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罵娘-- 文革瑣憶之四
在卷帙浩繁的文革史料中,甚少論及「吃」的問題。其實,無論什麼年代,「民以食為天」都是不變的定律。中國人對吃尤其珍視,其根本因由在於,這個民族自降生以來,果腹危機始終揮之不去。倘有溫飽年代,便放開了肚皮大吃大喝,以沖淡吾族關於飢饉的記憶遺傳。譬如現世推陳出新、千奇百怪的「食文化」,一再突破國人慾望和味覺的邊際——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裝飾。考當代中國的編年史,一個「吃」字不可偏廢。便來作點文革食譜之鉤沉。
☉ 前文革的飢餓記憶
筆者出生於五十年代,大躍進時剛記事,對那些亢奮而紛亂的影像記憶淺淡。及至六十年代野火一般蔓延的大飢荒,對全體國人都是一場恐怖徹骨的夢魘。我應該慶幸自己曾經游離於那段黑暗歲月的邊緣,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她是僑眷,大飢荒那幾年,我僅為小學低年級學生。那時國家外匯奇缺,為鼓勵華僑匯款回國,特別設有華僑特供商店,僑眷可憑僑匯卷購買糧油商品。我倒是記得學校裡課餘在砸一種叫「黃狗頭」的堅硬的野生薯類,然後經過複雜的工序讓它變成可供食用的物質;另有循環再生式的創新食譜「蔗渣糕」和「禾稈糕」;再有是用大大小小的水缸盛滿人尿繁殖「小球藻」,這是一種據說能提供蛋白質和熱量的菌類。我已不記得其最後的成品到底是什麼滋味了。
文革前的三年「國民經濟調整時期」,我記事已很清晰。其時盤中餐已有肉味,家中訂有鮮奶。不過,肚腹問題才解決便要折騰了,那陣子的主旋律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我們這一輩紅領巾在少先隊活動時要聽「憶苦思甜」,扛起木製紅纓槍跟著解放軍輔導員操練,電影與少年普及讀物都是在灌輸各種各樣的仇恨……
直至一九六六年春夏之交,文革便隆隆有聲地拉開了序幕。我是城市之子,在「革命大串聯」時才第一次離開廣州,記得到了粵北坪石,我初睹要飯的乞丐,接著從湖南株州到河南鄭州,這一路乞丐成群,我異常震驚,沒想到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幸福生活」下竟有如此景象。後來所見愈多,方知偌大一個國家,溫飽問題從來未有真正解決。
然而,畢竟青澀少年的思維頗為淺薄,很容易把那些和教科書不協調的世相抹掉,而用革命的意念去強化固有的世界觀。中國人的飢餓恐慌,只有切實進入自己生活,那才是真的。文革頭兩年,賴有「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積累,廣州尚未出現明顯的副食品物資短缺。直至一九六八年我到農村插隊落戶,才開始領略真實的人生。
☉ 養豬和吃肉
那是西江流域的一個魚米之鄉。但我詫異地發現,當地農民養魚養鴨養豬,但除了逢年過節都沒怎麼見過他們吃肉。魚塘與鴨寮是生產隊集體所有的,權且不論;但農家每歲的零花錢都來自養豬,我看到鄉農抬著生豬到食品站,過磅時生豬恰巧拉了一泡屎,鄉農便肉痛得叫苦連天,原來這泡屎令生豬稱重時減了斤兩,農民便少得了幾角錢……對我而言,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再教育」。
我有時會到食品站買幾角錢豬肉開開葷,但從未見鄉民買過。粵人俗語:「賣花姑娘插竹葉」,我在農村所見,正是:養豬人家少吃肉。誠然,我這插隊知青所掙的工分根本養不活自己,我買肉的錢其實都是父母補貼的。
鄉民真正吃肉的大日子是過年,本地過年的傳統是裹蒸粽,那不是一般的粽子,只只碩大無朋,居然重達幾斤至十幾斤。它是用幾層荷葉包的,裡頭是糯米、綠豆、肥多瘦少的豬肉。鄉民把煮豬食的大鍋洗淨,用來燉裹蒸粽,以慢火通宵達旦地熬,出鍋時奇香扑鼻,裡頭米、豆、肉三位溶為一體,關於水鄉裹蒸粽的獨特風味,至今我猶未忘懷。
卻想不到,我到這裡才兩年,魚米之鄉便迅速在「農業學大寨」的鼙鼓聲中窮困下去。其間發生了什麼變故?首先就是「大並隊」,將原先的十三個生產隊合併為四個隊,據說如此這般,便又向人民公社的更高階段邁進了一大步。於是每日出工但見田埂上逶迤走著長長的隊伍 .待到落田插秧,抬眼望人頭踴踴,此起彼伏,儼然大兵團作戰……不難想像,再勤快的公社社員也會漸地懶了下來。更加上填了許多魚塘翻種水稻,原來的彎曲河湧也「裁彎取直」,以增加耕地面積,落實「以糧為綱」。如此學大寨,便是想不窮也難了。
一九七O年,我離開了這個凋敝的水鄉,轉赴海南島生產建設兵團。
☉ 三月不知肉味
兵團是准軍事組織的國營單位,種植生產「戰略物資」橡膠。所以吃的是國家口糧,雖按定額分配,卻基本管夠。但副食品便休要提起了。由於欠缺油水,知青們又多在身體發育的青春期,便好像吃下去多少糧食都不見飽,尤其是開荒「大會戰」時,我最高食量一頓吃了兩斤七米飯,卻仍覺飢腸轆轆。
更糟的是,海南島分雨季旱季,雨季來時,山洪流瀉,連隊菜地一片澤國,我們吃的是蘿蔔乾、黃醬,連這都告罄了,就用薑片煮鹽水下飯。每逢雨季,連隊知青都患了「綠色飢餓症」,出工時盡可以採點野菜,但我們屬准軍事建制,只有大食堂而無小灶,連煮點野菜湯亦屬不能。
至於吃肉,每年就是春節和國慶兩次殺豬,那是我們知青的大日子。每片豬肉和每滴肉汁進入食道,而後在肚腹蠕動的那種愉悅感,簡直無以形容。愈是如此,就愈感覺到味蕾和腸胃的長年酷旱和荒莽,而且被「激活」的饞蟲迅速爬滿全身,竟益發難受了。於是,便是吃肉也要罵娘: XXX!這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孰料其後連這珍稀的幸福也離我們而去了。原來我們連隊的豬圈由後勤班兼管,業績卻不堪提起。兩年後竟連豬圈也棄置了。究其因,每逢雨季連人都有「綠色飢餓」,豬又如何填肚子。那年颱風多,雨季長,豬們都瘦得像一群狗,豬圈便關不住了。精瘦的豬們腿腳伶俐,竄出圍欄一溜煙跑到山中自己覓食,待到後勤班發現時已豬去圈空。
一日某豬重尋舊路,回到連隊轉悠,這便自蹈死地矣!連隊指導員一聲令下:圍追堵截,捉住了便殺豬!在政治符號嚴重超載的歲月,這大概是最無政治色彩的一道命令;而在我們來說,殺豬吃肉就是最大的政治!
我從未見過知青如此激情勃發、幹勁衝天,大家舉著鋤頭砍刀實行鐵壁合圍,呼喊連天,齊齊追殺那頭敏捷靈動的瘦豬。每個人都惦記著晚餐的驚喜,口涎已注滿了齒頰。奪路狂奔的瘦豬形同鬼魅,左躲右閃,突破幾道包圍圈,終於在我的鋤頭下落難,我那柄墾荒銀鋤掄圓了也有兩百多斤力氣,正好砸在豬腰上,眼見矯健的奔豬一個趔趄,便掙扎不起了。大夥兒紅了眼一扑而上,把它五花大綁,即時抬到井臺邊放血開膛去了……
晚飯吃得固然開心,我卻更多了一份成就感,如非我眼疾手快,這頓肉便要落空了。然而,我從未吃過這般精瘦而堅韌的豬肉,吃起來好似野味。不管怎樣,有肉吃就是莫大的幸福!
☉ 群體飢餓和集體謀殺
說起來,我們連隊還有一座牛棚,卻不是用來關「牛鬼蛇神」的,它真養有幾十頭菜牛。只不過,牛棚是直屬團部的,僅系讓我們連隊派人手來管理。我偶爾也被派工放牛,那是最愜意的工作。晨早我趕牛出欄,先在一片大石頭上灑落粗鹽粒,牛群爭相舔吃,而後就上山放牧。牛群再老實不過了,吃草吃足了,頂多撒撒歡。望中綠草如茵,野花競放,羽翎鮮艷的熱帶鳥兒在牛群出汗發亮的脊背上起落;五指山層林疊嶂,煙霞飛絮點綴其間,宛如被濕潤南風所放牧的片片流雲……
我沒有印象曾經吃過團部分給我們連隊的牛肉,只偶爾見到團部派拖拉機來挑揀待宰的菜牛,如何宰殺,我也未見過。由此亦可窺知「供給制」的奧秘,在那個副食品普遍匱乏的年代,「多吃多佔」也是團部及其直屬單位不容置疑的特權。
然而,切莫低估了知青對吃肉的渴念。當插隊知青或會偷雞摸狗,但兵團紀律甚嚴,實在無從下手。不過,兵團戰士也一樣的滿肚子「壞水」,我們整天盯著牛棚裡那堆「有血有肉」的活物,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某日終於讓知青乘隙得手了——一頭母牛染上小恙,身子倦怠,連續兩日不肯出棚隨牛群上山了。這本尋常事,餵點抗生素過幾天就好了。殊不知,知青們說動了管牛棚的小子,他是老農墾工人的兒子,嗓子猶未變聲,尚在發育期,想必他對吃肉的慾望也不弱於我們。於是,各個班排長都輪流到連部進言,眾口一詞:殺了它!
連長一本正經地去問牛棚小子,得到含糊其辭的答覆,而聆聽群眾呼聲,卻是世人皆曰殺。於是就攪動手搖電話機,請示團部:有牛病危,可否屠宰?團部不知就里,唯有批准。
解牛庖丁是梁姓復員老兵,在鄉下宰過牛;我被派工打下手。老梁一興奮話就多,他說「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而屠牛有三法,最笨的是用重錘把牛打昏,然後肢解;其次是用尖刀刺入牛的心室,立時氣絕;最佳的殺法是在頸部剝開牛皮,呈溝狀,然後切斷頸動脈,牛血狂噴,這樣牛肉好吃,牛血也新鮮。
眼前這頭蒙冤受屈將被「誤殺」的母牛,四足都沒有捆綁,呆滯地立著,大滴眼淚扑簌簌往下掉,它已知自己死期已至了。我於心不忍,便說活剝放血太殘忍了。老梁和我關係頗善,他說:那就速戰速決,一刀取命吧。他讓我來下手,餘下「技術含量」最高的解牛工夫則由他包了。老梁在母牛前腿與胸膛之間精確地測量過,手指點戳著教我:「就是這裡。記得落刀要直進直出。」我握著新磨過的盈尺尖刀,不由得一陣顫慄,牛見刀光,眼淚更盛……然而,我到底肩負著一百幾十號同袍對牛肉的殷切期望,一咬牙,刀就直捅進去了。母牛緩緩跪下,刀才拔出,鮮血從口子噴出,我已忘了接血,幸有老梁一腳把桶踢過來……眨眼間牛眼已瞳孔散光,它死了,是被我殺的——不對,是被我們全連集體謀殺的!
☉ 過屠門而大嚼
按慣例,操刀殺豬者可以拿走一點最下等的內臟, 屠牛也是一樣。當日,老梁給母牛開膛破肚,我看見那顆牛心的正當中赫然有道深深的刀口,震駭之餘,也佩服老梁「認穴」之精確。
然而,這位庖丁已不能做到游刃有餘,他上次解牛尚在軍營之中,事隔多年,畢竟刀法有點生澀了。結果,足足花了大半天才最後肢解與分類完畢,以致有的班排已收工了,我們還在清理現場。於是,不少知青都來井臺圍觀,在他們的 瞳仁中,我看到了謀殺共犯的嗜血衝動和對幸福的憧憬。
最後,老梁拿走的是幾斤內臟,我不記得那是什麼器官。本來我也有份,但知青沒有鍋灶,我那份也歸老梁了,並說好晚上到他的茅棚小伙房裡吃燉牛雜碎。
這天,連隊食堂的裊裊炊煙也洋溢著魅惑意味,幸福感隨著開飯的鐘聲一起降臨。我吃過這頓,意猶未盡,便去老梁處赴另一輪「飯局」。圍爐就座的還有老梁的戰友 ——連裡的一排長和一個班長。怎知,我們還未開吃,指導員就上門來了,臉色很難看,口氣也難聽。原來,據食堂炊事班班長告發,牛肝少了一瓣,而牛肝是好東西,不包括在屠牛者可以拿走的內臟下水裡頭。
老梁極之生氣,一再聲言他沒有私割牛肝,他還把鍋中的雜碎逐一攪動和撈起來給指導員看,絕無牛肝在內。我倒是記得,老梁刀法生疏,確係不小心劃破了牛肝,但他沒有去動它。誰知指導員擅抓「階級鬥爭新動向」,不為假象所矇蔽,他詞鋒咄咄地指出牛肝上的刀割痕跡猶在,而且牛肝只剩 X瓣,而牛的肝臟應該有X 瓣云云。老梁聞言不怒反笑,說那些告發者實在外行,牛的肝臟有X瓣的也有 X瓣的,有道刀痕就說少了一片,這不是空口說白話麼?
我至今已不記得老梁說的牛肝分瓣是奇數還是偶數了,只記得老梁用行話擠兌指導員,令他悻悻而退,之後數人悶頭大吃,把幾斤雜碎連湯帶水一掃而光,涓滴無存。我卻如鯁在喉,吃得很不痛快。念及人欲、人性、人心,原來一頓肉食也可暗流洶湧,枝節橫生。因懷疑別人多吃了一片內臟,就憤而告發;如果懷疑別人有更嚴重的不軌言行,豈非要成立專案組了?
後來,那位炊事班女班長被「推薦」 上大學,成為華南工學院的首屆「工農兵學員」。她是從潮汕平原揭陽縣來的,不是知青,文化程度只有小學,但這並不妨礙她成為歷年全團的「學毛著積極份子」……我不知道她到工學院裡能學到什麼,但有一部文革電影《決裂》,它鼓吹之教育革命強烈批判舊權威在課堂講授「馬尾巴的功能」,故此我相信,這位工農兵學員到最後也沒鬧清楚,牛的肝臟到底有幾瓣?
☉ 革命 症候群
及至我這回城知青進工廠當工人,已是文革後期。其時在工廠裡也可以看得到因革命造成的年齡斷層,文革初起奉旨造反的青年工人,已邁入中年,而下一茬青工卻比我年輕好多。原來鄧小平第一次復出搞「整頓」時,才開始放鬆了一刀切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家裡子女已有當知青的,便可留城招工。
和我一道新進廠子的還有另一回城知青,我們的年齡都是廿來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下面的都是十九、二十的少男少女,奇怪的是當過知青的似乎頗受工廠少女的青睞。可惜由於人生體驗的隔膜與「代溝」,要談戀愛也實在不容易。
耐人尋味的是工廠裡的老工人和中年工人,他們對革命和主義之類的厭倦,是用尖酸刻薄來宣泄的。若說普通百姓對時代的具有多了不起的洞察力,誠是誇張。但他們私下以口舌相傳的笑話,說的只是他們自己的故事——這間工廠文革這麼多年發生過什麼,我都是從他們的辛辣段子才略知一二的。例如,有這麼一個「活學活用」 毛著的標兵,他倒不是削尖腦袋的政治變色龍,而是幾代世襲工人,心地憨直,工作勤懇,工友都喜歡他,所以「一月革命」工廠被奪權後,他被「三結合」到領導班子。殊不知,「鬥私批修」時,此人太過赤誠,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獻祭給毛澤東思想,於是他「深挖私字一閃念」,把自己唯一的婚外情袒露出來,是跟本廠的某某「那個了」,眾人扳著面孔幫助他:「何時?何處?多少次?」此人逐一吐露……可憐那位女工無所遁形,那年代要調工作和退職都甚難,便惟有一個忍字,一晃幾年,她遂成了本廠經典笑話裡的人物,想想實在太不人道了。
令我更感懷的故事,是該人在「鬥私批修」時的另一個段子。他追根溯源,抖落出更久遠的往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他僅系毛頭小夥子,某日工廠食堂的例牌「雙蒸飯」澆上了一小杓肉汁,但只見一塊指甲大的豬皮。他確定食堂必有秘藏的私貨,便於值夜班時爬窗進內,實行掘地三尺的搜查,最後也沒有發現剩肉,卻抵受不住誘惑,偷吃了一捧焦黑的鍋巴,更有甚者,生生喝下去三湯杓的菜籽油……
☉ 票證與吃肉
以社會主義新中國習慣沿用的縱向式比較,新社會比舊社會好,文革時也比「經濟困難」時期好。這大致是不會錯的。
說到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文革後期的票證品種與類型花樣繁多,堪令後世收藏家驚嘆。按戶口本的人頭攤分的魚票肉票,全部集中起來,每週僅夠吃一頓葷菜。那時賣豬肉的是「天之驕子」,屬於人人仰慕的高尚職業,你只要巴結他,才能在肉票限量之外多佔一點便宜,至少也可刀下留情,多瘦少肥。
我家不認識任何一個「豬肉榮」(《黃飛鴻》裡的屠戶),於是所吃的豬肉便如極品水晶,潔白無暇。按說,油水匱乏可讓你減少對肥肉的抗拒,但抵不住有葷必肥,從月頭那頓吃到月尾這頓,實在舉筷維艱,母親早已食素而把葷菜留給兒子了,但眼見我夾起肥得透明的肉片時那種神情,母親也殊覺不忍,於是想出了讓肥肉稍可入口的法子,就是芋頭燜肥肉。於是使我想起了西江水鄉的 裹蒸粽,大概是異曲同工吧。
……往事已矣,文革風雷成了遙遠的回聲,吃肉的記憶也成了那個時代的註腳。當朝的權力者不喜歡大家去談它——你們不是有肉吃了嗎?那就別想放下筷子罵娘!
真是奇哉怪也,不讓罵今世還不得罵前世?本朝不也「徹底否定文革」嗎?原來文革結束三十年來,只許壟斷話語的「官史」去實行格式化「否定」,卻不容民間修史有寸尺話語空間!於是,「拒絕遺忘」便成了民眾拒絕思想奴化、話語奴化的必爭寸土,因為這是最後的「無權者的權力」。
寫於2006年九月
- 關鍵字搜索:
-
吃肉
來源: 原載《議報》第282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k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