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卡特里娜」見證了美國的文明與富強

 2006-09-04 21: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2001年9月11日的那天,當美國的經濟中心紐約和政治中心華盛頓籠罩在硝煙迷霧中的時候,有多少人歡呼:美國5萬商界精英灰飛煙滅,美國遭到沈重打擊,要完蛋了。我的回答是:別急,咱等著瞧。

結果,美軍僅僅動用數千人的地面部隊,在3週內拿下了阿富汗。2年後,又花費數千億美金,在4週內佔領了伊拉克。

2005年8月29日的那天,五級颶風「特里娜」三次登陸,正面襲擊美國平坦的南部繁華都市,摧毀鑽井平臺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歡呼:颶風吹掉了美國褲衩,它已經淪落為第三世界。我的回答是:別急,咱等著瞧。

結果,颶風過後的24小時內,美國救援直升機就飛行了一千架次;9月1日晚,美國參議院批准105億美元的救災款。颶風過後的第三天,475輛運載救災物資的貨櫃車和撤退災民的客車駛入積水的新奧爾良市區;9月3日,將體育館和會議中心等地的5萬多災民陸續轉移到500公里外的休斯頓等地。

結果,9月4日,颶風停止五天之後,海岸警備隊的直升機一共從水面屋頂上搶救運送了一萬七千多人。9月3日,嫌累不想開車離開的新奧爾良大學化學系研究生張曉,張賀和侯燕夫婦等五名中國人就是被美軍直升飛機救出,並免費送往850公里以外的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到9月6日,有5萬8千軍人,3百多架直升機和幾乎相同數量的固定翼飛機參與救災。

結果,在災後的兩週內,就有35萬2千人從美國聯邦緊急救援署領到2000美元的救災預付款,4週內共有250萬人領到2000美元的預付款,其手續僅僅是在申請表格上填入自己的姓名,年齡和住址及理由外加簽名即可。不需要單位街道村委會證明,沒有身份證件的也沒關係,更不需要實地查看。

結果,到10月11日時,共有60萬災民住進了全美各地的賓館,根據需要和自願最長期限為6個月,費用由聯邦緊急救援署支付。18.7萬的中小學生免費就近入學。在2個半月內共有15萬幢帶空調,抽水馬桶,冰箱,熱水和有線電視的汽車活動房供災民免費使用。

結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一個月內(截止9月28日)美國民間為災區捐獻了13億美元,直逼2004年為「南亞海嘯」捐款的數額。而2001年為「911」事件受害者的捐款額為22億美元。

結果,美國聯邦政府在減稅的行動中,在耗巨資奔赴中東打仗的情況下,一口氣就撥款1100億美元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美國財政有聯邦,州,縣市和鄉鎮四級)。

到今天,美國聯邦緊急救援署已經耗資56億美元修繕了災區的道路,學校,供水,供電,供氣等公共系統。

到今天,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耗資170億美元的私人住房恢復修繕工程正在運行。

到今天,美國國家洪災保險中心 (NFIP)已經批准了98%的理賠申請。

到今天,美國聯邦教育部發放20億美元幫助災區學生復學,受惠學生達15萬之眾。

到今天,美國小生意管理署(SBA)完成了99%的受災評估,發放了102億美元的救災款給攤販等幫助小生意經營者們恢復生計, 共有2萬2千個小生意經營者受益。

到今天,美國陸軍工程部隊已經耗資60億美元,按照百年不遇的標準,修繕,加高和加固了352公里的海堤,還有泵站等等防洪排澇設施。

到今天,1億3百萬立方碼的災害垃圾已經被清除乾淨,佔該清除的87%。

到今天,所有的港口,油井和輸油管道及煉油廠恢復正常運轉。

在這個颶風季節來臨前,美國聯邦緊急救援署已經常備了4倍量的膳食,4倍量的食用冰塊,2.5倍量的飲用水,可供100萬人口食用1週。

美國沒有中-宣-部。就是這樣,美國媒體照樣刊登出了只有65%的人對政府救災進度不滿意的民調,照樣報導災民不屑與總統同臺祭奠的新聞。因為美國聯邦政府所施行的這些浩大的工程在美國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美國媒體,美國民間組織和個人所需要做的是就是「挑刺兒,找毛病」,鞭策自己的「公僕」做得更好。

看到這裡,讀者會說,以上只能說明美國富有和強大,那麼接下來我再來說明美國在5級颶風「卡特里娜」中所體現出來的文明,民主和自由。

在颶風「卡特里娜」的報導中,最衝擊讀者眼睛的要數「颶風吹掉了美國的褲衩,美國淪落為第三世界」這個論斷了。想必,「第三世界」成了貶義詞了。

曾幾何時,第三世界還是個進步與革命的同義詞。恍惚20年間,翻天覆地,美國成了第三世界,中國成了第幾世界了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