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對中國股市的思考



未來大陸股市的起落難以預測,是否泡沫化也難定論,影響層面多大,亦難衡量。股民們何去何從?

上月廿七日「黑色星期二」,大陸股市暴跌,並牽動全球股市。一般來講,一個大國經濟的繁榮必然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高度繁榮,資本市場的發展又將為本國經濟增長帶來額外的動力。美國如此,日本如此,但中國股市的情況卻讓人深思和擔憂。

每一次繁榮後都是漫漫熊途?

中國A股市場自2001年以來經歷了長達近五年的漫漫熊途,伴隨著投資者證券資產的迅速縮水,股市的融資功能也逐漸減弱乃至近乎喪失。但在股權分置改革事件基本完成之後,A股市場終於進入大擴容階段。在半年時間裏A股市場完成了50家公司總額1170億元的IPO,擴容速度遠超最初預期。隨著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大型國企股的陸續登陸,A股市場總市值規模已經從半年前的4萬多億快速膨脹到目前接近7萬億的水平,資本化率從20%迅速上升到35%左右。由此而來的2006年股市一路上漲,凝聚了多少期盼多年的股民的希望。

然而突然發生的黑色星期二股市天量暴跌不禁讓人大跌眼鏡。本來1月初A股市值已突破十萬億。僅僅一週之後,A股市值暴增7875億元人民幣,一夕之間,A股投資者們辛苦積累的萬億市值已經消失。這輪大跌大漲行情不禁讓人發問:中國金融市場自誕生之日起就存在的盛衰交替痼疾能否根治?中國應該如何避免股市的過度波動?現在的股市到底是否是泡沫?

政府能否把握大局?

若在早些年,中國政府可能會通過警告和其它一些行政手段(比如禁止某些類型的資金投資股市)來給過熱的市場降溫或猛跌的市場托盤,但現在,中國股市總市值已超過萬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5%。面對這樣一個已經太大、太複雜的股市,中國政府已經失去了操控它的信心和能力,他們也知道稍有不慎反而可能引起更大的動盪,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此次股市暴跌後向投資者們保證說,政府仍然致力於建立可靠的金融市場,並歡迎外國投資者參與這一市場的建設。其它政府官員則表示,推出新型股市衍生產品的計畫仍在順利推進。這一態度可能會令外界認為,中國政府已經更能接受金融市場與生俱來的波動性了。然而,連股市本身都無法調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更為複雜的股票指數和貨幣等金融期貨的順利操作?1995年國債期貨市場發生崩盤後,中國政府下令交易所停止了衍生金融產品的交易。那次國債市場風波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嚴重的市場崩盤,僅僅幾分鐘之內,市場就喪失了100億美元的市值。

「泡沫」還是「正常調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去年12月曾發表過有關所謂「股市泡沫論」的觀點,但近日在「兩會」期間,他就此做了澄清。當記者問到他早前說過內地股市存在泡沫的問題時,成思危表示:我們的責任是應該提醒投資者,不要等到泡沫太大的時候還盲目入市,因為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投資者要注意股市的自我調整功能。為了使自己的言論前後不致衝突太大,成思危解釋說,「泡沫是股市內在的特徵之一。股市屬於虛擬經濟範疇,所以,當金融資產的價格超過了理性價值時,就會產生泡沫。如果沒有泡沫,大家都按理性價格操作,那就沒有交易,也就沒有股市。」

此言一出,立刻在國內引起一片嘩然。有網友們紛紛表示:「成老...更像一個政治家啦!」 「在中國不是牛市,不是熊市,而是官市!」 更有網友憤然高喊:「我和我周圍所有的人懇求成委員長不要再對股市指手劃腳了,不管你的用意如何,為什幺你總愛參與股市呢?您每一次信口開河就會給股市投下重磅炸彈。如果成委員長真心為老百姓好,請您以後不要再發表任何與股市有關的任何言論了。求求成委員長了。」

儘管目前中國官方一致偏向「股市並無泡沫」的論調,然而股市走向並不配合。本月十四日,上海A股市場下跌六十一點四五點,收在三千零五十三點五八點,跌幅百分之一點九七。全球股市也繼續下走,紐約股市跌近百分之二,東京股市跌百分之二點九二,雪梨跌百分之二點一,香港跌百分之二點五七,首爾跌百分之二。

大陸股民處境最為艱難。中國銀行有15萬億之巨的存款,但實際利率幾乎為零,加上通貨膨脹以及預期徵收的利息稅等,存款人所得為負數。然而未來大陸股市的起落是如此的難以預測,是否泡沫化也難定論,影響層面多大,亦難衡量。股民們何去何從?

看中國首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古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