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被告上最高法院

中央搞平衡為李長春十七大留任吹風

自二00四年九月以來,河南省原省紀委四名委員,一直堅持控告李長春瀆職,致使河南省愛滋病疫情擴散和惡化。但中共高層對李長春「力保」,搞「權力平衡」。近日,中共高層更為李長春十七大留任在內部頻頻吹風。

李長春被告上最高法院「嚴重瀆職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自二00四年九月以來,一直被河南省原省紀委四位委員控告,由狀告至中央政治局、人大常委會、中紀委,到最高人民法院,指控李長春在一九九一年十月至一九九七年九月,身為河南省委書記、省長任職長達六年間,嚴重瀆職,造成數十萬人感染愛滋病並使疫情蔓延。

今年六中全會後,原河南省紀委四位委員等,再次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控告:李長春嚴重瀆職,造成數十萬人不幸感染愛滋病,一萬七千三百多人因愛滋病得不到治療或復發而死亡。

李長春嚴重瀆職罪的六條罪狀

站出來控告李長春的,是原中紀委委員、河南省紀委副書記宋某和退休後仍被聘任省紀委顧問的李某等四人。

該四人指控李長春嚴重瀆職造成極其嚴重後果的罪狀有六條:

(一) 隱瞞愛滋病在河南省多個地區發生、感染、擴散的疫情。

(二) 在得悉地區發生集體性愛滋病感染後,未就疫情向國務院作出報告,嚴重違反關於地區發生嚴重的、突發性的、傳染性、惡性疾病通報的規定。

(三) 在接獲地方政府部門上報,反映愛滋病群體性感染鄉村異常情況下,未作任何處理意見批示。

(據資料: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李長春接到有關愛滋病在三個縣九個鄉有群體性不正常感染情況的反映有四十七份,都無動於衷。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七日,李長春作了批示:「要防止恐慌性影響社會安定、人心安定」。)

(四) 有省委同志和省政府衛生部門要求把愛滋病在多個鄉村群體感染狀況,提到省委議事日程,李長春持反對意見,稱:「要處理好九千萬人和四千人的主次關係」。

(五) 一九九四年七月、一九九五年二月,國務院辦公廳曾責成省委、省政府就鄉村群體患愛滋病狀況提交報告。省委、省政府的報告卻稱:鄉村愛滋病患者已得到治療,愛滋病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云云。事實上,省委、省政府封鎖了鄉村愛滋病疫情的內幕。

(六) 由於省委主要負責人李長春的人為嚴重過失和欺騙行徑,無視人民的疾病和生命,致使愛滋病擴散到十五個縣三十九個鄉,患者超過二十二萬人。

中央政治局袒護李長春

中央政治局委派賀國強、王剛分別和控告李長春的四位前紀委幹部會晤三次,作安撫、勸阻,不要把事件擴大化,並轉告了中央偏袒李長春的意見:(一)中央認為事件,原省委、省政府是負有嚴重失職過失的,省委、省政府已經作了檢查;(二)中央對循正常途徑向中央、政法部門提出指控,是重視的;(三)李長春同志對事件曾作了多次自我檢查;(四)中央認為,原河南省委、省政府就事件後果和在國內、國際上造成惡劣影響,中央及省地方已採取積極措施控制蔓延、惡化,並提供資金、醫療等。

四名原紀委幹部對中央的意見,表示尊重和很大的保留,指出:李長春的瀆職已造成數以萬計人的生命代價、數萬家庭的不幸,而李長春還獲晉升到中央最高領導層,是對黨紀、國法的踐踏,致使黨中央在全黨、全國人民中有損威望。

李長春去留是高層爭議焦點

李長春雖然原本也提出過從大局考慮,願在十七大退下,黨內外也有強烈呼聲:李長春必須離開中央班子。然而一九四四年出生的李長春的去留,始終是高層爭議的焦點。因為李的去留,直接關係、牽涉到一九三九年出生的曾慶紅和一九四0年出生的賈慶林的去留、如果李長春退下,賈慶林、曾慶紅就很難留任,在黨內很難解釋、中共的慣例是用人標準首先一條是「政治正確」(實際上是與掌權核心是否一條心、是否聽話),而「瀆職」、「道德敗壞」都被認為是「小節」。在核心層,曾慶紅、賈慶林出於本身利益,是竭力反對李長春要承擔主政河南省期間導致愛滋病迅速擴散的罪責的。胡溫雖然在口頭上大講什麼「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但到了李長春的去留問題,講的就是「權力平衡」了。

內部為李長春留任十七大吹風

近期,中央政治局、中共十七大籌備領導組,都已在人大黨組、政協黨組、中央書記處內部,同時為李長春十七大留任政治局常委吹風、定調:李長春對過去河南省處理愛滋病問題作了多次檢查,要求組織給予處理,本人也提出十七大退下,顧全大局:李長春到中央工作後還是負責的、認真的,在宣傳工作、黨的理論建設、共青團建設、工會發展建設等方面,都有較大貢獻。中央聽取各界意見並向各界作瞭解釋後,都能理解和贊同中央的建議,云云。

事實上,八個民主黨派中央都對李長春十七大留任,表示「難以理解」。中共中央部委、中直機關的主流意見也是不贊成李長春留任。

但,李長春留任的定局,已由中央政治局內部作了權力平衡的考慮。

李長春的去留將是對胡溫是否真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考驗。十七大時,李長春如果當真留任,中共的聲譽、胡溫的威望勢必大大降低;果如是,將是中共的悲哀,更是胡溫的悲哀!

本文留言

作者關捷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