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的惠農政策為何遭遇「卡殼」?

據大陸《新華網》近日報導:近年來,國務院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逐年加大對「三農」扶持補貼力度,諸如農業稅減免、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但記者在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採訪時發現,一些鄉鎮在貫徹落實國家惠農政策過程中存在不規範行為,導致了部分惠農資金被截留、擠佔和挪用等。

記者日前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採訪時,發現鎮黨政辦公室的一位幹部正在一厚沓卡片上簽字。走近一看,原來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印製的「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卡」,上有鄉名、村名、戶名、作物種類、任務面積、補貼品種、購種數量、購種價格等項目,另外還有四個簽字蓋章的位置:分別是供種單位、鄉鎮、村委會和農戶。奇怪的是,這位幹部並不是在「鄉鎮」一欄蓋章或簽字,而是在「農戶」一欄簽字,「戶名」是什麼,這位幹部就在「農戶」欄中籤上對應的名字。

良種推廣補貼項目是國家扶持糧食生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據瞭解,內蒙古自治區2006年補貼農作物面積達731.45萬畝,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達7700萬元,再加上對奶牛、肉牛和肉羊進行補貼的2000萬元,補貼資金總額近億元。其中賽罕區享受國家級玉米補貼共10萬畝,金河鎮是這個區補貼面積最大的鄉鎮。呼市農牧業局一位幹部告訴記者,為使這筆資金真正惠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以及各旗縣(區)都制定了嚴格的管理措施和配套實施辦法,自治區農牧業廳還統一印製了項目卡,需要有關各方特別是受益農民簽字認可才行,項目的具體實施由各旗縣(區)農牧局負責。

既然是要求農民簽字,為什麼村幹部代替農民簽字?金河鎮黨委副書記傅振斌解釋說,那位「幹部」是一個村會計,因為當時正值村委換屆選舉,村委會的公章被收到了鎮裡,所以村會計就到鎮裡替農民簽項目卡。傅振斌的解釋仍讓記者疑惑不解:其一,如果村會計可以代替農民簽字,自治區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印製這張項目卡還有什麼意義?其二,其他村會不會也是幹部代簽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賽罕區農牧局。

據從事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實施的賽罕區農牧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時間有點緊,但是良種補貼項目落實得很好。為了起到良種推廣的效果,他們採取了間接補貼的辦法,供種企業以每公斤低於市價2元的價格售給農民,最終使農民間接獲得每畝10元的補貼。這位負責人表示,製作項目卡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中央惠農政策切實落實到農民頭上,接受農民監督。區財政為此還下撥了5萬元工作經費,專門用於工作人員下鄉找農戶核查簽字。此後農牧局工作人員還到各村各戶進行了核實,有關農戶全都在卡上簽了字。

賽罕區農牧局的解釋顯然與記者所見不一致。為了弄清真相,記者在賽罕區農牧局已核查驗收的項目卡中抄錄了金河鎮部分村子和農戶名字,然後到這些村子逐一核對,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在八拜村,記者拿著項目卡複印件給「簽字」的村民們看,村民們都說沒見過。接受採訪的10多戶農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良種補貼這回事。村民張栓栓說,他家種了2畝半青貯玉米,聽說種子是上級調撥給村委會的,每公斤1.6元,不知道那是良種補貼項目,也沒有幹部找他們簽過名。記者又到碾格圖、格爾圖等村子採訪了十多戶農民,他們均表示沒有見過項目卡,更不知道簽字一事。

在賽罕區農牧局,那位負責人說,賽罕區今年良種補貼面積達到10萬畝,涉及4個鄉鎮7000余戶農戶,僅靠現有的工作人員根本跑不過來,加上有的農民文化水平不高,讓他們簽字也不簽,所以才出現幹部代農民簽字的情況。而記者打電話給呼和浩特市紀檢委、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以及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分管領導,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

金河鎮八拜村部分村民向記者回憶說,村裡賣過便宜種子,但聽說是扶貧種子,賣的時候很亂,村委會不登記,也不限制數量,誰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有的人知道消息晚了就沒趕上。村民周俊鎖的妻子說,4月份村裡兩次拉回便宜種子她家都沒趕上,無奈從市場上買了高價種子。村民陳有有抱怨說,他兩天都沒有擠進去,最後還得從市場上高價買。還有的村民懷疑拉回來的「扶貧種子」成色不好,像舊種子,沒敢買。村民宗建平說,村裡應該根據上級下撥的種子數量按比例發放給農民,這樣才能保證公平。事實上,他的這一要求在有關文件中早有嚴格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走樣變形了。

記者又在河北省高邑縣農村採訪中發現,該縣大營鄉小莊村村民有一年沒拿到糧食直補款,而縣財政局材料上卻顯示,該縣糧食直補款已經百分之百發到大營鄉。在大營鄉書記、鄉長和財政所所長簽字的材料上,也記錄著糧補款百分之百發放給了農民,上面還有農民按過的手印。但這裡的農民反映,手印根本不是他們按的,而是一些基層幹部偽造的。

山西省運城市有關部門對農民負擔問題進行專項審計發現,一些地方截留挪用轉移支付資金和農業稅減免資金問題比較突出:鹽湖區農業稅減免不到位的農戶涉及2萬多戶,涉及金額200多萬元,佔應減免總額的45%;永濟市某村委會幹部私刻農戶名章300多枚,專門用來冒領上面撥付給農戶的資金,有的農戶從來沒有聽說過有農業稅減免這回事。

對於這種現象,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潘雲認為,個別地區的基層幹部不是把精力放在落實政策上,而是挖空心思走形式,弄虛作假,欺上瞞下。這種行為如果任其氾濫,再好的政策也難以產生好效果。是呀,大陸有9億多農民,文化程度普通不高,甚至還有1億多文盲,你要讓他們種糧食那是沒的說,要讓他們成為「政策通」則是難為人。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就需要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為農民們當好參謀、做好表率,心裏時時刻刻裝著農民的利益,使政府的惠農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而現實的情況則讓人痛心,為農民服務的「公僕」們竟把惠農政策當成了「唐僧肉」,層層截留,雁過拔毛,最終到農民手裡的不過是一紙空文,而且並不是什麼個別現象。如此一來,溫家寶這位超級大廚就是制訂再多的惠農政策,到頭來都是給「小鬼兒」們做飯,而他真正想要伺候的「貴客」——農民,卻連飯菜的香味都聞不著。

是農村的「土皇上」太囂張嗎?不是,一句話:上樑不正下樑歪。

本文留言

作者天人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