入地址上網查詢位置,也能將Google Map的放大、縮小地圖檢視,加上導航、熱門景點介紹等功能,其實有了它應該就不怕迷路了。iPhone還有哪些功能令人激賞?




1.突破以往的外型

就外型而言,iPhone的厚度只有市面上一般手機的一半甚至不到,尺寸卻還是維持大家慣用的大小。整個iPhone是採用玻璃手機面板材料將由原本擬採用的塑料材質升級為光學玻璃材質,以更加耐磨耐劃。


2.3D立體軟體

透過電視上最近一連串的廣告,可以看到iPhone的介面不但外型美觀,同時還是3D立體視訊。舉例來說,消費者在查閱照片時,可以像真得在翻閱照相本一樣,用手指輕碰畫面,左右翻閱相片;查閱電話本時,只要用手指輕輕點著你想打的電話號碼,這個號碼就會以360度翻轉式的方式,跳躍到主屏幕。不但美觀也讓畫面更順暢.


3. 沒有按鍵的電話

整iPhone電話只有一個介面,就是屏幕。一般市面上的手機,一定有電話數字按鍵、收聽、挂掉按鈕等,但是在iPhone,你只會看到大大的屏幕,透過手觸控屏幕,用戶可以打電話、收看email、收聽音樂、上Google地圖、照相、查閱電話本等。通通都只要透過一個屏幕,即可完成。

4.圖像操作簡單易懂

iPhone的另一特點是操作簡易。所以操作方式都在屏幕中以圖形顯示,所以要上網只需找到上網的圖形,輕點即可。如果你現在手邊有iPhone,你會發現一看它的界面便知是專為手機而設,並深深受MacOS的圖像化影響。如MacOS X的功能按鍵,全部改成圖像加少量文字,iPhone的介面也是一樣,文字成份不到10%。



 

iPhone只有一個屏幕,所有操作通通都透過手指觸碰。此外還與Google Map合作,用戶可隨時隨地輸入地址上網查詢位置,在也不怕迷路
 
不過紐約時報的電子專欄作家樸格說,iPhone有一個問題讓他不習慣,就是不論進行什麼樣的功能,都需再回到主目錄。舉例來說你現在正在聽音樂,但你接下來想上網,用戶必須先回到主目錄選擇上網功能才可以上網,沒辦法直接從音樂功能跳到上網功能。

另外如果要打電話,大概需要按四次左右的按鈕才可以打電話。首先你必須開啟iPhone,因為當你不用時,iPhone是自動關機的;第二步,解除上所裝置,同樣地iPhone是可以上鎖設置個人密碼;第三要點選主目錄(home button);第四才是選擇打電話功能。

5. 容易接電話

雖然iPhone的每項功能都須回到主目錄,但是接電話卻比其它手機還方便。任何時候,只要有電話,iPhone畫面就會出現接電話的按鈕,你只要輕按就可以講電話了。如果此時你正在聽音樂,還可以暫停。同樣做其它功能都可以同時接電話。

iPhone已經正式於六月在北美市場開賣,明年才會在亞洲上市。厚度不到一點二公分,並附有兩百萬畫素數字相機,還可以播放數字音樂檔案以及上網。此外,iPhone可藉由iTune網路音樂店與電影、音樂和照片同步,也可與電郵和其它個人計算機的數字內容同步,功能豐富。

但iPhone價錢不菲:記憶容量四GB的定價四百九十九美元;八GB的定價五百九十九美元,比目前美國大部分手機貴數倍,因此iPhone對手機市場的衝擊尚待評估,目前並不清楚是否會威脅主流手機公司,可能面臨挑戰的是掌上型計算機產品。

現在蘋果迷可以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買到iPhone。至於為什麼iPhone只能使用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蘋果公司執行長喬布斯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莫斯博格(Walter S.Mossberg)的專訪時表示,AT&T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無線通訊業者,在使用GSM技術方面具有優勢,目前全球逾八成行動網路都是使用這項技術,而使用四頻GSM技術的iPhone,則是一款世界性手機。至於未來是否可以在別的電話公司買到iPhone,蘋果公司還沒正式響應,所以如果一定要用iPhone,可能第一步不單只是要換電話,就連電話公司也要一併換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