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辦美術班掙錢養活殘疾母親(組圖)
嘉琦和她媽媽
嘉琦的繪畫作品
嘉琦正在刷碗
中原網-鄭州日報訊:在開封市南關西後街住著一位今年11歲的女孩,媽媽 因為車禍一條腿殘疾了,而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和媽媽離婚了。母女二人靠300元低保生活,棲身的房子也是別人的,女孩生病了也不敢住院,她們經常靠撿菜葉度日。小小年紀的她,為生計辦起了「小蝌蚪畫吧」,教別人的孩子學畫畫,獲得一點微薄的收入補貼生活。
這個女孩子叫張嘉琦,她向當地報紙寫信說,她想和同學們一起上興趣班;想找個志願者輔導功課;想感受父愛的味道。她的心願能實現嗎?
很想感受父愛的味道
12月12日,開封《汴梁晚報》編輯部收到一封來自本市夏理遜小學的信件,米黃色的信封上印著雷鋒擦汽車的照片,一看就知道是上世紀60年代的信封。這引起了記者們的注意,打開信一看,信是一個叫張嘉琦的女孩子寫來的。
張嘉琦在信中沒有過多介紹自己的情況。只是說她家住在南關西後街155醫院附近,她在夏理遜小學上6年級,是校三好學生,照片經常上學校光榮榜,在開封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書畫大賽中多次獲獎。她出生以來就沒有見過爸爸,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腿有殘疾,找不到活干。母女倆依靠每月300元低保金維持生活。嘉琦在信裡提出了她的3個心願:和同學們一起上興趣班;想找個志願者輔導功課;感受父愛的味道。希望媒體能幫助她實現心願。
辦美術班掙錢補貼家用
12月17日,記者在《汴梁晚報》趙國棟和趙傑兩位部門主任的引領下來到張嘉琦家,這裡是都市村莊,是開封市的貧民區。一扇小鐵門門口擺放著一個上寫「小蝌蚪畫吧」的小牌子首先映入記者眼帘。行動不便的張嘉琦媽媽張萍說,這個畫吧是嘉琦2004年9歲時開辦的,名字也是她起的,老師只有她一人,招收學生的時間都是寒、暑假。截至今年暑假嘉琦已經教了比她小的孩子50多人,他們中有18人在開封市舉辦的書畫大賽中獲獎。
中午時分,走進嘉琦家裡,嘉琦正在刷碗,10多平方米的房間既是她們母女吃飯的地方,又是嘉琦學習的地方,房間的牆壁上貼滿了嘉琦的繪畫作品和獎狀,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有阿凡提、孫悟空、小朋友、花草、動物……由於沒錢買水彩,這些畫都是嘉琦用別人送的蠟筆和紙畫的,就這樣的作品,她獲得了開封市舉辦的各種書畫大賽4個大獎。
張萍介紹說,兩年前,早早懂事的嘉琦看到家裡貧困,就利用暑假開辦了小蝌蚪畫吧招收學生,每個孩子收30~40元,學習一個假期,掙的錢補貼家裡生活。「因為嘉琦在市裡獲有獎,她收費又低,附近一些孩子也願意來學習。今年不行了,附近有美術老師辦了班,就是降低費用也沒人來了,眼看寒假快到了,嘉琦‘小蝌蚪畫吧’的牌子已經擺在門口好多天了,現在還沒有一個人來報名,嘉琦心裏很難過。」看得出來,她也為沒有人報名而焦急。用一貧如洗來形容嘉琦家是最恰當的,他們住的兩間房子都是舅舅家的,嘉琦寫作業和繪畫用的桌子是兩張上世紀70年代的破舊桌子對在一起的,娘倆一年四季擠在一張床上,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是別人給的一臺18寸黑白樂華牌電視機,還是經常不出圖像,全家連值50元以上的傢俱都沒有。難怪記者帶嘉琦去飯店吃飯時,她一直盯著飯店的電視機在看。
嘉琦媽媽的不幸遭遇
嘉琦的媽媽張萍提起自己的遭遇潸然淚下。1974年,張萍高中畢業,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尉氏縣下鄉。1975年收麥的時候,她從尉氏回家探望父母,她在路上攬一輛卡車時,被卡車從身上軋過去,被路人拉到醫院搶救,算是撿了一條命,但粉碎性骨折的右腿成了殘疾,行動不便。
1987年,一個本市個體戶和她結婚。婚後,張萍生了一個女孩子,當女孩子長到3歲時,不幸發生了,被房上掉下來的磚頭砸死。幾年後,丈夫和40歲的她離婚而去。可他們誰也不知道就在離婚前,張萍懷上了小嘉琦。
嘉琦出生後,張萍拖著殘疾的腿,到處打聽原來丈夫的下落,想讓他知道自己為他生了一個女兒,更希望他能幫助自己撫養嘉琦。可是,那男的好像從開封市蒸發了,她四處打聽也沒找到。她的希望破滅了,但她決心自己就是要飯也要把女兒拉扯大。從此,她拖著殘疾的腿含辛茹苦、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撫養嘉琦。
寶貝女兒生下不久,她到處打零工,當清潔工、當保姆,凡是能掙到錢的活她都干。隨著年齡的增加,加上殘疾的腿,沒有人再願意雇她幹活了。母女倆每天面臨著吃飯問題,張萍不得不經常到菜市場揀菜葉和靠低保維持生計。張萍苦澀地說:「從有低保,我們就開始吃低保,從60塊到現在的300塊。可煤和電一個勁地漲價,300塊錢實在是不夠用。」
- 關鍵字搜索:
-
11
來源: 鄭州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k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