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18次沙塵暴天氣。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分析預計今年春季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過程將有11至15次,但不排除在較強冷空氣配合下出現強沙塵暴的可能性。
近年頻頻襲來的沙塵天氣讓大半個中國的數億人口體會到了沙塵危害的切膚之痛。痛定思痛,該如何從根本上有效減少沙塵天氣?面對沙塵,我們曾經忽視了什麼?還應當做什麼?
去冬今春氣溫偏高,降雪偏少,地表乾燥,沙土鬆動。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局長史捍民在1月21日回答市民提問時表示:今春北京有可能面臨比較嚴重的沙塵污染。
驚!沙塵源頭見聞
去年,記者在內蒙古採訪時曾多次看到,漫天沙塵經過包頭、呼和浩特等地。隨後不過十幾個小時,京津地區多半亦會瀰漫沙塵。
國家環保總局阿拉善荒漠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楊海告訴記者,呼包地區的沙塵大多沿著阿拉善-河套平原一線而來,這裡是我國最大的沙塵源。阿拉善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幾近兩個安徽省面積,其經濟地位不足言道,生態地位卻在全國舉足輕重。
據這個站近年來的多次定量監測,分布在內蒙古最西部阿拉善盟及甘肅、寧夏部分地區的巴丹吉林、騰格裡、烏蘭布和、亞瑪雷克4大沙漠,原本處於相對固定和半固定狀態,每個沙漠同相連的周邊其他地貌之間有一道基本輪廓線,而今固定的沙子衝破輪廓線,順著西北風向斜貫阿拉善中部形成五處「決口」,決口區域約以每年五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在增加,並已經「握手匯合」,吞噬草場、鹽場、農田,同時也給其下風向的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乃至京津地區帶來新的風沙威脅。
記者還實地感受了乾涸湖盆中沉積細土的威力。近年內因黑河分水,東居延海重現碧波,儘管如此,站在岸邊,風吹起的細塵仍讓人的眼睛不由得瞇成一條線。楊海說,這些細小的塵埃細度在50目到300目間,可被風力運送到數千公里之外,自然呼吸就可吸入肺部。令人憂慮的是,由於黑河分水量不夠,西居延海已經大面積裸露。
水!「人禍」大於天災
在阿拉善,與四大沙漠相對峙的本有三道天然生態屏障,分別是南北綿延280多公里的黑河下游額濟納綠洲、橫貫東西800多公里的梭梭林帶、賀蘭山天然次生林以及沿賀蘭山西麓分布的灘地,在空間上呈「Π」型分布。但多年來對水土林草等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利用,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三道延續數千年的天然屏障在近幾十年內明顯受損。
據阿拉善盟環保局的監測,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額濟納綠洲由6500平方公里退化到3300平方公里;梭梭林由1700萬畝減少到834萬畝殘林;賀蘭山水體面積由307平方公里減少到240平方公里。在有些地段,黃沙已「爬」上山體。
生態惡化、沙漠決口,「人禍」中的「禍首」當屬不合理的農業開髮結構,及引發的嚴重水危機。
據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以糧為綱的口號下,阿拉善高原曾掀起幾次大規模的開荒浪潮。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不僅使當地的原生植被遭到破壞,而且最終導致土地鹽鹼化,留下成片的廢棄耕地,如今這些地方已沙化。
尤其是居延海地區,據衛星圖像和考古證實,秦漢時期的居延海,湖面面積尚有726平方公里,與今天的鄱陽湖面積相彷。而1958年的航片測量顯示,東西居延海水域面積分別為35.5平方公里和267平方公里。1961年西居延海乾涸,1992年東居延海乾涸,原本在河、湖附近生長稠密的蘆葦、芨芨草等優質牧草及胡楊林、沙棗林、紅柳林大面積枯死。
除黑河流域之外,放眼與阿拉善緊密相連的整個河西走廊,位於疏勒河下游的敦煌綠洲、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綠洲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天然林大量乾枯死亡,沙化速度加速,分別出現了敦煌月牙泉面臨乾涸、民勤縣大量良田被沙埋、10萬農民淪為生態難民的惡果。
其中民勤縣正處於記者所看到的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決口相連的下風向,專家預言有可能變成第二個羅布泊。這裡近20年來,被流沙以每年平均6∼10米的速度吞噬,由沙漠綠洲變成「沙海孤舟」,一旦民勤「失守」,整個河西走廊將會被攔腰截斷。
草!來一場草業革命
河西走廊的水危機可謂是西部內流河區域陷入爭水惡性循環的集中反映。
西部缺水,而急於脫貧致富的老百姓仍在通過攔河或打井等辦法引水灌田,由此加劇了荒漠化擴展步伐。因此沙塵暴表面上看是個生態問題,根本上是個經濟問題。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程國棟院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發展所郝誠之研究員等人認為,西部的區情是乾旱少雨、水資源短缺與土地廣袤、日照充足並存,從這一特點出發,就應該減少甚至在部分地區取消耗水量大、附加值低的糧食生產,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的草產業。在西部大力發展草產業符合農業部於2003年提出的全國11種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有利於形成東中部以產糧為主,西部以產肉為主的區域化分工、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這是一個將生態與生存、局部與全國統籌考慮的戰略性大調整。
比如在河西走廊的臨澤、高臺、金塔等縣可大幅減少耗水多、比較效益低的糧食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的草產業。即發展以種草為基礎的集約型畜牧業,用多產的肉蛋奶來替代部分糧食消費、改善食品結構,剩餘的糧食缺口可從東中部產糧大區調入,按照退耕還草的補償辦法來解決。上述三縣涉及30多萬農業人口,解決糧食的成本不算太高,而省下來的水卻可從根本上滿足黑河分水需要,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由此破解生態與生存爭水的尖銳矛盾,斬斷乾旱地區水越爭越窮的惡性循環鏈。
根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紱曾的調查,我國肉食結構中耗糧型的豬、雞肉佔80%以上,草食性動物提供的肉類不足13%,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據可達55%~60%。有關專家建議,對草業的認識,過去多侷限於畜牧業,把草業作為畜牧業的「副業」,結果僅僅強調畜牧業,就會形成超載過牧與草原退化的惡性循環。草產業的核心是要以草作為畜牧業的基礎,以草作為整個產業的龍頭。
西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黃土高原等農區種植業結構調整後,可騰出至少1200萬公頃的飼用作物種植面積,相當於增產飼料糧4000萬噸,這些將為草食家畜發展奠定基礎,並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西部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建成一個個逐步走向現代化的草原新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近年頻頻襲來的沙塵天氣讓大半個中國的數億人口體會到了沙塵危害的切膚之痛。痛定思痛,該如何從根本上有效減少沙塵天氣?面對沙塵,我們曾經忽視了什麼?還應當做什麼?
去冬今春氣溫偏高,降雪偏少,地表乾燥,沙土鬆動。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局長史捍民在1月21日回答市民提問時表示:今春北京有可能面臨比較嚴重的沙塵污染。
驚!沙塵源頭見聞
去年,記者在內蒙古採訪時曾多次看到,漫天沙塵經過包頭、呼和浩特等地。隨後不過十幾個小時,京津地區多半亦會瀰漫沙塵。
國家環保總局阿拉善荒漠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楊海告訴記者,呼包地區的沙塵大多沿著阿拉善-河套平原一線而來,這裡是我國最大的沙塵源。阿拉善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幾近兩個安徽省面積,其經濟地位不足言道,生態地位卻在全國舉足輕重。
據這個站近年來的多次定量監測,分布在內蒙古最西部阿拉善盟及甘肅、寧夏部分地區的巴丹吉林、騰格裡、烏蘭布和、亞瑪雷克4大沙漠,原本處於相對固定和半固定狀態,每個沙漠同相連的周邊其他地貌之間有一道基本輪廓線,而今固定的沙子衝破輪廓線,順著西北風向斜貫阿拉善中部形成五處「決口」,決口區域約以每年五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在增加,並已經「握手匯合」,吞噬草場、鹽場、農田,同時也給其下風向的河西走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乃至京津地區帶來新的風沙威脅。
記者還實地感受了乾涸湖盆中沉積細土的威力。近年內因黑河分水,東居延海重現碧波,儘管如此,站在岸邊,風吹起的細塵仍讓人的眼睛不由得瞇成一條線。楊海說,這些細小的塵埃細度在50目到300目間,可被風力運送到數千公里之外,自然呼吸就可吸入肺部。令人憂慮的是,由於黑河分水量不夠,西居延海已經大面積裸露。
水!「人禍」大於天災
在阿拉善,與四大沙漠相對峙的本有三道天然生態屏障,分別是南北綿延280多公里的黑河下游額濟納綠洲、橫貫東西800多公里的梭梭林帶、賀蘭山天然次生林以及沿賀蘭山西麓分布的灘地,在空間上呈「Π」型分布。但多年來對水土林草等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利用,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三道延續數千年的天然屏障在近幾十年內明顯受損。
據阿拉善盟環保局的監測,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額濟納綠洲由6500平方公里退化到3300平方公里;梭梭林由1700萬畝減少到834萬畝殘林;賀蘭山水體面積由307平方公里減少到240平方公里。在有些地段,黃沙已「爬」上山體。
生態惡化、沙漠決口,「人禍」中的「禍首」當屬不合理的農業開髮結構,及引發的嚴重水危機。
據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以糧為綱的口號下,阿拉善高原曾掀起幾次大規模的開荒浪潮。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不僅使當地的原生植被遭到破壞,而且最終導致土地鹽鹼化,留下成片的廢棄耕地,如今這些地方已沙化。
尤其是居延海地區,據衛星圖像和考古證實,秦漢時期的居延海,湖面面積尚有726平方公里,與今天的鄱陽湖面積相彷。而1958年的航片測量顯示,東西居延海水域面積分別為35.5平方公里和267平方公里。1961年西居延海乾涸,1992年東居延海乾涸,原本在河、湖附近生長稠密的蘆葦、芨芨草等優質牧草及胡楊林、沙棗林、紅柳林大面積枯死。
除黑河流域之外,放眼與阿拉善緊密相連的整個河西走廊,位於疏勒河下游的敦煌綠洲、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綠洲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天然林大量乾枯死亡,沙化速度加速,分別出現了敦煌月牙泉面臨乾涸、民勤縣大量良田被沙埋、10萬農民淪為生態難民的惡果。
其中民勤縣正處於記者所看到的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決口相連的下風向,專家預言有可能變成第二個羅布泊。這裡近20年來,被流沙以每年平均6∼10米的速度吞噬,由沙漠綠洲變成「沙海孤舟」,一旦民勤「失守」,整個河西走廊將會被攔腰截斷。
草!來一場草業革命
河西走廊的水危機可謂是西部內流河區域陷入爭水惡性循環的集中反映。
西部缺水,而急於脫貧致富的老百姓仍在通過攔河或打井等辦法引水灌田,由此加劇了荒漠化擴展步伐。因此沙塵暴表面上看是個生態問題,根本上是個經濟問題。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程國棟院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發展所郝誠之研究員等人認為,西部的區情是乾旱少雨、水資源短缺與土地廣袤、日照充足並存,從這一特點出發,就應該減少甚至在部分地區取消耗水量大、附加值低的糧食生產,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的草產業。在西部大力發展草產業符合農業部於2003年提出的全國11種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有利於形成東中部以產糧為主,西部以產肉為主的區域化分工、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這是一個將生態與生存、局部與全國統籌考慮的戰略性大調整。
比如在河西走廊的臨澤、高臺、金塔等縣可大幅減少耗水多、比較效益低的糧食種植面積,大力發展多採光、少用水的草產業。即發展以種草為基礎的集約型畜牧業,用多產的肉蛋奶來替代部分糧食消費、改善食品結構,剩餘的糧食缺口可從東中部產糧大區調入,按照退耕還草的補償辦法來解決。上述三縣涉及30多萬農業人口,解決糧食的成本不算太高,而省下來的水卻可從根本上滿足黑河分水需要,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由此破解生態與生存爭水的尖銳矛盾,斬斷乾旱地區水越爭越窮的惡性循環鏈。
根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紱曾的調查,我國肉食結構中耗糧型的豬、雞肉佔80%以上,草食性動物提供的肉類不足13%,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據可達55%~60%。有關專家建議,對草業的認識,過去多侷限於畜牧業,把草業作為畜牧業的「副業」,結果僅僅強調畜牧業,就會形成超載過牧與草原退化的惡性循環。草產業的核心是要以草作為畜牧業的基礎,以草作為整個產業的龍頭。
西部河西走廊、河套平原、黃土高原等農區種植業結構調整後,可騰出至少1200萬公頃的飼用作物種植面積,相當於增產飼料糧4000萬噸,這些將為草食家畜發展奠定基礎,並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西部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建成一個個逐步走向現代化的草原新村。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北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