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實的「三百壯士」
異鄉的過客啊,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忠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此地。
——希羅多德《歷史》
這是希臘人為紀念與波斯之間的溫泉關戰役(公元前480年),矗立在希臘德摩比勤隘口(俗稱溫泉關)的獅子形紀念碑上的銘文。2400多年來,英勇犧牲的斯巴達勇士博得了無數人的敬仰。今年3月上旬,根據漫畫家弗蘭克·米勒同名作品改編的電影《三百壯士》在美國上映,溫泉關戰役的史詩性場面得以再現,3天的票房收入高達7000萬美元。就在北美觀眾對該片大加追捧之際,古波斯人的後裔伊朗人卻舉國抗議,將該片列為禁片。伊朗總統內賈德也指責該片醜化古波斯文明。一部好萊塢大片讓一國元首為之動怒,這裡面有什麼秘密呢?還是讓我們回到古戰場去看個真切吧。
1.7000人對陣百萬兵
電影《三百壯士》表現的溫泉關戰役,發生在第二次希波戰爭時期的公元前480年。當時,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46個屬國的大軍,水陸併進,迅速佔領希臘北部,8月中旬南進至溫泉關,與斯巴達人統帥的希臘聯軍(由30多個希臘城邦組成)對峙。
溫泉關是個隘口,地勢極其險要,狹窄得只能通過一輛戰車,一旦希臘軍隊失守,波斯軍隊將長驅南下。雙方力量的對比極其懸殊,根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波斯軍隊有500萬人,不過根據合理估計應為50萬人左右。而希臘聯軍只有7000人,因為這一年恰逢古希臘的奧運會,所以希臘人只派出了這麼少的軍隊來迎戰。其中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帶領了300人前來,斯巴達人的尚武傳統與常年不懈的訓練,使得這300人個個都是以一當百的剽悍勇士。
戰役打響後,波斯人發揮數量優勢,首先派重裝步兵輪番衝擊,李奧尼達則充分利用溫泉關有利地勢和兵器優勢,命令希臘方陣居高臨下,用長槍刺向手持短兵器的敵軍,使波斯兵傷亡慘重。訓練有素的希臘人,有時故意示弱,丟下長槍撤退,等敵軍追上來時,轉身再用長劍發動反衝鋒,這種「回馬槍」戰術屢屢得手,波斯人一直無法突破關隘。波斯王薛西斯於是派出自己最精銳的「不死隊」,這支12000人的皇家衛隊號稱波斯的王牌預備隊,一天下來還是攻不破希臘人的防線,史載薛西斯為此狂躁不安,3次從座位上站起來。
正當薛西斯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個叫埃彼阿爾鐵斯的希臘人為取得重賞,告訴波斯人說當地有一條小路直通溫泉關背後。在這個希臘叛徒帶領下,波斯軍隊連夜翻山越嶺,打敗了負責保衛這一區域的佛西斯城邦士兵,黎明時分迂迴到希臘人防線背後。
面對險情,希臘聯軍鬥志盡失,大部分城邦的軍隊撤退了(還有個說法是李奧尼達為保存實力讓他們離開的),但300個斯巴達士兵沒有離開。因為按照斯巴達傳統,士兵永遠不能放棄陣地!自願留下與他們併肩作戰的還有700名塞斯比亞城邦士兵。
決戰的時刻來臨了,腹背受敵的希臘壯士背水一戰,給波斯軍隊以重大殺傷,薛西斯國王的兩個兄弟阿布羅科美斯和敘佩蘭鐵司在混戰中被殺。斯巴達王李奧尼達死後,壯士們殺退了敵人的4次進攻,才奪回他的遺體。殘餘的斯巴達人越來越少,逐漸被壓縮到一個小山丘上,最後全部被雨點般的標槍箭矢淹沒。波斯人在戰後打掃戰場時,發現波斯軍隊死亡達2萬人左右,斯巴達人的屍體卻只有298具。原來,有兩個斯巴達人沒參加戰鬥。一個是因為有眼病,一個是當時奉命外出。這兩人回國後受到人們的極度鄙視,於是其中一人自殺,另一人則在後來的戰鬥中戰死,一雪前恥。
斯巴達人雖敗猶榮,他們的無畏精神震撼了敵軍,更鼓舞了希臘各城邦的士氣。人們在三百壯士陣亡的地方,立了一塊碑,碑上的銘文共有三句,一句是這樣的:四千名伯羅奔尼撒人曾在這裡對三百萬敵軍奮戰。這是為全軍所刻的銘文。對於斯巴達人則立下了本文開頭的銘文。而第三句銘文則是給占卜者的:這里長眠著英勇戰死的美吉司提亞斯,他是被渡過司佩爾凱歐斯河的美地亞人(波斯軍隊中的一個民族)殺死的。這位佔卜者預言斯巴達人將出師不利,但仍跟隨軍隊出戰,最後被殺。
2.斯巴達人的兩大法寶
電影《三百壯士》著力刻畫的戰役的慘烈,對戰爭場面細節的描寫比較貼近史實。斯巴達戰士留給後人的歷史遺產不只是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還有他們在軍隊建設與作戰方面的成就,這些對後世影響都非常大。透過這段戰爭史我們會發現,斯巴達軍隊有兩大制勝法寶,首先是他們的戰鬥隊形,使自身的作戰效能遠遠超過波斯軍隊,這從《三百壯士》作戰場面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嚴整的方陣隊形,與波斯人的混亂隊形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步調一致、軍紀嚴明,利於保障隊形的要害部位——兩側。
歷史上的每個斯巴達步兵方陣一排約有8個士兵,戰鬥時前排的士兵將大圓盾舉起,形成一道銅牆鐵壁,中後排的士兵將長槍插空前刺,攻防效果兼備。敵人衝鋒到方陣前時,後方的長槍可發揮長度優勢先發攻擊,前方盾牌組成的防禦牆提供了很好的保護;而當斯巴達人衝鋒時,密密麻麻的長槍加上戰士行進的衝擊力,靈活地交替攻擊,威力驚人。希臘方陣後來被亞歷山大大帝採用並改良,在他的征伐大業中被發揮到極致。
斯巴達軍隊的第二個法寶是完善的軍事教育和訓練制度,這一點在《三百壯士》影片的開頭有所體現。
斯巴達法律規定,新生嬰兒須經長老檢查,認為健壯的才准許養育,羸弱者則被棄於山谷的棄嬰場。法律也不允許父親照自己的意願來培養孩子,當孩子們長到7歲的時候,國家就把他們接收並編入連隊,接受統一的鍛練。
他們同吃同睡,接受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練,終年必須赤腳走路,衣食簡樸如苦行僧。青年男子到20歲時,便正式成為軍人,受正規軍事訓練,參加軍事活動。每人從20至60歲,都必須每日出操,參加軍事訓練。在雅典各邦中,斯巴達陸軍的凶猛強悍,是希臘其他邦軍隊無法相比的。
反觀波斯軍隊:戰略戰術落後呆板;士兵多從被征服民族中強征入伍,士氣低落;人數眾多但勞師遠征,補給困難。以上種種,終於招致失敗。
3.伊朗告上聯合國
為刻畫三百壯士的悲劇英雄形象,影片繼承了漫畫原作所特有的詭異與暴力風格,在拍攝技術、後期製作等方面別具匠心,人頭落地、血花飛濺的慢鏡頭與大場面尤其震撼。影片賣座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伊朗認為,影片為褒揚斯巴達壯士,用對比手法貶抑了波斯人:將薛西斯刻畫得舉止乖張,性別不明,扮相妖魔化;表現波斯王寢宮中奢靡荒淫場面的那段戲,是好萊塢典型的誇張手法;近乎全裸的舞女對希臘叛徒進行色誘的鏡頭更讓伊朗人無法接受,他們認為電影有意貶低波斯文化,所以伊朗民眾認為它是美國文化侵略的工具。
3月16日晚,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提交抗議書,要求總幹事對電影侮辱伊朗民族一事予以關注。抗議書指出「心理戰正在開始,維護和平的戰壕也應開始修建」。
3月23日,伊朗總統內賈德在電視台上發表演講,激烈指責美國「試圖通過電影篡改歷史,損害了伊朗形象」。伊朗駐法國和烏克蘭等國的大使館,也對當地影院放映該片提出抗議。
4.波斯的成就令人尊敬
對西方人而言,「波斯」一詞首先會讓他們想起遙遠而強盛的古波斯帝國,以及希臘與波斯的戰爭。
19世紀,自由主義學說的鼻祖穆勒曾說:「以往歐洲史上所有的戰役都不重要,惟一重要的就是馬拉松戰役(第一次希波戰爭的決定性戰役——編者注),因為如果波斯人得勝,以後的整個西方文明就沒了。」
這句話包含了西方人對古希臘文明的自豪感,因為古希臘文明的遺產被古羅馬人繼承下來,並成為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當然,也隱約透出一絲對異域文化的恐懼。
時至今日,認為波斯帝國浮華、奢侈和極端的專制的觀點還不時出現在西方的報端。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認識到,與其他偉大的文明一樣,波斯曾經取得過的成就仍然令人尊敬,如經波斯傳入中國的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曾對中國唐代的社會生活產生過廣泛的影響;波斯詩歌的韻律具有令人陶醉的語言效果和催眠力;波斯地毯兩千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市場上大受歡迎。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被許多西方高等院校定為教科書,該書也對波斯人讚譽有加。
- 關鍵字搜索:
-
史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