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踩高蹺又稱為「柳木腿」、「腳把」?

在《列子.說符》上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是說在春秋時代,宋國有個叫蘭子的藝人,擅於雜技表演,把一對長木棍綁在腳上,能跑能跳,手上還同時輪流拋耍七把劍,技藝高超。一般都認為這是最早的有關踩高蹺的記載。

早期的農業社會,在迎神、廟會或節慶遊行時,都可以看見踩高蹺的民俗技藝表演,其動作允文允武,時而詼諧時而驚險,所以深受大人小孩喜愛。那麼,為什麼踩高蹺又叫「柳木腿」、「腳把」呢?

踩高蹺的「蹺」,古作「趫」字,。《說文解字》上載:「趫,善緣木之士也。」就是擅於爬樹的人。「踩高蹺」就是把雙腳綁上長約三至五尺的木棍,並能在上面且歌且舞的一種民俗體育活動。「踩高蹺」還有多種俗稱,如縛柴腳、扎高腳、走高腿、拐子、踏蹺等,這些俗稱應都源於雙腳上綁著的長木棍。

「踩高蹺」起源於春秋時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技術更臻完備純熟,花樣也更多;唐宋時期,「踩高蹺」活動已經在民間盛行;至明清時則成為迎神賽事、廟會、節慶活動中的重要表演項目,而「高蹺」一詞也是在清朝時才被使用。

踩高蹺是表演者雙腳踩在長木棍上,憑著傑出的平衡感和超群絕技,行動自如的演出行走、跳躍、前後翻滾、舞劍等特技動作。他們大都濃妝艷抹,造型各異,並依所扮角色穿著不同的戲服。高蹺的表演形式又分為「文高蹺」、「武高蹺」,前者有劇情重扮像,講究扭、逗及角色情節的詮釋;後者則強調武術和個人技巧,以高難度技能為主,如疊羅漢、跳高桌、單腿跳、倒立等。按蹺腳長短,高蹺又有高蹺、中蹺、低蹺(又叫跑蹺)三種,最長可達一丈多,最短的不足兩尺。高蹺陣的組成無人數限制,六七個、甚至十多個都能成陣。

「踩高蹺」是流傳久遠的民間傳統文化技藝,它融合了地方戲曲、雜技、音樂、舞蹈、武術等,可文可武,動作活潑多樣,精湛的技巧,老少咸宜,因此才能流傳至今。

本文留言

作者心語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