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文化」用「沒文化」來表達最為準確
2006,文化不多,文化事件不少。不管你是回眸一瞥,還是仔細打撈,大抵都是瞧見「一地雞毛」而已;這一年下來的「文化」,如果用「沒文化」來表達,大約是最為準確的;我以為,這年頭的「文化」,既不像「鳥巢」那樣有個骨架,也不像「水立方」那樣有張皮膚。盤點2006年的文化,說頭多少有一些:電影大導張藝謀「商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一放投資者就笑了,相聲大師馬季一走許多人就哭了;49歲女作家鐵凝一當選中國作協主席就笑了,年過半百的男作家洪峰一走上街頭開始乞討就哭了;博客點擊數一達到1000萬美女徐靜蕾就笑了,遭遇網友一萬次惡搞詩人趙麗華就哭了;易中天一走上「百家講壇」就笑了,眾超女一聽說今後改辦「超男」就哭了……笑了哭,哭了笑,真實或者虛擬,2006中國文化就這樣了。
這是一個文化被物質稀釋的年代。你看看電視上那個被津津樂道的什麼「舞林大會」就明白:3分鐘的舞蹈「乾貨」,原來是可以被稀釋成30分鐘的節目的。當然,我這是誇張一點的「舉例說明」,希望那主創人員看了不要白白生氣。一個沒有文化的時代,最擅長的手段就是「稀釋」,最害怕的方法就是「曬乾」。
文化最終是要被時間給「曬乾」的,留得下來的一定是真正的「乾貨」。十年二十年之後回首「當代文化史」、評點2006中國文化,恐怕只有電影《瘋狂的石頭》和《三峽好人》還值得一說。在文化乏善可陳的今天,「娛樂圈」都已經被我們拿來充當「文化圈」了;而從「文化人」的角度看,著名學者錢理群都不客氣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最沒文化」,其實他說的「這一代」,也包括了比他年輕的一代又一代啊!
是的,如今的我們,真的「沒文化」;如今的時代,真的「缺文化」。錢理群所說的「文化斷裂」時期,我覺得完全應該廣義地來理解——今天,我們不是同樣處於「文化斷裂」時代嗎?就連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都在憂慮「文化斷裂」,只不過他說的是「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斷裂。而美術家韓美林則說得更簡明、更到位:「沒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錢理群、許嘉璐、韓美林都是有文化良心的人,所以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說了有關當今文化的真話。一句真話的重量,抵得上整個世界。
透過真話可以看到,我們的文化體制有種種死穴,我們的文化基因有種種缺陷;可是,那些愛管文化的「文化官」,卻滿以為「文化風景這邊獨好」。我不禁想起馬季先生說過的相聲:吹牛的人,上嘴唇著天,下嘴唇接地……事實上,今天能夠被稱為「文化大師」的,還有誰呢?看電視出鏡的,余秋雨呀;看電影執導的,張藝謀啊。我們不能不感嘆得直白一點:真的是沒有人了啊!
張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被譽為「滿城盡爆黃金乳」,被稱為「一堆饅頭引發的冤案」,被評為「《雷雨》加大型團體操」,上映之後儘管「收割票房一大片」,可沒人敢說《滿城盡帶黃金甲》「有文化」。想想也是,人家自己都說自己是個「商業片」,你何必去追問那裡頭有沒有一點「文化片」的影子?是誰說的呢,「沒有文化的經濟,再發達也是建在沙灘上的高樓大廈」,這話真的沒錯!票房經濟是夠雄壯的了,但那終究是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樓大廈」。
有文化還是沒文化,「有文化的文化」還是「沒有文化的文化」,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比較就能「立竿見影」。說個「過去式」的小事情吧:美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很著名,人家原來的片名是《Nemo》,就是片中主人翁小丑魚尼莫(Nemo)的名字。我的美國朋友一家四口來杭州旅遊時曾住我家,那5歲小女兒忽然看到了我的《海底總動員》碟片封面,興高采烈地大喊:「Nemo!Nemo!」美國人樂見「尼莫」,到了中國為什麼必須弄成《海底總動員》?與其說這是「文化差異」,不如說這是「文化功底差異」。我們的總體文化功底、文化水平實在不足、不高,所以譯名非「總動員」而不能過關,什麼玩具總動員、超人總動員、賽車總動員、機器總動員之類;這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個片名一樣,必須噱頭起來,而沒文化的人們,一見噱頭、一聽炒作,就會喜滋滋樂呵呵屁顛顛地掏出70元去影院觀賞「大片」。
那天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張大師藝謀導演吟誦出古詩「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前一句「衝天香陣透長安」,真的蠻像個「有文化」的樣子。黃巢「他年我若為青帝」的「理想」、「我花開後百花殺」的「氣概」,正是滿臉秦俑模樣的文化大師張藝謀在電影領域所期待的。而回顧盤點2006中國文化、追溯當今我們為何「沒文化」的基因源頭,恰恰就能在黃巢這兩句詩裡找到標準答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20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